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王家

  “行啊高军团长,你脑子还挺活,这的确是个办法。”

  “算你立了一功,补给方面会多给你一份的。”

  听完高一功的办法后,李定国先是思量了一番,然后才夸奖了高一功一句,也没忘记自己对高一功的承诺。

  “怎么,都督觉得这个办法不太行?”

  “那些奸商,抓起来全杀了或许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杀一个,那肯定会有漏网的。”

  “说起来,要论咱们西南谁对商人下手最狠?那必须得是殿下本人了啊,这些年来,不知道多少不法商贩倒了霉、名字登了报呢,都督不用有所顾忌才是。”

  高一功也是人精了,敏锐的从李定国的迟疑中悟出了别的内容。

  定是有难言之隐了。

  而高一功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定国可能对那些商户投鼠忌器、不敢下手。

  也能理解,毕竟‘不与百姓争利’这说法都流传百年了、早已深入人心,就算自己没读过什么书的人都知道。

  这些商人虽说在‘士农工商’里是最低贱的那一类,但也是属于百姓所属的,李都督有所顾忌也是正常。

  “倒不是因为这。”

  “正如你所说,这些奸商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我这边杀的干净些,非但不会被殿下所不喜,说不定下次吃酒时,殿下还会多赏我几杯呢。”

  听到高一功的疑问,李定国笑了笑,答道。

  “我这顾忌的,是由咱们野战军直接对商户下手的话,于礼于法都不合。”

  “殿下不喜欢文人干预武事,同样的,也不喜欢武人干预民事,这惩治不法商户的事,咱们直接上手不合适,应该让衙门里的人出面才恰当些。”

  “欸,这哪来得及啊。”

  “如今别说这代州了,连早先收复的太原盆地、潞安盆地,都还有好多地方官员没到位呢,等这些文官老爷到位再来收拾那些奸商,弟兄们肚皮都要饿扁了。”

  “等不得等不得。”

  一听李定国这说法,高一功虽然知道李定国说的没错,但还是急了。

  “高军团长莫急,本都督自然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做法上也要尽量符合流程制度才是,不然我们带头违反的话,西南这盘大棋,殿下带起来就更累了。”

  “你先回去召集兵马、制定捉拿、抄家那些奸商的方案吧,我这边和督军司、兵部的人都打声招呼,同时也派遣信使往西安、成都送信,说明此事。”

  “如此,虽然还是于礼于法不合,但总比贸然行动要好。”

  “相信殿下,也会体谅咱们这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的。”

  李定国解释道。

  “哦……,原来都督担心的是这事。”

  “都督说的很有道理,这还真得和他们打声招呼、做好备案。”

  “还是都督想的深远,心中不止有兵事、政治上的觉悟和眼光也是一等一的,不像我就是个粗人,只想着白刀子、红刀子出这种畅快事情,想不来那些烧脑筋的弯弯绕。”

  “行了,这事由都督总督全局,末将就不操这个心了,只管听从都督的指令办事便是。”

  “不过都督,末将还听说一事。”

  “听说湖北那边,出了大案是吧?”

  抄家以八大家为首的商户、来解军需的暂时性困难之事商讨的差不多了之后,高一功想起了另一件事,对李定国问道。

  湖北大型贪腐案的消息,不可避免的传到了山西。

  “嗯。”

  “荆州府那边联合户部等诸多大小官员贪墨秋税秋粮、对百姓擅自加派,牵涉甚广,堪称蜀王亲政西南以来的第一大贪腐案。”

  “这些天杀的狗官!一日不贪就好像没法过日子了一样。”

  “当年也就是这些狗官,尽干些生儿子没屁眼的坏事,不然大明何以沦落至此?我等又如何会走上造反谋生的这条路。”

  “幸亏遇见了殿下,不然这时候,只怕自己也已经成为路边的一具枯骨了吧?或者就是被人割了头、拿去清狗那请赏去了。”

  听到李定国对那庄贪腐案的粗略介绍,高一功想起了自己以前那过的没有活路的日子,怒从心中起,重重的一拳锤在城头的青砖上。

  “不管那个了。”

  “那等民间的贪腐事件自然有督察院、刑部等去负责查办,贪赃枉法之人,也自有斩首弃市、抄家流放的路要走,咱们管好咱们自己军中的事情便好了。”

  “督军司可不是吃素的,要是再出个军中的贪腐大案,和荆州府那案子一唱一和的话,那可就真的丢老大脸了。”

  “就这样吧,你去制定计划、准备兵马,我去督军司和兵部那边走一趟,你等我这边的命令,随时准备向这些奸商下手、拿他们的家产充实咱们的军需。”

  “末将领命!”

  高一功向着李定国行了一礼,转身向着城墙下去了。

  塞北的寒风撕扯着他血红的披风,猎猎作响、铁血豪情。

  ……

  “老二,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明军那边对咱们送去劳军的物资可还满意?”

  王大宇慵懒的靠在软绵暖和的躺椅上,享受着冬日难得的阳光以及五位佳人的尽心服侍,对着走进暖阁中的、自己的二弟王大庆问道。

  其中一位身材丰腴的佳人位于王大宇的身后,将王大宇清瘦的头颅枕在自己的山峦之上,莲藕般的葱指在王大宇的额头揉捏不止;

  还有两位佳人,则是一左一右的将王大宇枯瘦的双手从衣服中伸进、放置于自己的胸口之中,十指则在王大宇的胳膊上揉捏不止;

  最后还有两位佳人,则是跪坐在地上,为王大宇揉捏、敲打着双腿。

  虽然暖阁外已经是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但得益于西南的特产——玻璃的功效,暖阁内密闭且透光,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两盆火艳的炭火、再加上明媚的阳光,使得暖阁内暖和如春,还不耽误欣赏秀美的雪景。

  当真是个好东西。

  尤其是对于这些消费的起的富裕人家来说,是冬日必不可少的安逸物件了。

  “哈哈。”

  “咱们百八十人,拉着一头头的肥猪、一坛坛的美酒、一袋袋的米面,敲锣打鼓的往明军的军营里一送,别提那些明军有多高兴了。”

  “那个什么旅长,更是亲自出营来欢迎弟弟我呢,那客套劲儿,比见了自己的亲娘还亲。”

  “还是大哥高瞻远瞩,这明军一来,多少为富不仁的地主遭了大难,可咱们王家却稳如泰山,这都仰仗大哥见机的早,早早的便给那些明军送钱送粮、送情报做向导。”

  “如今咱们王家,在那些明军的眼中那可是一等一的忠贞人家,那旅长说了,咱们王家的安危,包在他的身上,还说不日就要登门拜访大哥呢。”

  王大庆志得意满的回答着王大宇的问话。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