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群情激昂

  12月3日。

  卧龙港。

  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海面上被微风吹拂起一片细细的波涛。

  二十几艘悬挂着龙旗的洋州战舰正缓缓驶入海港。

  因为要送李逸回王府,所以6号航母选择停靠在交通便利的民用码头。

  此时码头周围已经站满了洋州百姓。

  自从本土大战开启之后,王府就不遗余力的宣传前线战况和洋州军队的英勇事迹。

  百姓们了解国家大事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军队和洋王的认可度。

  现在卧龙港就连三岁小孩,都能熟练的说出李逸的几个“英雄事迹”。

  谁家的娃要是在上小学前还不知道英明的洋王殿下长什么样,会被全体同龄人耻笑。

  李逸身着白色海军元帅常服,从6号航母甲板侧舷的舷梯上缓缓走下。

  岸上围观的群众们见洋王现身,立刻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吼声。

  “洋王威武,洋州必胜!”

  “恭迎洋王殿下凯旋。”

  “摄政王万岁!”

  “哈哈哈,以前都是听别人说,这回终于亲眼见到真人了。”

  “嘻嘻,殿下好帅啊。”

  “你这个蠢货滚开,我先看上殿下的……”

  李逸见百姓们激动不已的盯着自己,便从旁边接过话筒。

  对着人群道:“这几个月洋州军队能够在大夏本土屡战屡胜获得辉煌战果,全靠各位乡亲父老勤勤恳恳的工作支持。本王在这里代前线将士们向大家表示感谢,你们同样是大夏的功臣。”

  此话一出,围观的百姓更加激动了。

  “哈哈,殿下说我是功臣,殿下居然说我是功臣你听到了吗?”

  “殿下说的话,文化水平就是高。”

  “要说心系平民百姓,那谁也比不过洋王。”

  “殿下现在是摄政王了。”

  “我要参军帮殿下打仗!”

  “……”

  李逸轻咳一声,继续道:“诸位每种出来一粒粮食,冶炼出来一斤钢铁,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术业有专攻,但岗位不分高低贵贱。大家有从军报国的心思本王已经很欣慰了,但不要都抢着去参军,前线也没那么多编制容纳你们。”

  他在王府治下的三州百姓中威望太高了,很多人一听说打仗,挤破脑袋都想进入军队一展抱负。

  但如今就连预备兵的20万兵额都招满了,征兵处还天天收到报名申请。

  他只能在这里当众呼吁,让大家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报名。

  人群中本来打算报名的人听到这,也纷纷回过神来。

  既然军队编制已经满了,那他们不如留在本地,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也是在支持王府。

  “殿下说得对,工厂、农田就是我们的战场。不论在哪,咱们跟王府都是一条战线上的。”

  “大夏有殿下这样英明睿智的雄主,那世家和东瀛敢不俯首称臣?”

  “踏马的,听得我热血沸腾。不行,今天不犁个十亩地我都睡不着觉。”

  “……”

  李逸还想再说几句,却被云明强行夺走话筒。

  他无奈的看了后者一眼,只能在一百多名警卫兵的团团包围下登上汽车,向王府方向走去。

  云明这个警卫团团长十分尽责,公众场合都不允许李逸在一个地方久站。

  汽车行驶在卧龙港宽阔的中央大街上,路两边全是夹道相迎的平民百姓。

  他们都不约而同停下手中的动作,对李逸的座驾行注目礼。

  此时街道旁一个三层楼的古风餐馆内。

  正有两个身穿华贵服装的中年人在聊天。

  其中年长一些的人眉宇间跟李逸有八分相像。

  正是已经淡出公众视野几个月的大夏皇帝李正乾。

  坐在他对面的则是原洋州水师提督李文斌。

  兄弟俩坐在二楼窗户边的小桌旁,看着楼下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露出赞叹的神色。

  “兄长在京城这么多年,可曾见过如此盛况?”李文斌笑道。

  他俩是便衣出行,互相之间没有以君臣相称,为的就是体验生活,避免暴露身份引来围观。

  后者闻言十分羡慕的看着李逸的座驾,感慨道:“我在京城住了大半辈子,也没享受过如此待遇啊。这里的百姓欢迎逸儿可真是发自内心的,与我麾下那些表里不一的人有本质区别。”

  他虽然贵为大夏皇帝,但满朝文武就挑不出几个跟他一条心的。

  至于百姓们,李正乾上街的时候他们最多害怕的跪倒在地上,对自己热烈欢呼那是不可能的。

  地位越高,和平民越疏远,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

  但现在亲眼看到李逸被百姓们如此欢呼爱戴,他顿时心里如同打翻了醋坛子。

  “哈哈哈,大哥不必眼红。这不是恰恰说明你生了个好儿子吗?”李文斌调侃道。

  后者闻言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确实,我虽然位高权重,但一辈子下来还真没办好过几件事。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有这么一个争气的儿子。”

  李正乾把李逸外放到洋州的时候,压根没想过他能做出点什么成绩来。

  只是想着把他送到离本土远一点的地方,没准能保住性命,衣食无忧的度过此生。

  至于“洋王”的封号,只是分封到了洋州顺便起的。

  但没想到十几年前的一个无心之举,竟然培养出了一名大夏帝国的柱石。

  这个儿子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将大夏海外殖民地全部收复。

  现在其麾下的领土兵强马壮,可以称得上“拳打东瀛,脚踢世家”,就连雄霸全球的不列颠帝国都在李逸手中吃了亏还不敢发作。

  这样的能力放到古代就是妥妥“开国皇帝”级别的存在。

  每每想到此处,李正乾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得意。

  看到李逸如此优秀,他身为皇帝都有种不想奋斗了直接躺赢的想法。

  “哎,对了。”李正乾道:“逸儿这次回来是要干什么来着?”

  “发行国债,筹措资金。”李文斌对这些事倒是门清。

  洋州航空兵最高指挥官李康泰可是他儿子,所以他这些年虽然退居幕后,但重大事件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后者听到这随口问道:“打了得有半年的仗了吧,缺钱是正常的。逸儿要发行多少国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