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69章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第569章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哦,是王卿啊。”

  “说吧,有何要事?”

  朱由崧半片屁股都离开椅子了,却不得不再次坐了下来,内心深处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虽然他现在是什么事都懒的管了,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一下的。

  至少下面的大臣有本要奏的时候,他不能拂袖而去、置之不理不是,不然丢的就不只是自己的脸,还是整个朱家的脸了。

  更何况说有本要奏的,乃是自己为数不多的心腹、保皇派的骨干——王庆。

  “臣听闻刑部关押了一批百姓,称其等妄议朝政、鼓弄是非、祸乱朝纲,但据臣所知,这些百姓皆是良善之人,所做之事,更是与上述罪状毫不相干,何以抓了上百人呢?”

  “还请尚书大人为下官解惑。”

  王庆对朱由崧行了一礼之后,这才沉稳有力的对刑部尚书说道。

  “哦?有这等事?”

  “这是怎么回事啊?”

  听到王庆说的话,朱由崧也有些好奇了,对着刑部尚书问道。

  这一下抓上百人、而且还都是百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陛下......”

  “陛下有所不知。”

  还没等刑部尚书出来说句完整话呢,礼部尚书钱谦益先出列了,径直开口、打断刑部尚书的话说道:

  “这百来名百姓,乃是大大的刁民、大大的奸人,甚至有可能是成都派潜在应天府中的奸细!”

  “刑部非但无过,反倒有功,且该再接再厉、严加审讯,将这些奸人一网打尽才是。”

  刑部尚书乃是东林一派的人,抓捕这些庆祝的百姓也有钱谦益的授意在里面,自己自然要出来说说话了。

  “钱尚书此言差矣。”

  “不就是百姓们为收复河套而自发庆祝嘛,何来奸细一说?”

  “丢失许久的河套地区如今被蜀王殿下收复,那乃是我大明文治武功的见证,本就该大肆庆祝、名垂千史的。”

  “况且,若是庆祝收复河套那就是奸细的话,这天下不知道多少人为这事庆祝过,难不成钱尚书要将这些人尽数抓起来不成?”

  虽然职位上较钱谦益要低,但王庆不甘示弱,强硬的坚持这自己的立场、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一派胡言!”

  “陛下乃是大明正统,那忤逆中枢、狼子野心的蜀王朱至澍是什么东西?”

  “远的不说,就说河南一事!”

  “清人退走,收复河南的自然该是陛下的王师。”

  “但那朱至澍却以藩王的身份、无旨意之下妄行、与朝廷大军争夺西南,并且发生对峙,以至于本朝只取得了开封府地界,偌大的河南,尽被这不轨之人侵占;”

  “若不是陛下仁义、不忍手足相残,当时便应该先发制人的,好好的打击打击朱至澍嚣张的气焰!”

  “如今那包藏祸心之徒收复了河套,只会助长其嚣张的气焰而已,于我朝廷有何益处?”

  “那些为其鼓噪欢庆之人,这还不是通敌卖国、祸乱朝纲?明眼人一看便知!”

  “而以王侍郎之才华却看不透这点,真不知道是真的看不清呢、还是有意偏袒呢?”

  对于王庆的话,钱谦益也是毫不犹豫的回击,一点同仁之间的情面都不留。

  原本这王庆就和钱谦益结下了仇怨,因为这王庆,钱谦益还被朱由崧当众挖苦,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就这么被气的背过气去。

  如今这王庆还敢来干预东林做事,钱谦益自然不会客气。

  “钱尚书此言过了、过了。”

  “蜀王乃是一境之藩王,别的尚且不说,这些年来数次挫败清人南侵、护卫大明江山的功绩却是实打实的,所以这是忠是奸、尚需再议。”

  “而且是忠是奸,也不能凭钱尚书一言即定,得陛下与满朝文武共同裁决。”

  “况且这些百姓欢庆此事,硬要和蜀王是忠是奸牵扯在一起,未免过于牵强了,都是些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的平头百姓而已。”

  “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王侍郎怕是不了解内情吧,其中可有不少人都是喝过几年墨水的,写对子的书法造诣,着实不差呢......”

  “那又如何,不过是......”

  钱谦益和王庆两人互不相让、越来越激烈,眼看着就要把整个朝堂都带起了。

  “够了。”

  纷乱之中,龙椅上的那位发声了。

  乱哄哄的朝堂,这才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虽然如今的应天府朝堂,大事都是由马士英、钱谦益,最多再加上个还在江北督师的史可法三人商议着来办,朱由崧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脸佛像,管不了大事、也不喜欢管大事,乐得自己轻松。

  但不管怎么说,皇帝就是皇帝,只要不是关乎到核心利益的事情,那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些百姓私下庆祝嘛。”

  “《国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既然老百姓自己想要庆祝,那便由得他们去便是,何故要抓起来呢?”

  “至于蜀王是忠是奸的问题,讨论这个有何意义呢?难道诸位卿家觉得有意义?”

  “罢了,就这样吧,把人放了,退朝。”

  “对了,开封府那边的事情,朕不会多管,马卿和钱卿看着施行便是。”

  临离开龙椅之前,朱由崧又正经的说了一句。

  “这烂摊子都是你们打下来的,谁爱管谁管,朕可没这功夫。”

  坐在回寝宫的摇晃步辇上,朱由崧默默的想到。

  前阵子阿济格从河南退走,应天府这边也去插了一脚,借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先西南一步占了开封府,差点还与西南爆发了冲突、两军在开封府界对峙了好一阵子。

  这可把朱由崧给吓坏了,就怕一个擦枪走火、就真的打起来了。

  朱由崧虽然管不了大事、也不喜欢管事,但智商还是在线的。

  对于自己能不能打赢西南、或者是打赢满清,有着清醒的认识,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什么都不做,安安稳稳的在应天府做自己的四分之一皇帝。

  好在最终双方都克制住了,这才不了了之。

  其实要以朱由崧的本心来说,河南他根本就不想派兵去,都是马士英、钱谦益、史可法搞出来的。

  说什么要在黄河占住一个渡口,以待他日北伐、回都北京所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