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听到皇帝的问话,汤成玉直接呆愣在了原地,不知该如何作答。

  路君年所做的预想里,没有这道考题。

  路君年也是一怔,抿紧了双唇,眉头轻蹙。

  他从未听人提起过新建宫殿的事,因为太子生病,朝中的奏章近日也没有送到过东宫,他竟不知宫里决定选培女官了!

  汤成玉硬着头皮站起身,将手背在身后给路君年做手势,他不知该如何作答。

  路君年心里快速思考如何回答皇帝的问题,可也没办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汤成玉,场面一时陷入了僵局。

  不能再等下去了,汤成玉心想,皇帝那双带着审视的鹰眼一直紧盯着他,身上聚焦的目光越来越多,他手脚发凉,只能根据自己这一个多月以来学到的浅薄见解回答皇帝的问题。

  汤成玉:“儿臣以为,朝廷刚拨了银两送往鹿州赈灾,国库缩紧,此时新建考学宫殿,大兴土木,费时费财。太学堂设有官学子,也招收官女子,不必特意选培女官,可直接任用官女子入官。”

  汤成玉回答完后,全场寂静,他以为自己回答错了,下意识地想要回头看身后的路君年,身体转到一半,又觉得不妥,身体卡在一半,额间很快布满细密的冷汗,不知该如何是好。

  去年入学的四位官女子三个遇害,唯一的一个洛文仲入宫为妃,根本没有官女子可任用。

  路君年跟汤成玉说过这件事,但很显然,汤成玉情急之下忘记了。

  皇帝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说:“太学堂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让官家子弟陪着你一起读书,招收的子弟全都是朝官子女,参加官学考的人也必须有官家子弟的身份,这是面向一部分人的选拔,而除此之外,百姓只能参加春试,但春试不收女子,所以朕才问你这个问题。”

  汤成玉垂着头,感觉落在身上的目光是一把把有如实质的尖刀,要将他扎个对穿,而皇帝的目光更像是架在他脖子上的断头刀,压得他根本不敢抬头。

  路君年见此情此景,心底越来越凉。

  汤成玉的回答显然不能让皇帝满意,而皇帝刚刚那段话的意思,是让汤成玉重新思考后回答一遍,可汤成玉根本没有听出来皇帝的意思,还垂着头在那里站着,闷声不吭,反而更让人生疑。

  汤成玉没有在思考,他像是在等着刀落下,好结束这场无声的酷刑。

  果然还是不行,谢砚并不是谁都能轻易模仿的,就算有着同样的脸,同样的声音,穿上同样的衣服,也只能仿其形而不能仿其神。

  “路君年,”皇帝突然叫到路君年,“路侍中跟朕说了,你取了君年二字为字号,这可是个好名字,你如今已十八,能帮你父亲分忧了,为国为民,责无旁贷。来人,赐玉面狼毫!”

  路君年赶忙谢恩,不多时,一对玉面狼毫笔送到了他手边。

  “你是太子侍读,你来说说有何见解。”皇帝硬朗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路君年站起身,道:“回皇上,臣以为此法可行。大元国两条仕途晋升道,并没有为女子考虑。即便是官女子入太学堂,出了学堂后也多是入的史馆、天鉴处,更多的回了家中待嫁。臣在民间生活,见百姓中多有讨贼善断者,大多为女子,口舌之间、辩驳之下、勇猛之势,皆果决利落,行事干脆,臣愧之不如。勤勉勤学者不分朝夕,处事精明者不分雌雄,政见辩驳者不分老幼,祭神拜佛者不分尊卑,天下一心,不造欺凌之势,不承扁辱之躯,则百姓不嫌贫忌富,不轻女重男。”

  皇帝又问:“国库之虚,何解?”

  宫殿修建不仅仅需要前期修建的钱财,还需要之后的维护,需要供养的宫人也要增多。

  路君年答:“宫殿建成,四书五经、孔孟之道,雕刻于壁上,增设抄书一税,每人每次入宫观摩、摘抄壁上书籍,收其一文,积水成河,源远流长。”

  在宫殿建设之时,将讲学内容刻在壁上,供人观摩摘抄,只收取少量的钱财,便可积少成多,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宫殿的收支问题,还能将书籍中的知识传播出去,让百姓也有书读。

  皇帝听完路君年的提议,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这个问题还是路侍中跟朕提过一嘴,他如今不在这儿,你们父子俩倒是持同一个观点,觉得此法可行。”

  原来是路恒无意间跟皇帝提起的,看来还没有正式实行的打算,路君年心想。

  皇帝又看向一旁站着不动的汤成玉,问:“砚儿觉得路侍读所说如何?”

  汤成玉听着路君年的见解,觉得刚刚自己说的实在不堪入耳,心里更加佩服路君年,竟然敢在这么多人面前,一点不露怯地说出心中的想法。

  他正沉浸在路君年的话语中,被皇帝突然点到,猛然回神,答:“路侍读所言,甚好。”

  “只是甚好?”皇帝面有不悦。

  路君年很快帮汤成玉解围,说:“太子殿下身处太学堂,自然是觉得官学子更聪颖智慧,臣之见不过愚见,如此愚见能得太子肯定,太子必然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皇帝这才重新笑了起来,又谈起了其他话题,算是揭过了这篇。

  汤成玉跟路君年相继坐下,只有路君年知道,这件事并没在皇帝心中揭过,只是顺着他的话翻篇,皇帝已经对谢砚产生疑窦,过了今日,估计还会继续试探。

  刚刚那个问题,如果是真的谢砚,无论他一开始的回答如何,他一定会坚持己见,哪怕是跟路君年意见相悖,也会找出诸多观点反驳,让人确信他的见解才是正确的。

  可汤成玉竟直接认同了路君年的说法,评价也只有“甚好”二字,熟悉谢砚的人肯定第一时间就感觉到诧异了,只是都没有把疑问说出口。

  毕竟,没有人敢质疑谢砚的身份。

  路君年默默地吃着年夜饭,期盼别再出其他岔子,可事与愿违,这是皇宫内的家宴,后宫的妃嫔都在殿上,洛文仲自然也来了。

  “云霏哥。”洛文仲端着酒杯走到路君年身边。

  路君年上一次见洛文仲,还是半年前,半年未见,洛文仲穿得更明艳了,头上的饰品多到要插不下,腰上、手上的金银玉石更是叮当作响,显然在后宫中非常受宠。

  路君年闻到了对方身上馥郁的香气,退开半身,托着酒杯回敬,率先喝下了酒。

  “路,君,年,这个名字真好听,可我还是喜欢叫你云霏哥。如果早一点知道,我该送你贺礼的。”洛文仲并没有喝,一双美目钉在路君年身上,说:“云霏哥刚刚真是惊艳四方,让人移不开眼睛。”

  “洛贵人不是第一次见臣这一面了。”路君年语气淡淡,在太学堂洛文仲就见过他跟谢砚就一个问题争执不下的场面,应当早就习惯了,她所说的也不过是些场面话。

  洛文仲笑了一下,面上天然带着红润,头上的流苏跟着晃动,庞大的发髻衬得她的脸小巧精致。

  “洛贵人……你我何必如此生分?我们好歹同窗数月,我还是更喜欢你叫我洛姑娘。”洛文仲手中托着酒杯,葱白细长的手指盈盈可握,仿佛只需轻轻一碰,她手中的酒杯就会跌到地上。

  路君年垂眸,他不得不承认,洛文仲说话的技巧比之前见到时强了很多,对方话语间没有任何挤兑或是敌视,可就是让人听了不太舒服。

  两人的位置也在进退皆有度的范围内,再进一步冒犯,再退一步生疏,让路君年感到极不自在。

  “姑娘一词多用来形容未出阁的女子,洛贵人如今已成为了娘娘,称呼自然要用对,否则太傅听了,又该训我了。”路君年拿太傅出来压人。

  洛文仲听了,果然没再执着称谓的事,只是还不肯离去,待在路君年桌边说话,里外里的意思都是在说她在宫里过得非常好。

  路君年不冷不热|地回她话,满足她的虚荣心,直到洛文仲尽兴了,施施然离开他身边,他才暗自松了口气。

  他顾及的不是洛文仲,而是对方手中的酒杯,他有预感,如果刚刚他没有顺着洛文仲的意思,对方很可能一气之下摔了酒杯,然后吸引来很多人的侧目,而他不久前还是年会宴的焦点,连皇帝的目光都能吸引过来。

  洛文仲享受他人瞩目的目光,她想吸引皇帝的注意,让自己恩宠不减。

  路君年刚摆脱洛文仲,身边很快又围了一圈人。

  这些人大多是宫里妃嫔的兄弟,因为他太子侍读的身份,他们不敢明着面跟太子站在一边,便将目光锁定在他身上,反正象征性地结交一下也没有坏处。

  他们恭贺他成年,敬酒,路君年也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将人晾在一旁,他现在的所做所说,都代表着路家,代表路恒,他只能疲惫地在这些人之间周旋良久,没有一个人帮他解围,酒喝了一樽又一樽。

  恍惚间,他想起在胡泉的时候,谢砚帮他挡酒的画面,他当时还觉得谢砚的行为很没必要,现在又格外怀念。

  路君年朝着汤成玉的方向看去,对方正坐在位上吃东西,桌上的山珍海味,汤成玉从未吃过,自然垂涎,旁边有两个宫人伺候着,让他沉浸在美食中,没有注意到路君年。

  从背影来看,确实跟谢砚很像。

  但谢砚一定不会不顾他,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吃东西。路君年心想。

  酒过三巡,宴会也快要结束,大殿前面摆放了很多烟花,皇帝带着众嫔妃往门口走去,迎接新的一年。

  路君年强撑着身体站起来,他喝酒喝到头开始发懵,反应都慢半拍,即便酒量再好,也经不住这么多人来回灌。

  等他想要去看烟花时,宴上已经不剩多少人了。

  汤成玉才发现他喝了不少酒,忙过来搀扶他。

  路君年推开他,说:“你去跟皇上看烟花。”

  汤成玉纠结了一会儿,还是上前来扶着路君年走到门口,两人走到了最角落的地方,倚着木柱看向半空中绚丽的烟花。

  “汤成玉,你等下让宫人来扶我回去,你不能亲自扶,那样让人起疑。”路君年觉得烟花索然无味,跟汤成玉说起正事。

  汤成玉听完,微垂着头,说:“你连醉了都能分清我跟他来。”

  “什么?”新一轮的烟花刚好燃起,路君年没有听清汤成玉那句话。

  汤成玉霍然抬头,问:“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这一句路君年听清了,摇头拒绝,说:“大庭广众之下,男子与男子搂搂抱抱,成何体统?”

  汤成玉眼角耷拉下来,看着路君年斜倚在木柱上站不稳的模样,觉得强抱一下也不是做不到。

  他下定决心,正要向前,一个宫人突然冲到了两人之间,俯在路君年耳边说:“路侍读,太子殿下醒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Omega须知手册【完结】
  2. [古代言情] 全修真界都在期待我的死讯【完结】
  3. [古代言情] 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完结】
  4. [古代言情]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完结】
  5. [古代言情] 宠爱我的小姜丝【完结】
  6. [古代言情] 拒绝偏执触手告白后【完结】
  7. [古代言情] 偏执A和小甜O互穿后【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被狗碰瓷后嫁入豪门【完结番外】
  9.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10.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12.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13.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14.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16.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17.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8.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9.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20.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21.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22.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23.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24.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