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第103章 分兵

第103章 分兵

  重新清理出来的大帐内,朱由校与一众将领齐聚在一张宽大桌案前,借着周围挂起的灯火,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

  那位孔果尔贝勒倒是好命,两发开花弹的轰击下居然没能要了他的小命,不过一条大腿也被炸了个稀烂;朱由校对这位努尔哈赤的便宜丈人也没一点兴趣,随军的医官也懒得浪费草药救治他,只是叫人把他扔到了账外的一张草席上,放任其自生自灭。

  在喀喇沁部降将和几个苟活下来的科尔沁部随从指认下,朱由校等人大概也就分析出了孔果尔此行目地和对己方下一步行动带来的影响。

  城内的清理全部交给了燕山寇,静塞军只负责四门的封锁和警戒;刚一入夜,当另一股人数足有五千的马匪赶到时,马祥麟立刻下令派出了军中几乎全部的斥候,准备天一亮,便引导着这群马匪对方圆五十内大小蒙古部落展开灭绝性的清剿。

  “陛下,按原定计划,在黑云龙总兵到来之前,青城会留下三千漠北护军镇守,大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宁,只要拿下大宁城,咱们在左翼蒙古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可大宁不比青城,城高壕沟深就不说了,据斥候来报,驻扎城内的乃是喀喇沁伯彦台吉所部,麾下足有战兵一万,在兵力上已与我军不相上下。”

  “我军想在不惊动其部的情况下奇袭大宁,难度堪比登天,依末将看,我军当集中全部火炮,轰塌大宁一门,必可一鼓而下。”

  马祥麟指着地图,向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点了点头,马祥麟说的没错,能够顺利拿下青城,一来是占了天气的掩护,二来还是方正化等人给力;再加上孔果尔这货好死不死地恰巧赶到,苏布地等人忙于应酬之下从而忽视了城防,这才能够如此顺利地一举而下。

  可这大宁城原本就是大明在漠南的军事重镇,朱元璋更是把自己的儿子朱权分封到了大宁卫,为了加强这道防线,朱元璋又分封了多位塞王,驻守各军事要地统军戍边。

  宁王朱权的就翻地就在大宁城,他与东部广宁的辽王、西部宣府的谷王遥相呼应;直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为了解决宁王这个后顾之忧,这才威逼朱权放弃了大宁城。

  为表彰在靖难之役中出了大力的朵颜三卫,朱棣竟大手一挥,把大宁卫连同周边草场全部赏给了蒙古人;这也直接导致了大明彻底失去了长城到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只能依靠三卫作为大明边境的屏障。

  而三卫的蒙古人自初建卫所的第二年就展现出了“骑墙派”的作风,成祖刚一即位,三卫就曾数次进犯大明的辽东和广宁等地,以争取在大宁地区的驻牧权。

  宣宗时期,三卫蒙古人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展开攻势,并逐步向南推进。

  时至今日,三卫驻牧地已经“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

  也就是说,自西拉木伦河、辽河以南,东起开原,西近宣府的长城边外,均属三卫的游牧地区。

  在决意发动这次突袭之前,朱由校对攻击喀喇沁部也曾有过一丝犹豫,毕竟,即便明军能够顺利地夺取大宁,势必会引发其他蒙古诸部的忌惮和反弹;也会将一些摇摆不定的蒙古部族推向女真一方。更重要的是,大明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镇守夺下的城池,补给等一系列后续问题更是会将本就不宽裕的国家财政进一步拖向深渊。

  可内官监为了保护名下产业,在北地用尽各种手段招揽的一批马贼流匪,却叫朱由校一下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既然明面上都是不受朝廷控制的武装力量,那么靠着劫掠来的金银从“腐败”的朝廷里接受一批武器物资,再抢夺上几座城池那就更加不会受到朝廷的管制。

  林丹汗更是适时地送上了和亲的大礼,在朱由校看来,叫自己这个便宜丈人和蒙古诸部打死打残后,再由大明出面收拾残局那才是最好不过。

  自己这次不但要给后金捅上一刀,还要把左翼蒙古能够打下来的部族全部打残打散,引诱着林丹汗把目光从右翼再次转到左翼诸部上才是正理。

  而察哈尔部一旦再度进兵整合左翼,又势必会引发后金的强烈不满,狗咬狗之下,大明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再给女真和林丹汗添点乐子;毕竟,无论这两家谁的势力做大对大明都没好处,能把察哈尔部牢牢地定在左翼去跟后金死磕才是最符合大明利益的选择。看書喇

  所以,静塞军这次的军事行动在领土的要求上只有大宁、青城两个地方和少数的周边地区,一来两座城池相距不远,军事上可以互为犄角,二来只有让出大片被打残的蒙古各部,以林丹汗只顾眼前利益的性格看,他是绝对不会放下这口送到嘴边的肥肉。

  大宁城必须拿下,还要牢牢控制在大明的手里,这样一想,轰塌城墙倒是不太可取,毕竟这天寒地冻的,又到哪去寻找那许多修补城池的工匠。

  眼下还有一个问题,孔果尔这一批人虽说被堵在青城“全军覆没”了;但鬼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约定;一旦科尔沁部觉察到事情不对,自己这边的行踪绝对会暴露出来。

  要是那样,即便老奴大烟膏子用的再多,他也能猜到自己千里奔袭的目的绝对不是给林丹汗这个便宜丈人来打残蒙古各部;那自己踏冰卧雪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

  怎么办?既要继续保持己方的隐蔽,又必须在短时间内拿下大宁城,还要尽量不惊动其他蒙古部族……这,这还真是难啊!

  见自家皇帝盯着桌案上的地图直嘬牙花子,生怕皇帝急出毛病的方正化赶忙上前奉上了一杯热茶,想叫朱由校缓解一下紧张的思绪。

  帐外突然传来了一阵人喊马嘶的声响,那群燕山寇把一车车抢来的财货全都押送到了中军,只等着随军的书记官逐一登记,再把东西进行统一分配。

  眼前忽然一亮,朱由校又把心思打到了这群彪悍的马匪身上。

  这青城左右已经是废城一座,与其分兵据守,倒不如撒出这群饿狼给想要与自己捣乱的奥巴台吉狠狠地来上一口。

  而且黑云龙部早就接到了调令,眼下距此不过五日行程,即便青城再被其他蒙古部族所据,以他手中的兵力,拿下一座残城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而这支明军部队沿途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想叫马儿跑,那么多喂点甜枣也没什么不可以;马贼们的物资是绝不能动的,既然答应三七分账,他小朱皇帝这点自觉还是有的,而静塞军就不同了,他们手里的金银完全可以换成内官监的存兑本票,不但方便携带,换下的金银细软还能全部打包赏给黑云龙手下那群兵痞。

  这些大明的卫所士卒,只要是见了金银和军功,别说叫他们在此据城而守,就是立刻叫他们操刀子去跟女真人拼命都行。

  至于这群人数已达八千的马匪,朱由校准备全部交给一员将领统领,其目标便是继续北上,去给奥巴台吉这个龟孙找点乐子。这样不仅可以趁机削弱科尔沁部的战争潜力,还能给蒙古各部和女真造成一个明军主攻方向乃是科尔沁部的假象。

  还有一点,在这个通信不发达的时代,想在这茫茫的草原上隐匿上万人的行踪倒是不难;但大军能够屠尽沿途的大小部落,却也难保不会被其他游走于草原之上的小部族发现,所以这股疑兵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大宁城,朱由校还是决定采取突袭和智取,虽然难度不小,但马祥麟等人不知道的是,内官监不仅在草原上收拢了一大批马匪,在各个大部族和几个主要据点里也都建立起了一套属于内官监的商业情报系统。

  在出发前,自己就命李永贞在大军开拔三日后尾随大军至大宁城下汇合,原本他只是想靠着这群人在战后搜集和统计好各部间的贸易、矿产、产出情况,可现在看,这些商业间谍完全可以在战时作为内应来发挥奇效。

  按日子算,最多两天,李永贞就会赶到青城;只要利用好这批埋在大宁城里的暗线,里应外合之下一举拿下大宁城还是有把握的。

  再加上自己手里还有百查司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青城一战中,即便是排名最末的戌、亥二人,便对战局的最终走向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就更别说剩下那还没出手的二十人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