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09章 解决军需短缺的办法

第509章 解决军需短缺的办法

  “这年啊,很多人是没法过了......”

  站在巍峨高耸的雁门关城楼上,李定国眺望着关外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间幽深曲折的道路、以及道路上偶尔纵驰奔行的游骑,感慨的说道。

  十一月初的时候,西南明军攻克了代州(今山西忻州市)盆地的首府代州,紧接着便在十一月中下旬的时候肃清了代州盆地,将清军基本赶出了吕梁山和太行山环绕的这片山西沃土。

  之所以说是基本上,那是因为未能尽全功。

  在山西的东北部、吕梁山和太行山的交汇处上蔚州(今灵丘县、涞源县一带),如今还被清军掌控着。

  这既是因为凛冬已至、滴水成冰、大雪封山,抢先占据了地利优势的清军让西南明军无从下手;

  也是因为连续一年的征战,使得西南明军也已经疲惫不堪、是强弩之末了;

  且蔚州可谓是清军的必保之处。

  出了蔚州的群山,东面直接便是保定府的地界,而保定府往北八百里,便是满清现在的政治中心——北京城!

  所以清军在太原一触即溃、在代州也是一触即溃,却冒着寒冬大雪、在蔚州早早的便布下了重兵、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一股纵死不退的决然。

  不过问题不大,对于西南来说,战略目的基本上还是达成了。

  一开始发起山西战役的时候,西南的最初始目的就是牵制多铎的精力,使得其无法在河套做的太过,以此保留住那些倾向于明朝的蒙古人血种,同时也在蒙古人心中树立起大明仍然值得信赖、有和清军一较高下、有保护他们的的实力的信心;

  只是这个战略目的太笼统,所以才一步步的制定了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盆地、潞安(今山西长治市)盆地、太原盆地、代州(今山西忻州市)盆地四步攻略计划。

  所以严格说起来,只要是完成最初的那个目的、也就是牵制多铎整顿河套的目的,那便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

  只是后面越打越顺手,哎,山西就这么被打下来了!

  虽然还有大同镇、朔州、蔚州在清军的手中,但已经无伤大雅了。

  而手握收复一个布政使司的功劳的李定国,此时也是豪情万丈、义气干云。

  尤其是立在这千年雄关雁门关之上,更是助长了李定国心中的豪情和激昂。

  身为一个手上沾有成都百姓鲜血的投降将领,李定国一直是非常自责、且在西南的诸多同僚中是有些自卑自轻的。

  纵使从来没有旁人在自己身边说起这事、也从来没有人责怪自己,甚至蜀王殿下隆恩难报的大力重用、提拔自己,自己如今已经忝为西南五军都督府前军都督一职。

  但自己仍然是难以释怀,时常于独处之时、在内心深处中谴责自己、拷问自己、警醒自己。

  唯有如今站在雁门关的城头,看着为殿下打下来的这千里沃土,李定国才感觉自己身上的罪孽赎轻了一分、殿下的恩德报答了一丝。

  只是一丝而已。

  殿下隆恩,无以为报。

  “都督,都督,都督?”

  高一功登上城楼,看到久久屹立于城楼之上、犹如一棵劲松一般的李定国,不忍打断李定国的感悟。

  但手头上事情又过于紧要,只能在等了一会后,还是叫醒了李定国。

  “嗯?原来是高军团长,何事?”

  李定国从感悟中醒过来,一看,原来是贵州军团副军团长高一功。

  说起来,估计再过一阵子,高一功就能因功荣升正儿八经的军团长了,李定国这带着些客套的称呼也不能说错。

  “都督,这是我那边剩余的粮草辎重、以及需要补充的各项物资的明细和申请,特此送过来请都督审阅。”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弟兄们战事需要、只能在外过年,这个没啥说的,行武之人的本职嘛。”

  “但是吃住啊、些许的赏赐啊一类的就想着不能让弟兄们受委屈了,所以这一次申请的补给物资有点多,还请都督高抬贵手、慷慨解囊,哈哈哈……”

  高一功有些谄媚讨好的说道。

  原来是来向李定国请求补给、以备新年的。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呵呵,应该的。”

  “但如今连绵的大战方休,军需物资消耗本就极大,殿下还下旨要赈济山西的百姓,再加上道路积雪、运输不便,物资也是很吃紧的,该省还是要省。”

  “不过不用担心,只是说不能铺张浪费,正常的用度还是会满足的,而且大年三十那天,必定让弟兄们尽兴。”

  李定国看着听到自己说物资吃紧、便脸色一变的高一功,笑着安抚道。

  “那就好那就好。”

  “只要大年三十能畅快一番,那其他日子紧一紧也没多大事。”

  “只是这冰天雪地的,要是后勤补给要是跟不上,那还真是件麻烦事。”

  “说起来,末将倒有个法子。”

  “哦,你有办法?”

  “快说来听听。”

  “若真是有效,别的不说,你部的补给,我特批多给一些,哈哈哈……”

  听到高一功说有办法解决暂时的物资短缺的困难,李定国顿感诧异,急忙问道。

  要说高一功能在打仗的时候想出些好点子,李定国是肯定信的,但如今高一功在后勤这块也有好办法,这就刷新李定国对高一功的认知了。看書喇

  “嘿嘿嘿,那就这么说定了,都督记得多给点。”

  “其实办法也很简单,都督可听说过范永斗、王登库、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人?”

  高一功说出了八人的名字。

  且在说的时候,语气中满是对着八个人名的怨念,恨不能将之挫骨扬灰!

  “有些耳熟,莫不就是那几家勾连建奴、吃里扒外的商户?”

  李定国想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正是!”

  “商人最是薄情寡义、唯利是图,虽说在陕西、山西、甚至整个北境,这些年来和建奴私通、卖国求荣的商户都又不少,但这八家却是做的最大、最过分的。”

  “可以这么说,建奴能如此顺利的起兵造反、打进北京城,这八家商户的功劳估计就能占到一成。”

  “所以这八家,当真是死不足惜、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这些商户狗鼻子是真灵,见风使舵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

  “咱们打下潞安盆地后,这些商户就开始多多少少的给咱们送钱送粮、送信带路,装起拥戴大明的忠臣孝子来了,一时迷惑住了下面的将士们,以至于家产如今还得以保全。”

  “但善恶到头终有报,哪能让他们就这么蒙混过关的?”

  “且这八家家产之厚实,家家都可以说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若是能把这些勾结建奴的商户给彻底剿灭了,咱们这军需暂时短缺的困局,立马便能得到根治!或许还能有富余呢,哈哈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