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19章 改进手榴弹

第19章 改进手榴弹

  王承恩在感慨,朱由检却走到了另一边。

  一群小火者,正在鼓捣火药呢!

  大明的太监们,堪称是三教九流啥都会一点:

  外朝读书考功名,内朝也要读书写字;外朝有火器局,内朝也有太监们会鼓捣枪炮……

  甚至——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会,三大殿荒废已久,想要重修。

  实际上,早在万历朝,皇帝就想修三大殿了,文官报价两千万两白银,吓傻了万历,重修三大殿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等到天启帝继位,文官依旧报出两千万两的高价,魏忠贤带着太监们一合计——报价五百九十万两。

  魏忠贤建成后的总花费,只有六百八十八万两银子,还不到文臣报价的三分之一。

  明朝太监的多才多艺,由此可见一斑。

  一块块柳木碳,被太监们碾成了粉末,和另外材料,两种被仔细的混合起来……

  “一硝二黄三木炭”,早在唐朝时候,火药就被炼丹师们鼓捣了出来。

  火药的最初目的,并非是用来爆炸伤人,而是用作了放火,焚烧敌军物资。

  有小太监将混合好了的火药,灌入竹筒内。

  “抓一把铁钉、钢珠混进去,威力会更大的。”

  朱由检对负责灌装的太监指点道。

  那小宦官抬头一看,见皇帝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浑身一惊,急忙就要行礼,却被崇祯按住了肩膀:

  “你只管灌装就好,繁文缛节就免了。”

  大明的火药武器种类很多,不单单是手榴弹,还有地雷和水雷。

  甚至,还有定时爆炸和碰撞爆炸两种‘高科技’方式。

  至于火枪类型,更是百花齐放!

  至于朝手雷里加入别的东西提高威力,早就有了呢!

  只不过,古人把路走窄了——他们想出的办法五花八门:

  宋朝时,朝里面加入芥末等刺激气味,还有加入毒药的。

  等到了明朝,伴随着辣椒的传入,大明的能工巧匠们,制作出了这个世界上第一种化学武器——

  辣椒面被掺入火药内,制成了毒气炸弹!

  (✺ω✺)真不知道士兵们,是如何忍受这种刺鼻气味的战场的……

  朱由检更改了以往的制作方法,将后世更加科学的黑火药配比拿了出来。

  而且为了不影响火药的威力,他把明朝工匠们惯用的稀奇古怪玩意全给取消了,换成了以伤敌为主的硬物。

  有科学研究证明,每给敌人制造一个伤员,就能削弱敌人两倍的战争潜能。

  不仅如此,朱由检还取消了容易破碎的陶罐外壳,换成了容易取材的竹筒——等到站稳了根基之后,再换成生铁罐体。

  ……

  王承恩已经‘醒来’,他垂手站在崇祯身边。

  “大伴,这些掌心雷,因为更改了配比,是以威力更大,以后便唤作手榴弹吧!”崇祯将后世的名字定了下来,然后询问道:

  “让你准备的防水小皮囊,准备的如何了?”

  王承恩指了指一边正在忙碌的宫女:

  “陛下,臣让人制造的这种小皮囊,是采用两层皮缝制的,足以防水。

  每一个皮囊能装五枚掌心……呃……手榴弹。”

  刚刚被陛下改了名,王承恩还不习惯,差点说秃噜皮了:“等会,臣会将皮囊会配发给男丁,如此一来,跟随陛下出宫的百官,就有了武器……”

  崇祯点头。

  这些原本的历史上,跟随他自尽的朝臣,可是最后忠于他的大臣了,一个都不能少啊!

  对于他们,如何爱护都不过分!

  两人正说着,左都御史李邦华带着上百人走了进来,他匍匐在地哭拜道:

  “陛下,都是臣无能啊!”

  李邦华这个人,研究明末的都知道他,这厮做的最出名一件事,就是整顿京营,算是明末为数不多的正直又有能力的大臣。

  见到李邦华最先到来,崇祯大喜,急忙道:“李卿家请起,你的组织才能朕是信得过的,还请你立刻组织人员撤离!”

  李邦华也不矫情,当即起身而去。

  来的时候,范景文告诉他是拜别皇帝,他还满脸的悲沧。

  但是,进了宫城之后,范景文就告诉了他真正的缘由。

  得知皇帝能够走脱,李邦华打定了殉国的心思,就消散了。

  听闻了皇帝安排给他的工作之后,李邦华立刻行动起来。

  一行行官吏、百姓跪在地上,给崇祯磕了头,然后顺着打开的下水道,钻了进去……

  ……

  皇宫内的撤离,正在紧张密鼓的进行着,而身负带走所有忠臣重任的范景文,却犯了难。

  皇帝交给他的名单,他基本上都凑齐了,唯独少了五人。

  却是户部尚书倪元璐、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大理寺卿凌义渠,以及御史王章和赵撰。

  “可曾找到倪部院等五位老爷?”范景文满头大汗,抓着管家陈伯询问道。

  “老爷,小的跑遍了内城,不曾见了他们,不过……”

  陈老汉是范家的老人了,他带着人,跑遍了京师内城,都没有找到倪元璐等人。

  范景文听他吞吞吐吐的,当即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支支吾吾,皇爷有难,我们做臣子的赶去见一面这是本分!”

  他扯着嗓子怒吼了一句,这才压着嗓音问道:“不过什么?”

  见到自家老爷焦急,陈伯急忙道:“我刚才在大街上,听人说大理寺的凌老爷带着兵马去守宫门去了,倪大老爷也带着人匆匆而走,孟老爷据说去了正阳门……”看書喇

  正阳门!

  范景文豁然一惊。

  正阳门可是京师内城外城之间,最重要的大门,闯贼攻势最猛的就是此地啊!

  他顾不得再说,当即翻身上马,带着几个家丁,朝着正阳门冲去

  京师内外,早就乱成了一锅粥,枪炮声宛若过年时的鞭炮,就没有消停的时候,火药燃烧后的烟雾,笼罩着北京城的上空,形成了乌云。

  刺鼻的硝烟充斥着鼻腔,让人止不住的想要打喷嚏。

  甚至,时不时就有打偏了的炮弹,砸塌了两旁的房屋。

  范景文顾不上害怕,拍马疾行。

  “老爷,老爷,你慢一点啊!”

  身后家丁止不住的连连呼喊。

  众人路过一处悬挂着“胡”字灯笼的大宅子时,匆匆一瞥间,似乎下人们正在集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2.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3.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4.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5.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6.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7.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8.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9.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0.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1.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2.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3.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4.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5.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6.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7.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9.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0.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1.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2.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4.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