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霸王张绣> 第三百七十四章  陷阵大军

第三百七十四章  陷阵大军

  典韦轻轻点头,在目前天下的少年人之中。马超,绝对凶暴。

  张绣说的凶暴,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季汉大将,俗称“五虎”。各有特色,赵云是几乎完美的人。张飞凶暴有谋,关羽骁勇善战、黄忠其实记载不多,为人不怎么清楚、马超是真凶暴,有虓虎之勇。

  曹操占据天时,兵八十万南下赤壁。江东文臣主降,武将主战,孙权寝食难安,不能决断。

  曹操攻打关中,当时马超的父亲马腾以及全家在曹操手中为人质,韩遂也有儿子在曹操手中。

  于是“马超背父、韩遂捐子”,二人悍然率领十余路诸侯,与曹操大战关中。失败之后,马超迅速席卷陇右诸郡,东山再起。

  这个人真是凶暴。

  张绣一直不太喜欢马超,他喜欢孝顺且忠诚的人。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张绣回头看了一眼,便见文臣们匆匆而来,他们勉强衣衫整齐。

  有人慌张,有人从容。

  “诸位不要多虑,马超一时雄儿,但与我对阵,却是占不到便宜。”张绣从容笑语,对众人说道。

  听了张绣的话之后,从容的文官更从容了,惊慌的文官,则是迅速的稳定了情绪。

  张绣大将有神,天下信服。马腾、韩遂如果是两面旗帜,张绣这面比他们加起来更大。

  张绣的话,也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能力,能安抚人心。

  “大司马明公,真当世英雄。朝廷有明公在,何愁天下不定?”小舅子蔡瑁刚才还挺慌张的,现在就忍不住拍马屁道。

  张绣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观看东方动静。

  ............

  张绣大营连绵十余里,部将各自有一座营寨,环环相扣。马超进攻的点,据守营寨的不是别人,乃是陷阵将军高顺。

  今时不同往日了。高顺归顺张绣的时候,麾下只有八九百陷阵营士卒,这批士卒锋锐异常,能以一当十,但人数太少。

  张绣掌权之后,高顺麾下的人马就达到了五六千人。

  他没有按照陷阵营的方式,操练普通士卒。而是将普通士卒与陷阵营士卒分开进行训练、管理。

  陷阵营士卒太难得了,不仅要本身素质过硬,而且还要懂阵法。高顺是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打造成为陷阵营的。

  高顺很严谨,对于守备十分的上心。他麾下的守备士卒,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马超的袭击。

  “有人夜袭大营。”

  负责守备的军官,立刻行动了起来,组织弓箭手进行抵抗,一边派人去通知高顺。

  抵抗的力量很强,但是马超的力量更强。

  足足三万凉州战兵,骁勇善战。

  “杀!!!”

  马超麾下士卒,舍身忘死的冒着箭雨,扛着梯子,往营墙方向而去,无数弓箭手更是原地弯弓,反而对营门上的高顺军士卒,形成了火力压制。

  “不要退缩。我们要给将军集合军队的时间。想一想将军平时待我们是如何?”一名都伯(五十人将),奋力怒吼了一声,然后张弓冒头,朝着马超军射出了一支箭矢。

  “噗嗤!!!”

  “都伯大人!!”

  一声惊呼之中,这名都伯被射中了脖子,仰头倒了下去。

  “杀!!!”这名都伯麾下的士卒,顿时双眸赤红,奋力弯弓搭箭,朝着源源不断的冲上来的马超军士卒,射出了箭矢。

  但是他们寡不敌众,很快就有许多的马超军士卒登上了营墙,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在营墙上与马超军士卒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因为马超军士卒登上了营墙的缘故,对方的弓箭手怕误伤,就没有再射出箭矢。

  营墙相对狭隘,站立点不多。马超军投入的士卒就不多。双方激战,一时间竟然是旗鼓相当。

  高顺麾下的普通士卒,虽然不是陷阵营。但也是骁勇善战,这全是高顺的领兵有方。

  不过他们终究是寡不敌众,大部分战死在了营墙上,少部分脱离战场前往营内与高顺汇合。

  “哈哈哈哈。进入营内,大肆放火,大肆杀戮吧。”马超眼见士卒成功了,不由仰天大笑了一声,手中大枪一振,下令道。

  并大呼自名,煊赫道:“张绣,我乃马超也。”

  “杀!!!”无数的士卒攀爬梯子,进入了高顺的大营。

  ...........

  与张绣不一样,高顺十分警觉,第一时间就惊醒了。不必亲兵进来禀报,他就知道是有人进攻他的大营了。

  “将军。”当亲兵进来的时候,高顺已经下床开始穿衣服了。

  “命令士卒从容集结,迎战!”

  “找人给我备甲。”高顺从容吩咐道。

  “诺。”亲兵本是有些惊慌,见高顺从容顿时信服,轰然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不久之后,高顺便穿上了甲胄,跨坐上了战马,集结了全部兵力,定点在中军大帐附近。

  这全是因为前方士卒的拼死抵抗。

  对于败退下来的士卒,高顺也是网开一面。吩咐他们列阵在队伍后方,准备迎战。

  不久后,马超亲自率军到达了高顺的面前。大营太过于坚固,刀斧难以对付,马超也是翻墙上来的,没有战马。

  他一袭黑甲,手持大枪,昂头挺胸看向高顺。

  “高字旌旗?这是张绣麾下将军高顺?”马超对于张绣麾下将军或多或少都了解,是以冷笑道:“无名之辈而已。”

  相比于高顺的同伴张辽,高顺一点也不出名。

  陷阵营此刻还默默无闻。

  “杀了他,枪了他的战马。”马超一振大枪,下令道。

  “杀!!!!”攻入张绣大营成功,让马超军士卒士气大振,他们纷纷吼杀了一声,冲向了高顺,俨然一副“捡到了软柿子”的样子。

  “陷阵营一点突破,其余士卒随后跟上。”高顺没有拿武器,只是挥舞马鞭说道。看書喇

  “杀!!!”

  陷阵营分作两个小营,各有四五百人,两位军候。这两位军候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奋力怒吼了一声,一左一右率领陷阵营士卒,一马当先朝着马超军士卒冲击而去,普通士卒与高顺紧随其后。

  没有虎兕相逢。

  只有虎入羊群。

  手持大枪,背着弓箭,全副武装到牙齿的陷阵营士卒们,排列成整齐的排,操持着大枪,宛如推土机一样,将马超军士卒一排一排的推倒。

  他们冷酷无穷,手中的大枪更是如此。

  “噗嗤,噗嗤。”

  “啊啊啊!!!”

  马超军士卒,纷纷惨叫着,中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怎么会这样?这是什么军队?”马超不由惊悚,他西凉精兵也是天下雄兵,但却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马超到底是年轻了一些,但有将军经验丰富。大呼道:“他们的铁甲格外厚实,锐器伤不了他们。用长矛扫他们。”

  在此之前,马超军士卒是拿着长矛与陷阵营士卒互捅,对上全副武装的陷阵营士卒,马超军士卒自然是一排排的倒下。

  马超军士卒醒悟过来,连忙用长枪扫,试图用盾击的方式,击伤陷阵营士卒。但是陷阵营士卒,又不是活靶子。

  他们虽然人均穿着一件沉数十斤的铁甲,但是异常灵活。

  “噗嗤,噗嗤。”他们开始以什长为单位,十一人小队互相配合,尽情的杀戮马超军士卒。

  这是一个小型军阵,什长是灵魂人物,有六名长枪兵,四名带刀弓箭手。

  五人为伍,十一人为什,五十六人为一都伯。

  陷阵营士卒格外的注重阵法运转,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他们彻底化作了冰冷无情的杀戮机器,虽然才八九百人。而马超涌入的士卒很多,层层叠叠,仿佛无穷无尽。

  但却奈何不了,这小小的八九百人。而在这八九百人之后,高顺麾下的数千战兵,开始乘着东风,尽情的杀戮马超军士卒。

  这个时候人多,反而成了劣势。

  高顺这座大营是五六千人大营,内部空间是有限的。而马超军不断的涌入,导致他们人挤人,施展不开拳脚。

  如果他们用强弩射杀陷阵营士卒,还是能办到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弩的机会也没有。

  “噗嗤,噗嗤!!!”

  无情的杀戮机器,在不停的运作,将一名名的马超军士卒,变成了枪下亡魂。普通的士卒,在后方捡人头,击杀一个个惊慌失措的马超军士卒。

  马超进来了,但却被困住了。

  犹如隆冬十月,一盆凉水从头上浇灌下来。马超内心的火热,已经完全熄灭,只余下冰凉的寒冷。

  这是奋力一击,最后一搏。他本来以为攻入了一座大营之后,便可以风卷残云一般,将张绣的大营给连续攻破。

  如果张绣大营彻底混乱,没准张绣都会死在军中。如今他进来了,但是没有任何意义。

  面对前方这一支特别出众,特别明显的陷阵军队。连马超都不敢轻易上去试试,他只是一个人,又不是真的神。

  如果被卷入了这个军阵之中,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夜袭这种事情,成功就回报无穷。失败就应该远遁千里了。但是马超少年人倔强,一时间楞在当场。还是一名老将军果断大呼道:“张绣有防备,快退兵!!!!”

  说完之后,这名老将军迅速的拉着满脸不甘心的马超,朝着营墙方向而去,他们怎么攀爬进来的,就得怎么攀爬出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2.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3.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4.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5.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6.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7.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8.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9.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10.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11.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2.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3.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4.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5.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6.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7.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8.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9.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20.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21.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2.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3.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4.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