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125章 朝会(三)

第125章 朝会(三)

  这件事,便是敲打诸侯各王。

  其中,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为最。

  这兄弟二人,因为淮南王刘长的原因,对朝廷,对刘启这一支,颇为不满。

  历史上,刘彻继位以后,就是这个刘安,到处派人在长安城内,进行挑拨。

  妄行不轨。

  最后惹得老太后,差点废了刘彻。

  将来刘荣想要办大事,这哥俩,肯定是要优先处理。

  不过,念在刘安主动交出淮南子的份上,刘荣决定,先给他一个机会。

  先敲打敲打他,看看他是否有救。

  如果执意偏执,于父的事情。

  那,就没办法了。

  “淮南王叔,到了吗?”

  刘荣在左边,诸侯王队里,瞅了一圈,问道。

  “禀陛下,淮南王在那呢。”

  单丘宣读完诏书,从侧回到刘荣旁,指了指不知在思考什么的刘安,小声回答。

  点点头,刘荣眼睛一眯,嘴角挂着一丝笑意,朗声道:“淮南王叔。”

  刘安正在那沉思,想着刘荣的用意,听到叫自己,连忙起身。

  “臣,淮南王刘安,拜见陛下。”

  拱手行礼,刘安微微抬起头,偷偷看了眼御座上的刘荣。正好,目光触碰到刘荣看向自己的灼灼目光。

  刘安慌忙低下头,心中一凛。

  刘荣眉头一挑,笑意更甚:“淮南王叔上次献上的淮南子,朕看过之后,深为王叔才华所折服。”

  “妄自被陛下称赞,臣愧不敢当。臣只是闲暇时间,喜好读书而已。”

  “哎~”

  “王叔过谦了。”

  “淮南子一书,提出:循道、无为、持后、贵柔、守静、重生、养性等观点,朕每每读之,莫不感触良多。”

  “朕看此书,可传颂万代!”

  刘安听闻刘荣夸赞,心中窃喜,又有一丝不舍。

  此书耗尽了自己毕生心血,被人所赞同,该是喜事才对。

  可,一想到上次被刘荣打劫走,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心中不免悲愤交加。

  “陛下言重了,臣的淮南子只是一家之言,何德能传诵万世?”

  “王叔年事已高,来京不便。”刘荣换了话题,接着说道:“单丘,把朕给王叔准备的东西,拿给王叔。”

  “诺。”

  单丘接过一旁小太监递来的拐杖,顺着侧道走下御阶,双手递上。

  “这是朕,特意命少府,为王叔打造的檀木杖。从此以后,朕特授王叔可不按成例来朝。”

  刘安接过檀木杖,上面慎独二字,格外醒目。

  此语出自:礼记、中庸

  君子,慎其独也。

  刘安一愣,心里有些慌张。

  莫非,刘荣小儿,知道了自己来京目的不成?

  一丝冷汗,无声滑落。

  刘安手捧檀木杖,恭敬行了一礼。

  “臣,叩谢陛下隆恩。”

  努力让自己颤抖的声音,说的轻松,刘安下意识加大了音调,惹得诸侯各王,纷纷不屑哂笑。

  一根拐杖而已,这就把你刘安收买了?

  当年你父王的事,忘了?

  刘濞说的真的一点也不错,这刘安,就是个书呆子,窝囊废!

  真丢我们诸侯王的脸!

  底下诸侯各王的神态,一一纳入刘荣眼中,看的分明。

  刘荣以指,轻轻敲在龙案上。

  只是笑笑。

  处理完刘安,刘荣将目光转向栗贲,后者早已等的焦急,在那坐立不安。

  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大舅,当真是没有一点城府。

  叫自己,怎么倚重于他?

  “大行令。”

  “臣,在!”

  见刘荣叫自己,栗贲喜不自禁,慌忙起身离榻,声调里,都带着欢喜。

  看来,妹妹的话奏效了!

  就是不知,陛下会赐给自己何种职位?

  “朕,命你为太常。”

  “朕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你是朕的大舅,而是先帝在时,你就善于职守,颇有功劳。”

  “故,朕将这九卿之首,任命于你。栗贲,你可否能,体察朕意?”看書溂

  栗贲涨红了脸颊,激动不已:“臣叩谢陛下隆恩!”

  “臣自当兢兢业业,报效陛下,报效大汉!”

  栗贲的话,满朝公卿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栗贲,真是个人才。

  太常虽是九卿之首,却是个闲职。

  平时职守,无非管理诸庙、寝园、食、官署,以及礼官而已。

  是个劳碌命罢了。

  根本没有任何实权。

  陛下虽然让他当了九卿之首,明摆着根本瞧不上他。

  不过这职守,与他栗贲,倒也契合。

  “张欧。”

  “臣在。”

  相较于喜出望外的栗贲,张欧就显得从容的多。

  “朕命你为长史,以后襄助窦丞相,辅助处理朝廷一干事务。”

  “卿,可否体察朕意?”

  “陛下深意,臣当时刻铭记在心,不敢稍忘。臣,领旨谢恩。”

  张欧恭敬行了一礼,朗声道。

  长史,隶属于丞相之下。

  按成例,长史就是候补丞相。

  丞相有事,一般都会与长史相谈,并由他负责处理。

  刘荣的意思,再明确不过。

  张欧深知其职,比起九卿之首的太常,强了不知多少。

  而且,成为长史,说明自己真正进入了刘荣中枢圈子。

  其职,可限量乎?

  “至于这大行令一职,王恢,由你接任。”

  王恢出身边吏,深知边关,刘荣让他当大行令,恰如其分。

  历史上,刘彻继位后,设计马邑之围,想要全歼匈奴大单于本部,就是王恢的建议。

  虽然没有成功,王恢算是有所谋略。刘荣的意思,以后让他负责郭解等人,在匈奴刺探情报。

  “臣,叩谢陛下隆恩!”

  王恢的心情,不下于栗贲。

  防守边关数载,一朝被天子提拔,升为九卿之一的大行令,如何让人不激动。

  正事已毕,刘荣站起身来。

  “好了,今日就说到这,退朝吧。”

  单丘朗声宣读:“退朝~”

  ……

  宣室阁

  殿内,窦婴、韩安国与刘荣对视而坐。

  窦婴拱手道:“陛下,如今朝会顺利进行,不知您下一步,打算如何?”

  “先生时常教导:治大国,如烹小鲜。”刘荣笑着开口:“朕看欲办大事,先把前期工作做踏实了再说。”

  “陛下的意思是?”

  韩安国疑惑不解,问道。

  “传国虎符自不消说,在太皇太后那。”

  “现在唯有剩下两件事,可以做。”

  “惩治贪官、治理钱币。”

  “不过,贸然治理,难免不会反弹。”

  刘荣肃穆而视,正色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