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八)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八)

  第二十八篇《大过》文今译与解说

  (原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藉用白茅,无咎。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栋桡,凶。栋隆,吉。有它,吝。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

  “二十八、事物超过所限就起了变化,如房梁弯曲,但用到适合的地方,也是有用的,亨通。

  用白茅草编成垫子用,没有过失。枯杨又发新芽,老汉娶得了年轻的妻子,没有什么不利的。已经变形的栋梁,就有了危险。栋梁隆起,利于负重,很不错;但遇有它故,会发生问题的。枯杨开花,老妇嫁得了年轻的男子,既没有过失,也不值得赞誉。过河水深淹没了头顶,虽然不幸,但过由自取,也无所怨就。”

  【解说】:

  本篇是讲事物辩证的利害关系,指看待事情与问题,应辩证的去看待,而不可教条的去看待。

  “过”:太过,过分。“栋”:梁栋。“桡”:曲木。“栋桡”:栋梁弯曲。这里是借弯曲的栋梁来比喻事物超过了限度。

  “藉用白茅,无咎。”

  “藉”:用草编的垫。研究者认为“白茅”是古代祭祀垫于祭品的所用之物。若真是用于祭品专用的垫物,那么这句话,就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白茅编成垫子用,没有过失”,这就体现了作者移风易俗的思想。因本段里没有涉及祭祀之事,这说明了,即使专用祭品的白茅,可以用于其它,也是没有过失的。作者意在打破迂腐观念。

  “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梯”:通“荑”,草木初生的嫩芽。这段话有《诗》的起兴手法,《周易》实则受“诗”的诗性思维影响。严格的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即比类思维,而不是写作上的艺术手法。本段意思是“枯杨又发新芽,老汉娶了年轻妻子,没有什么不利的”。这里是以生活中所见到的常识,来寓意更深刻的道理。这也体现了作者的进步认识。虽然枯树发芽,老夫得妻子有点不合常规,但辩证的去看待,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看書溂

  “栋桡,凶。栋隆,吉。有它,吝。”

  “桡”:弯曲。“隆”:隆起。“有它”:有它关系。

  这里是对比讲述事物的道理,已然是运用比喻。栋梁弯曲了,会有危险。而梁栋隆起,利于负重,看似好事,但若有它故,同样是有危险的。这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来寓意更深刻的道理。弯曲有危险,隆起也会出问题,应保持的是无过不及。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这一段还是比喻,这是与上面“枯杨生梯”句意类似。

  最后内容还是比喻,“过涉灭顶,凶,无咎”。

  “过涉”:过河,涉河。“灭顶”:水淹过头顶。

  这段话的意思是:“过河水淹没了头顶,虽然不幸,但过由自取,也无所怨就。”这里的“凶”是指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此处的“无咎”是指“咎由自取”之意。

  以上作者所举例都是事物超过限度,并对这些超限的事情,强调应辩证的去看待,正确的运用。而且,揭示了超过限度的事情潜在着危险,不可发展到咎由自取的不幸地步。

  总之,本篇是讲事物不可超过所限,应追求一个平衡点,即无过的思想。如所举生活中的现象,若一旦失衡,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就会造成像“过涉灭顶”之灾。作者通过枯木发芽,老汉,老妇嫁娶事例来比喻,事情虽不合常规,但应辩证的去看待。又用房梁的弯曲与隆起来比喻事物超过所限,就失去平衡的状态,就潜在着危险,同样会导致不幸事情的发生,这就是讲辩证的道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2.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3.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4.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5.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6.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7.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8.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9.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10.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11.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12.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13.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14.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15.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16.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17.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18.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19.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20.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21.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22.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23.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24.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