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18章 绿矾加热好,绿矾加热妙,朕赐给你们了来自地狱的魔法

第18章 绿矾加热好,绿矾加热妙,朕赐给你们了来自地狱的魔法

  兵部尚书张缙彦扶须赞叹:“贻白公(张四知字)此计妙极,武库正是兵部所辖,只消老夫一句话,便能打开了大门。

  贻白公一招妙计,便是数万大军啊!”

  众人纷纷大笑,齐赞张四知的办法好。

  有兵部尚书在这,还怕从武库(军械库)拿不出兵器武装家丁吗?

  一时间,欢声雷动。

  甚至就连有心事的李来亨,也点了点头……

  他强颜欢笑,心中却在思索,是不是该劝一劝叔祖呢?

  ……

  皇极殿内。

  朱由检慵懒的瘫在龙椅上,脑袋却转的飞快。

  王承恩被他指使出去办事了,护卫在崇祯身旁的是太监王廉。

  这厮是王承恩的义子。

  这是太监们延续香火的一种方式,在太监群体中很常见。

  历史上,此人陪崇祯到了最后时刻,就在崇祯万般无奈只得刺死女儿,赐死妻子的时候,他带人守着宫门,给崇祯保全气节争取了时间。

  这厮也是可以相信的。

  王廉试了又试,终于咬着牙开口道:“陛下,当谨防人心呐。”

  防谁?王廉没说,但用脚趾头也能猜得到。

  朱由检瞥了王廉一眼,轻笑:“你以为朕是走下水道的人吗?”

  他抬头看了看王廉,昨晚,他已经告诉太监宫女们自己会怎么离开,正好此人去传唤皇后等人了。

  今天一早就遇到了朝臣逼宫,王廉不知道此事,倒也情有可原。

  崇祯将自己的打算,简单的说了一遍……

  王廉告了一声罪,担忧道:“陛下,臣怕的是万一消息泄露,逆贼从金水河进来。”

  明朝时候,太波池(什刹海)要大得多,它设计最初的功能是承担漕运,是连通了京杭大运河的。

  世界历史资料显示,明朝正处在小冰河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来自中国和欧洲的环境学家已经证明这一点)。

  干旱缺水使得漕运只能通到通州,北京这一段无法再通行。

  太波池也逐渐变成了内陆河。

  纵然如此,太波池在缺水的北方,也称得上是浩瀚。

  朱由检哈哈大笑:“无妨,水关的位置,就决定了水道只能是单向通行的。”

  王廉仔细一想,顿时恍然大悟。

  皇宫名唤紫禁城。

  这紫指的是紫气东来的意思,而禁——禁地也!

  皇宫城墙周围,都是宽阔的空地,目的就是防止有人混进皇宫。

  逆贼若想借助水道混进皇宫,必须要靠近水关。

  城墙外可没有遮挡物,守卒一眼能看很远,早早就能发现他们。

  况且,水道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

  逆贼纵然进来,也只能依次而行,到时候,只需三五个壮丁,手持长枪攒刺,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想要从皇宫逃出去容易,想要大规模进入,就只能走大门了!

  两人正说着,王承恩带着一群小火者走了过来:

  “陛下,三千斤火药已经准备妥当,此外,按照陛下的吩咐,臣已经在皇宫三大殿各处埋下了近万斤绿矾石……”

  早些年,大明出了一位炼丹皇帝,地方投其所好,上贡了不少炼丹用品。

  这位皇帝在位时间偏偏还很长,日积月累下,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积攒了不少,不单单是绿矾,甚至还有红磷……

  朱由检嘴角勾起,绿矾啊!

  绿矾好,绿矾妙,绿矾加热受不了……

  他的目光瞥向了东北的那一片黑土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玩意朕埋下了,就差加热了呢!

  上万斤的绿矾,在皇宫这种狭窄的地方,加热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自然是一把熊熊大火!

  这把火谁来放?

  历史上记载的清清楚楚——李自成退出北京后,一把火将故宫三大殿烧了个尽光。

  趁着华夏内乱,好不容易进关的鞑子傻眼了,福临只得在焦垣断壁的废墟里,找了一处小院子住着。

  朱由检心中冷笑,大火加热了绿矾,生成的化学反应被埋在地底……

  嘿嘿!

  既然鞑子想要收拾残局,朕不介意将这残局砸的稀碎……

  只可惜这座华夏结晶了啊!

  朱由检起身,拍了拍坐下的龙椅,仔细摩挲了一阵,长叹了一口气,自语道:

  “事已至此,我也没法子了,为了华夏江山,这些文物……”

  “唉!”

  他一声长叹,再次打量了一眼皇极殿,心情复杂的转身离去。

  只可恨这是活生生的历史,而不是那些无脑爽文……

  若不然,兑换几颗原子弹,啥事都解决了……

  ……

  三大殿之间的广场上,到处都是硕大的超级孔明灯。

  此物正是朱由检连夜让人制作的热气球。

  每一个,直径都超过了三丈多,高达五丈,下方用绳索坠着一个吊篮,吊篮和气囊之间,固定了一个加大号的灯芯,灯捻落在盛满了油脂的坛子内。

  朱由检打量了一阵,开口询问道:

  “大伴,你实验的怎么样,能承载多少斤?”

  王承恩手指已经灌满了热气,只消解下系着的绳索,就能升空的热气球,橘子皮老脸乐成了菊花:

  “陛下,妙极啊!这个大号孔明灯,每一具的载重约莫四五百斤左右,足够承受三个人飞行,还能带上一部分物资呢!”

  王承恩对崇祯佩服极了,早就在一千多年前,就被祖宗们鼓捣出来了的孔明灯,谁能想到只是简单的放大,就能带着人飞上天呢!

  他想起了一件往事: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太祖毅然起兵,反抗异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浙江金华人陶成道(原名陶广义),本是一个道士,酷爱炼丹,偶然间发现了让火药威力变大的方法,于是改造了宋朝的突火枪,制成火铳,献给太祖。

  太祖感念陶成道的大义,赐其万户食邑。

  陶成道晚年,想要改进武器,做成能带人上天的绝世兵器。

  这位科学先驱,制作了一个大凳子,在凳子底部绑了47个火箭,手持两个大风筝,意图用来滑行。

  却不料……

  看着眼前被陛下唤作热气球的大号孔明灯,王承恩心中升起了对先贤的惋惜——

  若是陶万户知道他心心念念的上天,只需要放大了孔明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2.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3.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4.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5.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6.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7.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8.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9.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0.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2.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3.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4.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5.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6.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7.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8.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0.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1.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2.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3.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