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124章 朝会(二)

第124章 朝会(二)

  先帝遗诏?

  御阶下,众人听的云里雾里,不太明了。

  直不疑起身离榻,拱手道:“臣,御史大夫直不疑,有本启奏。”

  御史大夫,不论到何时,总是疑问最多,率先开口。

  “讲。”

  通天冠十二旒遮掩下,刘荣面色上看不清楚喜怒,声音淡淡传来。

  “谢陛下。”

  直不疑再拜,道:“不知陛下所言,先帝遗诏,指的是?”

  “诸位都知道,三公九卿皆有任职,唯有太尉一职,尚有空缺。”

  “这是因为,先帝早有旨意。”

  “今日,便是宣读先帝诏书。”

  原来,有关太尉。

  陛下如此郑重其事,莫非,要重新启用他周亚夫不成?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议论纷纷。

  “看起来,陛下还是要重用条候啊。”

  “我看不然,周亚夫已遭贬谪多时,现在启用周亚夫,不大可能吧?”

  “哎~你懂什么!先帝不先贬谪,怎能显出当今陛下的隆恩?用人之道,恩威并用才是!”

  “这倒也是,条候桀骜不驯,若是先帝不如此,陛下如何能用?”

  …

  “众臣且静,聆听圣训。”

  单丘站在御阶下,朗声说道。

  底下交头接耳的声音,逐渐消失,大殿回归平静。

  单丘得了刘荣授意,手捧圣旨,开始宣读。

  “奉命承天,大皇帝诏,曰:”

  “太子少傅:韩安国,为我大汉披荆斩棘辛苦有年,有勇有谋,忠心耿耿。朕,决议拜韩安国,为太尉。”

  …

  韩安国,竟是韩安国当了太尉!

  众臣心中一凛,且畏且惧,两代帝王之权谋。

  刘荣继位后,没有先安排其他事,单单让韩安国做了太尉。

  掌天下之柄。

  而韩安国,是什么人?

  太子少傅!

  太子太傅已然做了丞相,太子少傅又做了太尉。

  刘荣用这一文一武,不动声色,牢牢把权力抓在手中,间接巩固了自己的权威。

  成为了实质性的帝王。

  此举,当真是一步妙棋。

  大殿之内,群臣皆惊,再次议论纷纷。有一人却不以为然,只是不屑哂笑。

  这人,便是淮南王,刘安。

  刘荣小儿这一步棋虽妙,那也不过,是刘启安排的好而已。

  依现在的情况,就算让他韩安国当了太尉又能怎样,他能调动一兵一卒?

  不过是,花架子而已。

  “肃静!”

  单丘再次开口,止住议论。

  刘荣摆摆手,示意韩安国出列。

  “臣韩安国,叩谢陛下。臣必舍生忘死,不敢辜负陛下隆恩。”

  韩安国叩拜在地,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谁能想到,以前不过梁国一个中大夫,今日竟然位居三公。

  一切,好似梦中。

  “爱卿平身。”

  “谢陛下。”

  颁布完先帝遗诏,刘荣看着满朝公卿,笑道:“单丘,宣读第二道诏书。”

  “诺。”

  还有诏书?

  不过这次,应该不再是先帝遗诏,而是陛下的吧?

  不少大臣,不由得想道。

  果然,随着单丘诵读诏书,坐实了这个想法。

  “奉命承天,大皇帝诏,曰:”

  “今朕,以弱冠之年,上承天命,初践国祚。”

  “诚惶诚恐,唯惧思有不密,言有不谨,行有不慎。”

  “伤及臣民,朕心何安?”

  “故,朕时刻当警醒自查。”

  “若朕有所失,朕盼卿等,直言相谏,勿要忧虑。”

  “朕,当吐脯天下,纳其忠言。”

  “以慰先帝之灵,列祖列宗之望。”

  “天下臣民之托。”

  …

  “钦此!”

  单丘诵罢,满朝再拜。

  “陛下圣明。”

  刘荣这道诏书,情深意切,一副明君气象,让一些担忧天子初临朝堂,搞大动作的人,不免有些欣喜。

  新官上任,三把火。

  何况天子?

  刘荣只是烧了第一把火,还是先帝所留遗诏。

  无妨,无妨。

  刘安心中略有失望,本想着刘荣当了皇帝,那还不得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没想到,只是确立了韩安国太尉一职。

  刘荣目光灼灼,当然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要有所作为,必有韬略。

  这是刘启留给自己的,真知灼见。

  不急,不急。

  刘荣和窦婴、韩安国在宣室阁,商讨了三天三夜,总结出来接下来,先要处理的三件事。

  其一,便是军权。

  先帝虽有遗诏,拜韩安国为太尉,执掌大汉军队。可实际上,大汉的军权,在太皇太后手里。

  窦太后手里,有大汉传国虎符。

  军队受命于天子,每每行军,却须见虎符方能开拔。

  不然,一兵一卒,也难调动。

  这,是高祖之策,任谁也改变不了。

  而传国虎符有二,现在就是不知,是否都在窦太后那。

  关于这一点,先帝从未提及。

  刘荣曾回想刘启,在沧池说过的话,心中暗自揣摩。

  莫非,父皇说的考验,便是这件事?

  其二,是吏治。

  汉以无为治理天下,朝堂之上,多生奸佞,贪婪之辈。

  贪污腐化成风,贪官不可尽数。

  这件事,是最容易做,见效最快的。却也是最难做,需要恰当把握的一件事。

  这其中,有一个度,需要控制。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吏治清明,越是往后,便越是贪污腐化越加严重,难以治理。

  君主治理贪腐,无非有两种选择:

  其一,惩治大的,放掉小的。

  为众官所警示,让其有所收敛。

  其二,那便是如老朱一般。

  杀!

  不论大贪小贪,一律杀无赦!

  只要你敢贪,那就不妨,问问朕手中之快刀,锋利否?!

  朝局错综复杂,贸然治理,必将遭遇反弹。刘荣的意思是,先不轻举妄动,暗中派人去查。

  待查出端倪,不妨杀几只鸡,以警群猴。

  不是刘荣心慈手软,而是治理贪腐,现在还不能一刀切。

  待以后制度完善以后,再从重治理。

  其三,便是财。

  自刘邦以后,经文景之治,国家积累了不少财富。

  可,相较于诸侯各王,世家而言,还是不够看。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货币所致。

  现在的主要流通货币,是四铢半两钱币。

  主要铸造材料,为铜。

  国人开采铜山,私自铸钱者,数不胜数。

  朝廷若不能把控铜矿,统一度量货币,以后用时,颇为麻烦。

  这三件事,有缓有急。

  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先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