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第256章

  卢府的堂屋内,卢小姐坐在轮椅上,背对着门口,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丫鬟带着路君年和铃夜走到门口,轻声唤了声:“罗先生到了。”

  路君年看着卢小姐的背影,见她因为这一声,头很快抬起,红着眼眶朝着门口望过来,不由得抿了唇。

  丫鬟给他们沏茶,路君年走进屋中,在离卢小姐最远的椅子上坐下,而铃夜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站在了路君年身后。

  丫鬟把茶放在他们面前,铃夜还率先喝了一口,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异样,才对路君年点点头,示意茶水没有问题。

  这番小心谨慎的举动,卢小姐看在眼里,眼里的难过遮掩不下,就这么直白而露骨地看着路君年,泫然欲泣,若是其他人看了,定要心生怜悯。

  路君年没动那茶水,也不跟卢小姐对视,他看着桌布边垂下的流苏,问:“卢小姐找罗某何事?”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是普通的平民罗大牛,而不是旧臣之子路君年,不该在不合适的地方,给人更多的期许。

  这一次前来,也是为了帮卢小姐接受现实,然后跟她告别。

  -

  卢小姐静静地看了路君年好一会儿,才垂下眼眸说:“感谢先生救命之恩。”

  “无足挂齿。”路君年还是那套说辞。

  卢小姐局促地扯了扯衣角,说:“我被人侮辱,原本想一了百了,可跳下来后,我看到了先生,你碰了我的腿……”

  说到后面,卢小姐声音越来越小,面上红了红,又道:“除了娘亲,从来没有其他人碰过我的腿。”

  路君年:“伺候你起居的府人碰过,你在医馆看病,大夫碰过,你少时若是跟卢老爷亲近,肯定也接触过,为何要独独在意我救人时候的触碰?当时,我只当是一块流血不止的肉,并没有其他想法。”

  “你不一样,先生,”卢小姐很快反驳道,语气近乎哽咽,“我心悦你。”

  “我以为你会负责,才努力保持清醒,想活下去的,不然我也不会让大夫把我治好了,我现在根本不敢出门,街上的人都在议论我。”

  卢小姐明显情绪崩溃了,根本没在意铃夜还站在路君年身后,就这么毫无保留地在外人面前放声哭了个彻底。

  路君年什么话也没有说,静静地听她发泄情绪。

  -

  直到桌上的茶水都凉了,卢小姐才抽抽嗒嗒地停下了哭泣声。

  路君年等到她情绪稳定了,才说:“我不会娶你,对我表达过爱慕的人很多,但我的回应只能给那一个人。”

  眼见着卢小姐又要哭起来,路君年只感觉头疼不已,他曲着手指抵了抵额角,抢先说道:“你不该为他人而活,命是你自己的,你要为自己活。你没有被人玷污,就算被人玷污了,你也没必要寻死觅活,受伤的只有你和你的家人,那欺负你的人反而什么事都没有,不是吗?”

  路君年劝导卢小姐,但对方非常执拗,他只能尽力而为。

  “他人的议论,不是决定你能否存活于世的标准。你除了这副身体,还能做很多其他的事,何苦执着于儿女情长?”

  卢小姐垂下了头,似乎在思考路君年所说的话。

  -

  “言尽于此,卢小姐,后会无期了。”路君年起身往门口走去,铃夜紧随其后。

  “罗先生,”卢小姐突然驱着轮椅跟上来,将将停在了路君年身边,“你真的有婚约?”

  “有。”

  “她比我还好吗?”

  “你们没有可比性。”

  卢小姐咬着下唇,又问:“她是比我好看,还是家境比卢家好。”

  路君年淡淡道:“我不看重家境和容貌,他只是刚好入了我眼。”虽然谢砚确实比卢小姐好看,路君年心里补充道。

  至于家境……路君年默而不语。

  “你不回答,我就当没我好了。”卢小姐突然轻声笑了两声,又哭又笑的表情,看着有几分诡异,“这样我才能安慰自己,如此平平无奇的人,竟然入得了你的眼,罗先生还真是有眼无珠。”

  路君年几次三番的拒绝,让卢小姐心里产生了颓败感,强烈的落差让她心理扭曲,升起“得不到就诋毁”的想法。

  路君年只是静静地听着这一切,面上仍是那副清冷淡漠的样子,丝毫没有因为卢小姐这番话而动容半分。

  他等到卢小姐把话说完,才道:“希望你往后平平安安。”遂推门离开,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卢府。

  也罢,劝不动的人,花再多力气也是白费,路君年心道。

  -

  离开了卢府后,铃夜问起路君年为何心境这般平和,要换做是他,估计早都回骂回去了。

  路君年淡淡道:“和她还有什么好讲的呢,她都站不起来了,我心里只有悲凉,并没有太多愤怒。”

  他能够解决定方城那般棘手的事,却对洛城的愚昧和迂腐束手无策,百姓的思想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她要是知道你说的人是主上,估计就不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比主上好了。”提到谢砚,铃夜与有荣焉地笑着说。

  路君年脚步顿了顿,乍一被铃夜提起他跟谢砚的关系,他面上还是有些害臊。

  “怎么了?”铃夜见路君年停下,问道。

  路君年重新往前走,道:“无事。”

  -

  没了私塾的油水,路君年不能什么事都不干,就待在府上消磨时间,趁着铃夜出门寻找新府邸的时间,他在城中找事情做。

  因为卢府的事,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将他拒之门外,有女儿家的府邸更是对他退避三舍,当教书先生这条路算是彻底行不通了。

  路君年虽然没有唉声叹气,但也是肉眼可见的疲倦,眉眼间便更显得冷淡。

  他在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便走到了市集,看到有人将书籍搬出来售卖。

  读书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因此书籍大多很难买到,且价格高昂。

  路君年上前翻看,这些书都是印刷而成的,有些地方的字迹墨水不足,看不清楚。

  “干什么干什么!要买就买,不买别乱翻看!”卖书的人高声喊道。

  路君年放下手中的书,一一扫过摆出来的书籍,只有四五种书,每种还只有不到十本,每本的价格都在二两到五两白银不等,对于路君年来说,这价格不算什么,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二两银子足够生活小半年了,这书实在昂贵。

  “请问,印书的地方可还招工?”路君年上前询问。

  卖书人上下打量他几眼,说:“你就是他们所说的‘淫手书生’吧。”说完,嗤笑了一声,“怎么,没地方去了?”

  路君年淡淡道:“印刷书籍需要的是体力,不是所谓的名声。”

  那人再次上下看了看路君年,眼中不怀好意,说:“你跟我来。”

  -

  路君年跟着他到了商铺后的院子中,看到了好几个人手中都拿着木头在雕着什么,旁边还有一人站在大缸前,用长长的木棍搅着一缸子白色的浊水。

  院子后面的小屋内,有人在一堆长条木头中挑挑拣拣,将那些木头拼合在一起,沾上墨水往纸上按,很快,一串文字便落在了纸页上。

  那人手边,还有很多印好的书页,正等着粘合成册。

  卖书人交给路君年一块细长的木块和一线跑錾,指着墙面上贴着的纸,说:“你读过书识字,这上面还留着的字都需要錾刻出来,你把字反着刻在木头上,刻完以后给我检查,能用了才能算工钱,一个字算五铜钱。”

  路君年看看手中的木块和錾子,又看了看做印刷的那人手中的木块,只见木块的顶端都刻有反着的字迹,这些木块都一样长,排在一起后刷上墨,就能将木头上的字印到纸上。

  -

  路君年很快想明白印刷的原理,卖书人突然拍了拍他的腰背,说:“好好干,淫手书生。”

  说完,大笑着离开了。

  路君年被人拍得颇不自在,他拿起錾子和木块,看了眼墙上的字,就走到了院子中,跟那些刻木头的人一起低头刻起了字。

  熟练的木匠刻字又快又稳,半天的功夫,路君年一个字都没有刻完,有一个木匠就已经刻完了三个字。

  反着刻字难度不低,路君年再一次将手中的木块戳断后,放下了手,看其他人刻好的木章。

  方方正正,字迹清晰,没有任何有瑕疵的地方。

  路君年上前讨教,那木匠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嘴里哼了两声,没有理会。

  路君年并不气馁,又追着问了好几遍,那人才不耐烦地说:“你一开始不会,就把那字写在纸上,趁着笔墨没干的时候再反印在木头上,照着刻不就得了?”

  路君年恍然大悟,很快明白木匠指的意思,正要下笔写字时,又想到那木头尖不大,若是用毛笔写,肯定超过了范围,便折了一旁的树枝,沾着墨水写字,并顺利倒印在了木头尖上。

  路君年这番举动,让周围的人哄笑不已,还有人说:“这读书人脑子真是读死了,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些木匠常年刻字,比他懂得多是应该的,路君年面对周围的嘲弄,什么也没有说,跟那个木匠道过谢后,又重新坐下刻字。

  -

  【256】

  八月初,峳城,避暑山庄。

  正是全年最热的时候,避暑山庄也不例外,虽然山庄内多山林凉石,但无风的时候,太阳焦灼的余热烤进土地,又从土中散出热来,灼得人心气浮躁。

  皇帝屋内放着一大盆冰块,堪堪能抵挡热意,只是桌上堆积的奏章成山,仍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要在这里待上三月,宫中的事务自然不能落下。

  “太子呢?”皇帝问大太监谢砚的近况。

  大太监呈上来一碗放凉的银耳莲子羹,道:“太子自那日关了禁闭之后,再没有出来过一步。”

  “他在屋里做什么?”

  大太监犹豫了下,道:“似乎,是在下棋看书,饮茶作画。”

  “没折腾什么事?也没接触什么人?”

  “正是。”

  皇帝冷哼了一声,将手中的奏章重重摔在桌上,道:“他倒是真来避暑的!”

  没有谢砚帮着处理事务,所有的家国重任再次积压在了皇帝身上,让他心里很是不满,如今听到谢砚并不在意是否被关了禁闭,甚至还在屋内修身养性,更是让皇帝怒上心头。

  -

  “皇上莫气,您这么关着太子,他也做不了什么,总比一直闹腾着要出去的好。”大太监顺着皇帝的背哄道,又将那碗银耳莲子羹端到皇帝面前。

  “你懂什么!朕倒是希望他闹腾出一些动静来,如今这么安安分分地憋在那个屋子里,指不定在谋划着什么歪主意!”皇帝喝了一口羹汤,觉得味道不合他意,又重重地放下了碗。

  “去,让虞贵妃给朕亲手做一碗莲子羹来。”皇帝吩咐道,他心气不顺,总觉得什么事都不合他意。

  大太监应下。

  -

  谢砚确实是在屋中看书作画,看的是兵书,画的,却是他跟路君年相遇以来的每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场景。

  路君年给他喝粥,两人在夜林泽的山谷下相遇,山洞中路君年坐在他身上给他上药,第一次给他剥栗子,两人第一次相拥而眠……

  谢砚画技不算突出,但到底从小学起,又由宫廷画匠亲手教导,画技也不赖。

  一张张画纸上的人物表情惟妙惟肖,谢砚甚至还能回忆起,当时路君年一本正经拒绝他的靠近时的模样,现在只觉得又好笑又暖心,这么画下来,才发现两人虽然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但一起度过了很多个难忘的朝夕。

  谢砚将这些画纸全部整理好,放在了木匣中,还落了锁,放在了床头下。

  房门突然被人敲响,谢砚没有说话,就听见大太监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太子殿下,皇上有请。”

  谢砚缓缓走到门边,拉开了房门,见只有大太监一人,便歪着身子靠在门边,懒懒道:“我还在禁闭,不能出门,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要紧事,父皇还是不要见我为好,免得一看到我就气到了身子。”

  说出这番话,谢砚多少有点赌气意味,大太监为难道:“虞贵妃做了皇上最爱喝的银耳莲子羹,如今皇上心情好着,便邀太子和二皇子一同乘船到湖上吹风,太子殿下,还是去一趟罢!”

  谢砚身体一顿,漫不经心地问:“是你想让我去,还是父皇说了要我一起去?”

  大太监只是愣了一瞬,很快答道:“自然是皇上的意思了。”

  那一瞬间的迟疑,还是被谢砚捕捉到了,谢砚肆意地笑了笑,一脚踏出了房门,门边的铁骑兵也没有拦着。

  “曾公公,”谢砚说着,拍了拍大太监的手,“多谢了。”

  -

  皇帝当时气成那样,短时间内一定不想再看到他,也自然不会主动说出邀请谢砚一同乘船的话,而他的母妃虞贵妃,从来不会触皇帝的逆鳞,也最会察言观色,必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他说话,在她眼里,还有个谢棱渊也是储君人选。

  能为他说话的,恐怕也只有一直在皇帝身边数十年如一日服侍的大太监了。

  大太监很快俯着头说:“不敢不敢,不过是希望太子跟皇上早日解开心结,奴才才更好为皇上服侍。”

  自去年以来,皇帝的脾气便越发古怪,也许是上了年纪,宫中事务繁杂,皇帝也不如之前那么有精力去管理宫中之事了,表现出阴晴不定,也是为了镇住下面那帮蠢蠢欲动之人,但性情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谢砚没再多说什么,戴上了遮阳的草帽就往湖边而去。

  -

  湖边,果然见一条船等在岸边,谢砚一上船,几道目光便直直地看了过来。

  “父皇,母妃,皇弟。”谢砚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

  皇帝果然没有质问他为何走出了房门,而是抬了抬手,示意他落座。

  “谢父皇!”谢砚说完,坐在了皇帝右手边,跟对面的谢棱渊遥遥相对。

  看到谢砚安然出现,谢棱渊恨得牙痒痒。

  他知道谢砚跟皇帝大吵了一番,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吵什么,但他看皇帝生气的程度,原以为谢砚会受很严重的惩罚,谁知只是关了禁闭,还没有说禁闭的时间,现在又想出来就出来了。

  果然身份不同,待遇就不一样,谢棱渊对比起自己,心里便更是怨恨。

  这种怨恨没有表露在脸上,谢棱渊转头讨好地对皇帝说:“父皇,儿臣听闻峳城的湖水中央有一块黑色的磷石,白天看起来普普通通,夜晚被月光照耀,就会发出五彩斑斓的光,甚是好看。”

  皇帝不甚在意地问了一句:“渊儿想去看?”

  谢棱渊很快点头,道:“听说那地方临湖有个闲情庄,每晚都能听到女子的歌声。”

  谢砚轻笑了一声,道:“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吧,我怎么听人说,那是风吹过磷石发出的声音?”

  谢棱渊:“皇兄若是不信,大可以去问那闲情庄的人。”

  “我没什么兴趣,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白天能出来陪父皇散散心便已经足够了。”谢砚话里有话,表明了自己除了这次乘船出来,之后的时间同样不会随便踏出房门。

  而且,很早以前,钟译和来峳城监工避暑山庄的建造时,住的就是湖边的闲情庄,关于那块磷石,钟译和已经探清楚了,确实能在夜晚变得五彩斑斓,那块石头下面还沉过一男一女两个尸体,实在不吉利,没有去看的必要。

  至于女子的歌声,很可能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但谢砚没工夫去查,也难得管那人有什么目的。

  -

  “好了。”虞贵妃一手捏着皇帝的臂弯舒缓筋肉,一边温声道:“既然渊儿提了想去看,我们都已经乘船到了湖上,何不顺道去看看?反正周围有铁骑兵的船跟着,不会有危险。”

  谢砚闻言,抬眸看了眼虞贵妃,又默不作声地把玩起了手边的茶杯盖,发出一下一下的轻响。

  “父皇,那磷石夜晚才变色,我们白天去把石头敲下一块来,看看传闻是否属实,说不定那磷石还能雕成一个摆件。”谢棱渊提议道。

  皇帝喝了一口茶水,又看向谢砚,见谢砚无所谓地玩着茶盖,也没有反对,便道:“那便去看看那磷石罢!”

  “咔”的一声响,谢砚手中的杯盖合在了茶杯上,他默默转过头,望着船外的风景。

  -

  船只慢慢靠近湖中间的磷石,如传闻中的那样,确实只是块普通的石头,通体黑色,上面还有细密的孔洞。

  磷石质地不算坚硬,谢棱渊拿了小刀一用力,就划下了一块来,切面泛着白,很是光滑,没有一点孔洞,很快在日照下又慢慢变成跟旁边一样的黑色来。

  谢砚听着他们三人的欢声笑语,默默地站在一旁,垂眼往湖水下面看去,绿澄澄的湖水并不算清澈,底下是浑浊的一片,看不真切。

  “父皇,这磷石摸着手感好滑。”谢棱渊用手托着磷石说道。

  虞贵妃一脸慈祥地看着他,说:“看着坚硬无比的石头,没想到质地这么柔软,果然只有亲自上手触碰过了,才能有所感触,就像人一样。”

  谢砚听着,知道虞贵妃这是在为谢棱渊说话,她用磷石暗指谢棱渊,想让皇帝看到谢棱渊的好,然后把齐王这个封号要回来。

  谢棱渊自然也听出来了,凑到皇帝身边,捧着磷石上前,眼中满是期许,道:“父皇你也摸摸看!”

  皇帝笑了两声,接过了磷石,随后又看向离他们很远,一直沉默不语的谢砚,说:“砚儿,你也来摸摸看,这磷石的手感还真是不错。”

  谢砚从湖水中收回目光,抬眼看向皇帝,笑道:“不了父皇,儿臣不喜欢凹凸不平整的物体,还是更喜欢宝玉的圆滑,毕竟,宝玉的珍贵肉眼可见,所以才被人珍藏在阁顶,而磷石内外不一,所以只能沉在这湖底。”

  谢砚话里有话,阴阳怪气的,明明在弯着眼睛笑,笑容却始终淡淡的,不达眼底。

  -

  “皇兄眼界高,自然看不上这普通的磷石了。”谢棱渊语气中多少有些挤兑,很快又被虞贵妃扯了下衣角。

  虞贵妃装出一副慈爱的模样走到了谢砚身边,问:“砚儿可是身体不适,面色怎么这么凝重?要不要回去歇歇?”

  他身体好着,怎么会不适?很明显想支开他的话语,谢砚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谢砚静静地看着虞贵妃,突然笑了一声,说:“母妃还真是记挂着皇儿,既如此,我便回屋了。”

  船靠岸后,谢砚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谢砚知道皇帝不是看不出他们母子二人的把戏,只是皇帝明显很喜欢这种母慈子孝、儿女绕膝合家欢乐的氛围,即便这样的场景多少有些刻意。

  虚伪。谢砚心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Omega须知手册【完结】
  2. [古代言情] 全修真界都在期待我的死讯【完结】
  3. [古代言情] 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完结】
  4. [古代言情]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完结】
  5. [古代言情] 宠爱我的小姜丝【完结】
  6. [古代言情] 拒绝偏执触手告白后【完结】
  7. [古代言情] 偏执A和小甜O互穿后【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被狗碰瓷后嫁入豪门【完结番外】
  9.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10.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12.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13.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14.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16.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17.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8.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9.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20.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21.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22.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23.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24.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