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62章 又有人拜师了

第62章 又有人拜师了

  解缙虽颇显愤愤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人家不愿意,你也强迫不了人家。

  当下科学昌盛,很多士子都对科学满腹好奇,即便不存为乡梓出个连中三元的后辈,想要找个上进,品行好,学识优的同乡士子加以提拔都很难办到的。

  目前,不就已经有三个江西籍士子投到科学门下了吗?

  解缙独自喝闷酒时,陈瑛父子心情倒还不错。

  “爹,秦政学明确表态了,说是让我们有事吩咐,难不成我们任由秦锋收拢士子做门人,最终赢了与爹的赌注不成,有秦政学在或许就将是我们一枚重要棋子。”

  要想保证赌注不败,现在就该出手了。

  陈瑛拧眉沉思,绞尽脑汁半晌后,最终还是道:“你专心会试,这些事情不用你过多操心。”

  儿子做帮手可好过任何人的,陈朔一旦高中,陈瑛在朝中就能增加一个可信的臂膀,可靠的靠山了。

  即便输了赌注,也一定得保陈朔高中的。

  陈朔在陈瑛面前顺从的很,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忤逆陈瑛的。

  对陈瑛的叮嘱二话不说,随之应允。

  陈朔离开,陈瑛许久都没想出办法。

  相比较于输掉赌注,还是保自身安全才为重中之重。

  今年的科举是朱棣登基之后的第一次,不仅朱棣自身需要这些人才填充建文皇帝忠臣孝子空缺出来的岗位,且举国上下斗都盯着了,是不容是一丁点差错的。

  若有人胆敢破坏这次的科举,势必是要吃不了都兜着走的。

  陈瑛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为了赢得这个赌注破坏了这次科举的,所以陈瑛要赢赌注也不能以破坏科举为代价。

  只是如此一来,这个办法就更不容易了。

  就在陈瑛辗转反侧几日都没能想出个所以然的时候,朱棣主动把他召集了过来。

  因陈瑛只负责监察,一般情况都是由他向朱棣汇报的,很少有朱棣主动召集他的时候。

  这次的主动召见,让陈瑛受宠若惊。

  召集过了陈瑛,朱棣先是问及了些一些不怎么紧要的公务,随后又说了些秦锋在科学一门搞出的大声势。

  陈瑛跟着朱棣的时间也不短了,自不会是冒失之人了。

  在朱棣提及这些,虽心里想着或许是朱棣对秦锋的高调有所不满了,让他过来是为了让他出面弹劾的。

  毕竟即便要惩处,也得有个由头。

  没有由头,朱棣也不方便下旨。

  就在陈瑛案子庆幸,准备腹稿时,朱棣竟又画风一转,称赞起了科学了。

  当时科学成品问世的只有那热气球了,朱棣话里话外都是热气球与军事行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与当下所存世的程朱理学明显格格不入,朱棣作为皇帝,肯定是不能堂而皇之支持科学的。

  别看科学现在这么火,满朝公卿反对者仍不少的。

  朱棣作为皇帝,只能让这两种学说相互冲击,绝不能随便站队。

  不过若能被皇帝默认存在的学说,那也已是很了不起了。

  很明显,科学就是如此。

  听着朱棣之言,陈瑛逐渐变了脸色。

  他怎觉着朱棣这话是冲着他说的,若非如此,他与科学又没什么关系,朱棣闲的慌才会与他说这些。

  说了一大堆之后,朱棣话锋一转,开口道:“卿家有机会的话不妨接触一下秦锋的那科学,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话很明显,是为科学定调了。

  不说陈瑛创造对科学不利的证据,即便他真的抓到了科学的过错,这个时候也很难呈秉上来的。

  皇帝才说了科学的好,你就来质疑,那质疑的就不仅仅是科学了,而是皇帝了。

  陈瑛脸上的笑容虽难看,却也还是道:“臣也看了些简单的算数,倒是有几分意思,对变通思绪有些许作用。”

  他那里倒是有本科学的书,但只翻了几页并未认真看过里面的内容。

  他说的这好处,不过是科学自己宣传的罢了。

  都是聪明人,简单几句该清楚的清楚就是。

  在听了陈瑛的回答后,朱棣不再多言,只道:“那就多看看,听说入科学一门又三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要能他们出的试题的满分,算数倒还能接受,物理着实难了些,朕若去考怕也拿不了满分。”

  还要满分,这不就是为了召能高中的士子吗?

  陈瑛心里不快吐槽,嘴上却是异常恭敬地回道:“陛下若去定是能拿满分的。”

  朱棣若真去,秦锋那厮必定是要放水的。

  皇帝能入科学一门,多大的荣耀,傻子才会拒绝。

  朱棣并不在意,摆摆手道:“算了,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吧,你也去忙吧。”

  这明显是说给陈瑛听的,也是最后的定调。

  陈瑛出来,满脸沮丧。

  朱棣都说话了,他还怎么弄?

  其实陈瑛没想明白的是,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甚为看中,若一开始就不看好囊括算数的科学的话,就不会让朱瞻基跟着陈瑛学习了。

  另外,若非怕新科士子拜入科学门下,也就不会让他们两人打这个赌了。

  朱棣受过儒家教育,却又着重与军事方面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在北平待了些年的缘故。

  性格上与洪武皇帝有极大的相同,却又比洪武皇帝多了些包容。

  因而,在接受科学的时候也能够更快一些。

  短短几日时间,朝中倒有大臣对士子专研科学,而懈怠本业弹劾过秦锋。

  这个弹劾的确有道理在的,这些士子是为科举的,而不是为了考入科学一门的。

  为了科学耽误了本业,孰轻孰重。

  刚开始的时候朱棣倒也放任了秦锋几天,后来士子追捧科学的热度一直不减,朱棣才下了道口谕命秦锋不能让士子因小失大,耽误了自身本业。

  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只差一哆嗦了,若不能多些士子拜入科学一门的话,那折腾了这么久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经过仔细考虑,慎重分析,秦锋觉察出朱棣对科学一门的支持后,增加了一条要求。

  考虑参考士子不因科学影响本业,特此规定所有参与的士子必须得交篇文章,现场发挥自由书写不设题材。

  如此的话,要秦锋更多了些好处。

  有文章在,也可更好判断士子们在经史子集中的水平,以预料将来能有多少人中举。

  都是举人,写个不设题材的文章岂不手到擒来,对这条新加的要求大部分人倒也没有不满。

  毕竟都已经准备拜入科学一门了,总归得站在科学一门上考虑。

  为了一条本为了你好的要求,大肆责怪科学一门也不好看。

  当然,也会有人小肚鸡肠之人觉着突然增加的一条是出尔反尔,他们即便能写出来,也誓死不再加入。

  这样的人即便将来入了科学一门,也很难沉心专研学术,不拜就不拜吧。

  大概过了十几天,就在刚把最后一条加上的时候,又有人寻了过来。

  在那之前,倒也有不少人过来,可浪费了笔墨,无一人通过。

  很大一部分人,连及格都办不到。

  虽然费了些时间,但既已答应的事情,当然就不能反悔。

  更何况,能过来的也是对科学有着热情的人呢。

  倘若在会试之后,他们仍有这个热情,降低一下要求,把他们收入外门弟子也是可以的。

  几人寻过来的时候,那天恰好秦锋也在。

  平日的时候,会是曾棨,周孟简,周述三兄弟轮值的。

  他们负责监考欲要拜师的人,最后把考完的卷子交给秦锋,由秦锋来判断是否合格。

  最后,把名单公布在飞腾实业外面。

  有的人开始用的是真名,但瞧着那些实在难看过眼的分数,后来便有人钻了空子,直接用假名了。

  真假名字不重要,只要最终能中进士就行。

  随同秦锋一起的,则是周孟简。

  几人进来还不等报名,周孟简便一一报出了他们的名字。

  对此,几人脸色还是很难看的。

  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原因如何,周孟简也清楚。

  几人不高兴,周孟简笑得眉开眼笑。

  “你们好歹都是读书人,祖宗之姓,父母之名说不认就不认了?今天恩师也在,能得恩师现场亲自阅卷,那是你们的荣幸。”

  反正已经报了,再怪怨也无济于事了。

  几人拱手与秦锋见了礼,喊了一声秦先生。

  还没入门,只能以先生相称了。看書溂

  “你们都是江西籍的?”

  几人纷纷点头,自行做了介绍。

  “学生杨相。”

  “学生王训。”

  “学生杨子环。”

  “学生周枕。”

  秦锋微微一笑,道:“江西多才俊,期待各位共创科学。”

  之后,秦锋抬手,招呼周孟简发放了考卷。

  考的人多了,每人的题都差不多,唯一变化的也就是顺序了。

  这也是防止有人记住题目,拿出去作弊。

  虽说以他小小科学不至于,但也为了以防万一不是。

  很快,四人落座,秦锋当然不会椅子待在屋子,唯一留在屋子的只有周孟简。

  周孟简眼睛不眨的盯着这几人。

  其实说来拜入科学一门没什么利益可选,凡拜入者都是因为热爱,因此去作弊可能性极小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2. [历史军事] 兴晋
  3.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4.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5.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6.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7.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8.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9.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10.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11.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12.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13.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14.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15.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16.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17.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18.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19.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0.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2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2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