第76章

  九月,皇帝诞辰,宫里设宴,宴后第二日便是官学考,所有官学子都从唐石山回到了宫里参加官学考。

  官学考,顾名思义,是由朝官亲自设题监考,考察官学子的朝政见解和处事能力,所涉及的考题大多跟时政纲领有关,即将颁布的律法、政策,大多还未下发实施,先由考官交给官学子们思考,分析利弊,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改良策略。

  因为这些考题极具主观性,答卷上千奇百怪,什么样的见解都有,并没有统一的正确解答,所以每一个考题、每一份官学子的答卷,都会被好几位朝官批改,由皇帝亲自过目打分。

  要颁布的律法政策一般不会受到官学子的见解影响,皇帝也只是想看看不同人对这些政策的看法,本意是想让学子们畅所欲言,但这些即将颁布的律法政策一般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大部分官学子都是顺着说这些政策的好处,并不会针砭时弊。

  所以,一旦遇到这类考题,官学子的回答大多平平无奇,无功无过。

  官学考的考场不像春试考场那样封闭,门窗大开着,窗台只到人半腰上,考场外的景象一览无余,几棵百年的梧桐木在夏风中摇晃着树梢,翠绿的叶片中飘下几片半黄不青的梧桐叶,黄色的叶尖微微勾起,在半空中打着转儿,最后堪堪落在窗台上,任风再怎么吹,也没有掉进考场内。

  坐在考场内能听到屋外的鸟鸣,考生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就被飞过的鸟雀吸引目光,耽误了考试时间。

  一个考场只有三位考生,一列三座,任何交头接耳的动作都会被考官看到,从而杜绝了舞弊的可能性。

  路君年走进考场,他的位置在中间,桌上已经放好了统一的干净答卷和笔墨砚,他不需要再带其他东西。

  路君年坐好后,没过多久,同一考场的另外两位学子也进来了,他定睛一看,都是熟人。

  李明昀看到路君年也愣了一下,沉默地进来坐在了路君年前面。

  李明昀后面那人更熟悉,是刚从唐石山回来的钟译和。

  钟译和跟他点了点头就坐在了他后面。

  考题下发后,官学考正式开始,路君年拿到考题大概扫了一眼,部分是平时太傅说到过的时政,考题上多了些变动,但大差不差,他稍加思考,落笔行云流水,很快沉浸在答题的氛围中。

  偶尔遇到难题,路君年握着笔的手指微微用力,眉头也微微蹙起,神情格外认真。

  夏日微风习习,带来了一丝凉意,将窗台上的梧桐木落叶吹进了考场,树木的清香很快充满整个考场,沁人心脾。

  不知何时起,考场的窗口多了一个人,李明昀、钟译和都注意到了,抬头望过去一眼。

  谢砚一身玄色锦衣,衣上绣着暗绿色的云纹掺着银丝,在阳光下闪着细小的光亮,他就坐在窗框上,斜斜地靠着窗脊,偏过头静静地看着路君年认真答题的身影,冲钟译和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专心答题。

  钟译和收回视线,李明昀看了一眼,也重新将视线放回了答卷上。

  时间悄然流逝,太阳从东升到西斜,考场内官学子的影子也跟着从左边变到了右边。

  李明昀、钟译和先后交了卷,钟译和还特地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路君年完全不知道他们已经交卷,还伏在桌案上答题。

  见谢砚还坐在窗上不走,钟译和没再管两人,天气这么热,他躲到前庭去避暑了。

  等路君年终于答完题,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路君年看着卷面上满满的字迹,总算露出满意的笑容,正要起身交卷,考官直接走到了他桌前,将他的考卷抽走,看了一眼,略表欣慰地点了点头,就拿着三张考卷离开了。

  路君年揉着酸痛的手腕呼出一口浊气,转头就看到了谢砚倚在窗边看他,唇边挂着笑,见他看过去,谢砚才从窗边跃进来,边伸懒腰边走向路君年,说:“你总算看到我了。”

  “你等了很久?”路君年撑着红木手杖起身,因为保持一个坐姿坐了很久,腿有些麻木,身体略微僵硬。

  谢砚并没有说他一早就在这里了,背过身半蹲在路君年面前,道:“上来。”

  路君年看着谢砚的肩背,感觉谢砚似乎又长高了。

  “你不想被背的话,我等下抱你了。”谢砚说。

  路君年这才靠近谢砚,一手环着谢砚的脖子,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了谢砚身上。

  谢砚注意着路君年的伤,扶着他右腿的手并没有用很多力,很轻松地背着人站起身,往考场外走去。

  “这不是去东宫的路。”路君年说。

  谢砚笑了笑,说:“我知道。”

  他没有往前庭走,而是背着人往屋后,直到走到一个小木屋,才将人放下来。

  路君年不明所以,推开了木屋的门,很快知道谢砚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一个净房,里面只放了一个檀香木制的恭桶,恭桶上还有雕饰跟宝石,靠近一点,还能闻到沉香的味道。

  ——皇室用的恭桶。

  路君年想到春试那次,正要说些什么,谢砚抢在他开口前说:“你从早考到晚,该憋坏了。”说完,便关上了门。

  皇室的恭桶,于礼,路君年不该用,但谢砚关了门不让他出去,他沉默了一会儿,放下了拉门的手。

  等路君年解决完私事,两人跟前庭的钟译和碰面,三人一道往太学堂走去。

  钟译和拉着谢砚跟路君年到他寝屋,给他们看他带的唐石山的特产。

  路君年看着手上的檀木圆珠串,一共二十八颗,每一颗圆珠都只有小拇指甲盖那么大,上面都刻有图案,小巧而精美。

  “这檀木串上面雕的是二十八星宿,每一颗都代表了一个星宿,可以用来算卦,我是不懂这些。”钟译和给了他们每人一串。

  谢砚将星宿串戴在手上看了看,发现并不合手腕,就取了下来放入袖中。

  “你们从唐石山回来了,我跟云霏就要去了。”谢砚笑着说,转头看到路君年在摆弄星宿串,走过去垂头看路君年玩。

  “你们还要过去?”钟译和看了眼路君年的腿,见对方能走能站,便没太担忧,只说:“唐石山山下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个怪人,说是能给人算命数,一开始我们信以为真,都花钱算了一遍,后来听山上的匠人说起,才知道那人是个骗子。你们如果要去,可千万别着了那怪人的道。”

  路君年手指掐着一颗星宿,问:“怎样的怪人?”

  钟译和回忆了一下,说:“我们只在上山的时候看到过那人,那破庙还挺显眼的,红墙绿瓦,墙皮剥落了一半,那怪人穿着蓑衣坐在门口,手里拄着根黑木,时常弓着腰在破庙四周徘徊,算命数的时候会拿出一个罗盘,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用黑色的水倒在罗盘上,水漫向哪边,命数就在哪。”

  路君年垂眸,觉得不可思议,他听闻过用符纸、玉器、悬针算命的,这些都会配上罗盘,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用不知名黑水算命数的。

  “你想去算?”谢砚站在路君年身后突然开口,路君年稍稍回头,才知觉两人离得极近。

  “只是挺感兴趣,”路君年往前一步,离谢砚稍微远了点,见钟译和没有怀疑什么,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说:“命数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花点钱听几句吉利话,也无伤大雅。”

  “嚯!那还真不一定,”钟译和说,“我倒还好,那怪人说我命大,命里有贵人相助,能福寿绵延。有几个官学子算完,那人直摇脑袋,他们问那人结果究竟如何,怪人竟然让他们加钱才愿意跟他们说结果。若结果是好的也就罢了,偏偏加钱说的结果都不如人意,属实是花钱买气受,气得他们当场掀了那人的桌子。”

  路君年抠着星宿珠子思考,道:“真是位怪人。”

  官学考之后便是一年一次的大朝会,各个城的城主都要入京参会,上报这一年里的地方开支和重大事项,官学考评分还要排在大朝会之后,需一月时间。

  整个九月,太学堂不再集中授课,只月初留下一道难题,在月末前交给太傅即可。

  路君年跟谢砚解出了九月的题,收拾好东西就坐上了前往唐石山的马车,在马车即将启程时,钟译和还是上了他们的马车。

  “你们没去过唐石山,我去给你们带路。”钟译和如是说。

  因为大朝会的缘故,京城的例行巡视增加了,街道上维护治安的护卫军一多,一些长期游走在律法边缘的娱乐场所纷纷关闭,就连街上买卖商品的百姓脸上都少了笑容,多了严肃。

  而唐石山离皇宫较远,受到的影响没有这么大,所以钟译和才想跟着谢砚他们再去玩一次。

  路君年猜到钟译和跟着他们的原因,他是没有异议,谢砚却在看到钟译和后陷入了沉思,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路君年还是隐约感觉到,谢砚有种被打扰的不悦。

  马车上,路君年担心谢砚耽误了在宫里的训练,问起他如何处理。

  谢砚坐在马车中间,钟译和坐在他右边,路君年坐在他左边,他没有任何负担地说:“前日里实在太累,我跟父皇申请了一月的休息时间,他允了。”

  “皇上没让你参加大朝会?”路君年觉得,大朝会能听到大元各城的实际情况,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皇帝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教导谢砚的机会。

  谢砚本就有几分不悦,听着路君年似乎巴不得他留在宫里的话,更是心烦,道:“大朝会年年都有,每年的情况都差不多,就是一群老头子跟父皇哭诉要赈灾银两,我都参加过好多次了,今年不在也无事。”

  路君年:“土地和天气年年有变,指不定今年跟以往不同。”

  他记得,上一世的这个时间,鹿州那地闹了蝗灾,导致鹿州用来抵税的布匹数量锐减,朝廷还派了人去核实,田地里确实是蝗虫肆意。

  至于这个派出去核实的人,路君年只在路恒书房外远远听到过一次,实在想不起来了。

  谢砚左手撑在坐垫上,身子往左倾歪头看向路君年,问:“你是不是巴不得我留在宫里?”

  “自然不是。”

  “那就闭嘴。”

  路君年便不说话了,手摸着袖中的夜光珠和红玉石,在马车的摇晃中闭目养神。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Omega须知手册【完结】
  2. [古代言情] 全修真界都在期待我的死讯【完结】
  3. [古代言情] 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完结】
  4. [古代言情]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完结】
  5. [古代言情] 宠爱我的小姜丝【完结】
  6. [古代言情] 拒绝偏执触手告白后【完结】
  7. [古代言情] 偏执A和小甜O互穿后【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被狗碰瓷后嫁入豪门【完结番外】
  9.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10.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12.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13.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14.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16.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17.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8.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9.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20.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21.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22.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23.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24.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