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99章 由曾棨去

第99章 由曾棨去

  马文彬之事证据确凿,且影响恶劣,满朝文武都身怕被牵扯,没人敢说有利于马文彬的话,自然很轻松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没用多久,便制定出了对马文彬的处理决定。

  马文彬,马海生叔侄二人,作为飞虎马匪的直接控制人,斩立决。

  马家亲眷虽未曾直接参与飞虎马匪之事,但也都得过飞虎马匪通过不正当手段所得的利益,男丁充军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世代永不得科举为官。

  段武喜等飞虎马匪的小头目,明知马家叔侄勾当,仍助纣为虐,犯下不可数的数桩天怒人怨之恶事,罪不可免,皆斩立决。

  其虽有家眷得不正当勾当之利,念其多并不之情上,只需限期主动上交曾所得之利。

  凡在期限内主动如数上交者,可既往不咎。

  如有不能如期上交,或偷瞒者,皆马家一族同罪。

  飞虎马匪剩余成员,在明知自己所为之情下,从未曾悔改,全部充军流放,世代不得赦免。

  定了处理意见后,接下来就要拟定旨意,具体执行了。

  在这个时候,一直未曾说话的朱高炽,这才适时开口,道:“父皇,秦钦差精力人手均有限,怕很难分出精力执行直沽以外,对马家,段武喜帮凶者家眷的处置,此事必当从速从快解决,不如由朝廷另外遣人,去其他几地宣旨,并最后执行吧。”

  虽说这只是喝口汤的功劳,但有总比没有。

  朱高炽才刚出言,陈瑛立马抢过来,开口道:“殿下说的极是,是该遣派个人出去帮着秦钦差善后,秦钦差所行之事本就属都察院分内,臣请从都察院挑选。”

  陈瑛与朱高煦走得近,早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朱高煦此次以总兵官的身份出去,虽屡次犯错,总体行事了不得力,但在秦锋的一再维护之下,也算是挂了不小的功绩。

  若再从都察院指派,那所有的功绩不都让朱高煦一人难了。

  朱高炽虽为太子,不就却显黯然失色了吗?

  陈瑛开口,解缙立马领头否认,道:“臣以为此事当有刑部负责,毕竟刑部掌天下刑狱之事,都察院侧重于监察,刑狱之事难免会不得力,此事事关重大,举朝内外都盯着,不宜出任何差错的。”

  陈瑛争这个处置名额,并不是因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的争斗。

  更重要的原因,不过是他本人与秦锋之间的的比拼。

  秦锋在直沽查出了这么大一个惊天大案,多大一笔功劳。

  陈瑛他若能处置了马文彬等家眷,多少也算是参与进来了。

  只可惜,解缙等那些人并不打算把这个机会给他这个与朱高煦亲近之人。

  解缙出言后,刑部尚书郑赐马上表态。

  “臣亲自前往,定不负陛下所托,不放过一个涉案之人。”

  丘福那些与朱高煦站在同一阵营的武将,并没有把所有功劳堆于朱高煦一人身上,不给朱高炽这个太子一个功劳加身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朱高炽现在都已经是储君了。

  朱高煦能压朱高炽一头就已经可算是胜利,若不给一个立功的机会都不给朱高炽的话。

  不仅会让朱高炽身边那些文臣狗急跳墙,而且也会让朱棣反感。

  朱棣即便再怎么看好朱高煦,但在已立了朱高炽的情况下,便不会放任支持朱高熙的那些人轻易把朱高炽搞下去的。

  只是陈瑛已开口,看在目标相同的份上,也不能不管。

  丘福并未看多久热闹,很快便开口道:“臣以为陈御史所言占理,秦钦差虽不是都察院的人,但他却也是挂职在都察院的,由都察院处理这些善后之事理所应当。

  都察院属三法司之一,虽不主刑狱,却也是了解大明律法的,马文彬案的善后没有多少涉刑狱之事,只要严格遵照陛下旨意,也是能够半青妥当的。”

  主要人物定了调子,之后就是协同之人间的据理力争的。

  瞧着大殿中又争吵成一片的满朝文武,朱棣脸上好不容易有了的笑意顷刻之间烟消云散。

  抬头瞅了一眼漠视着大殿中的文武,连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的曾棨。

  这才出言,询问道:“你以为该派谁去?”

  在曾棨他们刚考中的时候,秦锋曾教授了他们不少为官的小道理。

  就比如当下这个问题,皇帝如此询问,那必然是心中有了计较。

  你回答到皇帝心坎了,那是迎合了圣意。

  你若没回答对,也许这辈子都再难升迁了。

  曾棨没有秦锋这种穿越者与生俱来的本事,观察了大半天都没看出来,朱棣在几方自告奋勇者中到底看中谁。

  这种情况下,之声最后一个保命的方式了。

  曾棨不卑不亢,正色回道:“陛下有极甚的识人之明,陛下挑选出来的人必定是最合适的。”

  既然猜不透,那就把球踢出去。

  曾棨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却让朱棣面露一松,极为欣慰。

  “朕总觉这几日少了些什么,原来是秦锋那小子不在,卿家不愧为科学第一门生,竟得你家恩师真传,秦锋不在时,也就只有你科学一门的门生甚得朕之所意了。

  满朝文武蝇营狗苟,一句一个臣以为,所计量的首先不过是自己的利益。能最先考虑朕之所想的,除了秦锋和你们,没一个能率先考虑朕之所想的。”

  秦锋虽迎合圣意,却也不会只迎合。

  在大是大非之上,是敢以一己之力顶撞朱棣的。

  正是因为此,秦锋才不会被划为谄臣行列。

  若秦锋是非不分,朱棣放个屁都是香的,那还真混不开。

  秦锋在朱棣这里之所以能得如此评价,可也是以皮肉之苦换来的。

  曾棨没回答了朱棣问题,本还心有愧疚的。

  朱棣一番话出言,顿时让他眼前一亮。

  家师果非常人啊,家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指路明灯啊。

  曾棨有些憨憨的一笑,并没有贪功,道:“家师传业授道解惑,教了臣等不少道理。”

  朱棣具体以为成什么不得而知,反正听了曾棨的回答更加欣慰。

  直接起身拍在了曾棨的肩膀之上,沉声回道:“那小子倒是个忠良之辈,此事交于你了,不管是文渊阁还是翰林院,学到的东西不过都是纸上谈兵,若想将来有所大用,还需多加历练,你再寻上你的两个师弟,三人一块出去,也算有个照应。”

  满朝文武争抢的名额,竟给了他?

  曾棨一脸不解,久久没应答。

  “怎么?不愿意?”

  曾棨顿了一下,连连摆手,道:“不,不是,臣怕臣阅历有限,担不起这么大的重任来。”

  他的确是怕当不起,更怕做不好辱没了科学一门的门生。

  朱棣得知曾棨拒绝的理由,回道:“谁不是从什么都不懂开始的,这个事情没有多难了,只需一个细心即可,此案本就是你恩师所查,由你们接受善后本就天经地义,你只管去干就可,谁若多做置喙你告诉朕。”

  小孩子才告状,若真有置喙,那也得由他们自行处置。

  朱棣说了这么多,曾棨若还不接着,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话音才落,曾棨领命接旨,道:“臣定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信任,不辱没家师之名。”

  在满朝文武争吵中,他们争夺的一个名额便确定了人选。

  之后,朱棣随之吩咐了一旁的郑和,道:“宣旨吧。”

  郑和领命,往前一站,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大殿中想起。

  “肃静,陛下有旨要宣。”看書喇

  毕竟是在奉天殿之上,这些文臣虽以各种理由争的面红耳赤,却也还注意着其他动静的。

  郑和刚一开口,不过呼吸间,整个大殿便安静了下来。

  落针可闻后,郑和才朗声宣了朱棣的旨意。

  一听朱棣将派曾棨解决飞虎的善后之事,所有人都瞅到了曾棨身上。

  曾棨承受着巨大压力,脸上好不容易挤出了一道笑容,正欲解释几句,双方的代表解缙和丘福竟双双偃旗息鼓了。

  “这个事情本就是秦锋一手调查出来的,曾棨又是秦锋的门生,由他去做这些善后之事无口厚非,臣附议。”

  丘福开口后,之前还不想让的武将,纷纷表态附议。

  解缙在一大群武将表态后,随之马上发表了自己意见的,道:“曾棨几个是新科士子的佼佼者,将来必定是能够成为国之栋梁的,该给个历练的机会,由他去做此事臣没意见。”

  只要别让与朱高煦有关的人出去,让朱高煦把所有的功劳都捞了。

  别的其他人,只要有那个能力的,也不是不能去。

  解缙表态后,一大群文臣当即立马跟着附和。

  争的面红耳赤的一个名额,换了个人选便轻松解决。

  在这些附议之声中,唯有陈瑛一句话不说。

  丘福和解缙先后表态,那是因为最后决定的曾棨代表的秦锋属中立派。

  由曾棨去,他们双方谁都不占便宜。

  唯一陈瑛,是直接与陈瑛竞争的。

  他从一开始出言,就是不想让秦锋把所有的功劳都拿了。

  曾棨作为秦锋的门生,让曾棨去执行,不还是把功劳落在了秦锋一人身上了吗?

  他能高兴了,那才怪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3.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4.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5.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6.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7.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8.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9.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0.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1.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2.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13.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14.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5. [历史军事] 夙志
  16.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7.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8.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9.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20.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21.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2.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23.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24.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