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452章 大明纸钞,收割天下

第452章 大明纸钞,收割天下

  纸钞当然是最适合当钱的东西。

  因为这玩意儿,完全受人类控制。物资多了,多印些纸钞。物资少了,少印些纸钞,甚至收回一些纸钞销毁。岂不是,能恰到好处的,维持钱和物资之间的平衡?

  当然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纸钞发明之后,人们却是未见其利,深受其害。

  朱元璋道:“那咱就不明白了。纸钞如此适合当钱,为何大元以纸钞为钱,却百年而亡呢?”

  朱标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如果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刀,摆在父皇面前,父皇喜欢不喜欢?”

  “当然喜欢。”

  “愿意不愿意,赐给中山郡王或者安庆郡王呢?”

  “宝剑赠烈士,红粉送佳人,咱当然不会吝啬。”

  “那么,父皇会不会,将如此宝刀赐给十八弟呢?”

  “那当然不会了。他才多大?舞刀弄枪的……咱明白了。”朱元璋道:“用纸钞做钱,就好比铸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刀。如果英雄豪杰用这把宝刀,就能无往而不利。小儿用这把宝刀,却只会伤害自己。”

  朱标道:“这是儿臣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其实,这钱财,还可以比作一个绝色佳人。如果圣君在朝,这美人只会帮助圣君,垂拱而治。但若是意志薄弱的一点的君王,面对如此佳人,就会变成先明后昏的李隆基了。”

  “比如元世祖忽必烈?”

  “父皇英明,元世祖对纸钞的应用,前期出神入化。但是,这纸钞太好用了,即便英武如元世祖,后期终于忍不滥发纸钞的诱惑,渐渐堕落……”

  不得不说,朱标对忽必烈发行纸钞的评价,是非常恰当的。看書溂

  在大元初期,忽必烈采取种种措施,确实做到了,让天下人认为,大元纸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大元纸钞。

  他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其一,充分化解,宋代交钞滥发引起的,百姓们对纸币的不信任的问题。忽必烈公开宣布,回收大宋发行的交钞,换给百姓金银。虽然是折价回收,但是,仔细想想,大宋朝廷发行的纸币,大元朝廷都认,何况大元本身发行的纸钞呢?大元纸钞一经发行,就获得了百姓们极大的信任。

  其二,自由兑换,随时兑换。大元发行纸钞,有充足的准备金,规定百姓随时可以将纸钞换成金银,金银又可以随时换成纸钞——只要肯缴纳百分之三的手续费。

  其三,朝廷收税,只收纸钞,不收金银铜。你就是有金银铜,也得先去兑换成纸钞了,才能交税。

  其四,严格控制物价。在全国各地,设立常平仓、平淮库,维持物价稳定。

  其五,专门设置纸钞的发行机构,严格控制纸钞的发行数量。户部下设宝钞总库,专门负责制造宝钞和烧毁过期的宝钞。

  如此一来,百姓们能不信任打大元纸钞吗?

  纸钞的便捷性,更是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出来啊?

  “当时……”朱标仔细介绍,道:“当时,大元宝钞风行天下,毫无滞塞之处。不仅大元军民百姓用宝钞,就是大元周边的高丽、扶桑、安南、占城、缅甸等国家,也有很多人用宝钞贸易。”

  “这……这得收多少钱息啊!”户部尚书刘平仲听到这里,哈喇子都好悬流出来了。

  没办法,他太了解,钱币的奥妙了。

  这么说吧,别说纸钞了,就是朝廷铸铜钱,都能收不菲的“钱息”。也就是说,九钱的铜钱,完全可以标成十钱。如此一来,朝廷就能得一成的钱息。

  用铜当钱尚且有如此大的利益,何况用纸?

  自由兑换又怎么样?肯定会有相当比例的金银沉淀下来的。而且,随着纸钞信用的增强,沉淀的金银会越来越多!

  稍微一计算纸钞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刘平仲简直都有些眼晕!

  常遇春道:“这么容易?这不是相当于,大元用无用的废纸,换取其他国家的物资吗?”

  “确实,大元是在用纸钞,收割天下。但是,可惜了啊……如此容易就收割天下,即便英明如忽必烈,都渐渐忘记了其中蕴含着的巨大危险,逐渐增发纸钞……到了后来,大元纸钞迅速贬值,百姓改用金银。忽必烈大怒,下令金银不再自由兑换,甚至不准金银流通……直接造成了纸钞更加剧烈的贬值……到了大元末年,纸钞已经贬值了成千上万倍了。”

  “如果我大明……”

  “如果我大明,能忍住那巨大的诱惑。就如同一个盖世英雄,擅使一把绝世宝刀!”朱标笃定地道:“足以收割天下,国富民强!”

  收割天下,国富民强啊!

  想到,大明境内,纸钞通行,物价永远平稳,百姓安居乐业。想到,大明随随便便印几张纸,就能从海外换来海量的物资。想到,朝廷完全掌握了天下的“财之权”……

  即便以朱元璋的沉稳,都呼吸有些粗重起来,道:“那么,标儿,我大明当如何妥善使用纸钞这把宝刀?只受其利,不受其害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