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77章 善待勋爵

第677章 善待勋爵

  座钟的摆锤滴答滴答的响着,约定的一刻钟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两名下人各抱着一个木箱,依次走到一名名尚书、侍郎的面前;

  各部尚书、侍郎则将写好的名单塞进木箱中。

  不一会,名单便收集齐了,龙文光的案桌前堆着数十张写着名字的纸张。

  “好了,都收齐了,老夫便开始统计了。”

  “这第一张,武官五伯分别是:中军都督秦翼明、前军都督李定国、左军都督刘镇藩、右军都督徐墨白、后军都督冯天纵。”

  “这位同僚有点懒啊,呵呵呵......”

  看到这张名单,龙文光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

  厅中的众人也忍俊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可不是有点懒吗?

  直接就把五军都督给写上去了,一个人都没变动。

  “文官五伯分别是:吏部尚书龙文光、礼部尚书邱晋、户部尚书刘之温、兵部尚书王用汲、刑部尚书张继孟。”

  “哦吼,老夫竟然也在这名单上面;”

  “不知道是哪位同僚写的,老夫先腆着老脸,在此处谢过了。”

  待众人笑声弱了些后,龙文光继续念出了纸张上剩余的内容,并将纸张举起、展示给厅中的众人看,以示公正。

  身后早有两名书办将名单誊写下,同时也将原始纸张保存了下来,以备事后查验。

  “好了,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张。”

  “第二张的武官五伯分别是:中军都督秦翼明、前军都督李定国、左军都督刘镇藩、右军都督徐墨白、后军都督冯天纵。”

  “看来这五位将军,当真是众望所归啊,哈哈哈......”

  看到又是这熟悉的五个名字,龙文光又调笑了一句。

  其实他自己那张,武官五伯写的也是这五人。

  其实也正常。

  相比于文官来说,武官谁人可任这五个伯爵要好选择的多。看書溂

  五军都督,可不正好就是五个人嘛。

  要封伯爵,那没有巨大的战功是不可能的;

  而在西南军中要论战功,又有谁能比得过这五人呢?

  随着桌子上的纸张越来越来越少,十个伯爵花落谁家也愈加的清晰起来;

  武官出现名字最多的,自然是中军都督秦翼明、前军都督李定国、左军都督刘镇藩、右军都督徐墨白、后军都督冯天纵五人了;

  文官出现名字最多的,也依旧是吏部尚书龙文光、礼部尚书邱晋、户部尚书刘之温、兵部尚书王用汲、刑部尚书张继孟五人。

  和第一张纸张上的名字一模一样,倒和后世招投标差不多。

  后世招投标里有句说法:

  如果你投标前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中标,那你就不会中标了。

  放在这里也挺贴切的。

  “好了,伯爵的名单已经出来了,回头老夫就呈于殿下定夺。”

  “接着议子爵吧。”

  “子爵文武各十人,和此前一样不署名写于纸上,时间也是一刻钟,开始吧。”

  将伯爵的最终名册以及收上来的纸张封存后,龙文光引导着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

  “果然不出所料,就是这些个人。”

  看着呈上来的这六十人的勋爵名单,朱至澍胸有成竹的笑了笑。

  “虽然爵位起点不高,只要你们继续努力,日后自然还有提升空间;”

  “且本王和太祖不一样,只要日后安分守己,得个善终还是不难的。”

  六十人的封爵不算少,毕竟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的时间里,一共也才册封了十公、五十二侯、三伯,共六十五名勋爵。

  但数量上虽然差不多,质量上却差得远了。

  朱至澍选择这样做,自然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获得爵位,觉得更有奔头的同时、也能给未来留出空间。

  不然现在就上侯爵、上公爵的话,那日后就封无可封了。

  总不能封王吧?

  开朝以来,除了皇子亲王之外,活着的异姓王还没有过呢,例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黔宁王沐英等,都是死后追封的。

  朱至澍并不打算打破这个规矩。

  帝王帝王,一旦活着封了王,那很可能心中就会有别的想法,从而动摇大明的江山,崇尚大一统的朱至澍,不想看到的这种情况的发生。

  虽然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或许终有一天自己辛辛苦苦光复的大明又会和此前那些王朝一样分崩离析,但晚一些都是好的。

  晚一些,那大明对其它地区的统治就能久一些,那些地区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归心、认同汉人的的统治;

  如此,以后汉人重新统治那些地区时,也就能更加的顺利、更加的符合法理了。

  再就是勋爵在大明朝可是个危险活。

  朱元璋的六十五位勋爵里,不得善终的占绝大多数;

  尤其是那五十二个侯爵,其中有五十个被削除爵位,更有不少都是被灭族的,凄惨至极。

  不过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就复杂了。

  自己作死、掺和党争等等各种原因的都有。

  每每想起这事,朱至澍自己都觉得于心不忍,所以早就想着要对这些勋爵好一点了;

  只要那些勋爵不要过分作死,那便轻易不开杀戒,免得日后自己也被人说残暴不仁、卸磨杀驴。

  “还有这俸禄,简单点,就定年俸一千到五千两吧。”

  “公爵五千两、男爵一千两,虽然不多,但再加上实职的俸禄,怎么看也不少了。”

  “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也多,能省的地方,便省着点用吧。”

  “况且相比于太祖来说,本王给的已经很多很多了,知足常乐嘛。”

  朱笔御批、确定了六十个勋爵的名单之后,朱至澍又将勋爵的俸禄定了下来。

  太祖时期,公爵的俸禄是一年五千石;

  以西南现在一石米两百文的粮价折算过来的话,其实也就才一千两银子而已,属实是少的可怜。

  说出去,得让人耻笑了。

  朱至澍自然不会这么吝啬,大笔一挥加到了五千两。

  千里当官只为财。

  虽然很多人是愿意为了梦想和志向而忍饥挨饿的,但大部分人都是常人、都不具备这等牛逼的节操;

  官员也同样如此。

  若是寒窗苦读几十载,到头来过的还没隔壁那个卖醋的二傻子家强,那贪污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朱至澍一直都奉行高薪养廉、好让西南的官员可以在不贪污的情况下也能活的体面;

  所以西南治下的官员,综合俸禄普遍提高到了此前的五倍左右;

  这种高薪养廉的制度,虽然加重了中枢的财政负担,但只要官员能少贪腐一些,那随便都能省回来了。

  同时已经这样高薪养廉了,官员还敢大贪特贪的话,那朱至澍砍起头、抄起家来,心理负担也就少一些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