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第五五二章 朋友两个字好难

第五五二章 朋友两个字好难

  兵行保州。

  李宝呆呆地看着唐天,原本不是自己镇守北山古城吗?怎么又让去保州了。

  他能理解唐天此时的心情。

  他也想为珍儿报仇,可是兵行保州打仗,打不是街头打架这么简单,敌人动向不明,海上航行情况不明,保州民情兵情现状不明。

  李宝多年打仗,知道此行保州的危险。

  “老六,咱们是不是再想想。”李宝眨着大眼,劝慰道。

  想,还有什么可想。

  珍儿身受重伤,自己没有机会再想,敌人接二连三的行动,如果不采取措施,估计还会有更大的伤亡。

  现在最大的敌人,潜在敌人就是王爷府。

  王爷府兵强马壮,高丽宫廷很多人对王爷府为命事从,就在民间亦是如此,就连集间斋这样的商会也有王爷府的影子。

  王爷府早晚是太子老王登基的一道坎,就是没有珍儿的事,王爷府也需要除掉。

  唐天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冤有头,债有主,珍儿的仇必报,他现在要杀的是王爷王德。

  唐天看看李宝,缓口气,道:“准备吧,晚上大家一起商量。”

  李宝听着唐天的冰冷的声音,明白这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战争,这是仇恨,有人动了唐天的逆麟了,珍儿就是唐天的逆鳞。

  晚上,除了各位将军,居然还有太子老王。

  老王从宫中回来,得到父王明确答复,他率领水师全力北上,防止金人与王爷里应外合,北山古城交由皇家镇守。

  唐天的大体计划没有改变,只是让李宝跟着自己一起兵行保州,高宠等人留守军港。

  会议很短,唐天要留给大家准备的时间,他更加相信大家的能力。

  唐天站在船头,太子老王跟了出来,并肩而站。

  老王想着唐天出兵保州,他不傻,唐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心中感慨,

  珍儿是为了救唐天才受的伤,其实也是因为自己。

  他迎着晚上的海风,站在唐天身边,道:“我们还是朋友吗?”

  朋友。

  曾经初道的自己认为张掌柜张叔是自己的朋友,生意上百般照顾,后来又帮助牙子做生意,应该算是朋友吧,可是如今,怎么就成了自己的敌人。

  朋友两个字好难!

  唐天看着太子老王愧疚的表情,知道他一定是因为珍儿的事自责,于是拍拍老王的肩膀,道:“我们永远是朋友。”

  太子老王欣慰地笑了笑,目光看着远处漆黑的海面,心中燃起一团火,让自己的身体感觉暖暖的,海风的秋凉,荡然无存。

  唐天看着太子老王,他知道,老王能说出朋友两个字,他长大了,不在是那个不出宫的太子。

  他希望将来老王能和自己一起抵抗金人,只要给自己两年时间,最大三年,自己就有能力打败金人,收得失地,夺回燕云之地……。

  李宝的动员准备很给力,三万兵马准备妥当,太子老王的一万水师依旧如初,整装待发。

  唐天离开时看了还在昏迷的珍儿,又看看留下来照顾珍儿的上官清儿、仁昭公主、玲儿等人,他没有多做交待,只身踏上战船。

  战船缓缓离开码头,浩浩荡荡消失在众人的视线,杨再兴的率领先锋船队提前一天出发,现在应该在几十里外了。

  唐天、李宝、太子老王、杨四娘四人围坐在桌子前,盯着海图,老王身后的资深水兵,详细讲解鸭绿江口的情况。

  鸭绿江北岸的渤海国,曾经称强于世,曾有海东盛国之称,宋人有“三人渤海当一虎”之称,可见当时渤海人骁勇悍战盛极一时。

  胜极必衰,后来先后被辽国、金国打败,遗民四散,分逃他国,多数人被辽国、金国强迁至契丹、女真、辽东等地,本属高丽族人的渤海人多数逃回高丽国。

  因为大唐的离间、争夺高丽统治权等诸多问题,渤海国与高丽国世代为敌。

  鸭绿江北岸就是外迁辽东的渤海国人,居住地就是后世的辽省丹东地区,南岸的保州则是后世朝鲜的新义州,宋时高丽称为保州。

  军力布置上,保州对面,隔江而治是金人控制下的渤海国遗民,控制整个鸭绿江口以北一侧,靠南一侧原则上由高丽国掌握。

  原则上控制就是没有控制。

  究其因由,高丽国海岸线绵长,从东、西、南三面临海,北面临江,严格意义上讲,四面依水,打造水师时间长,花费巨大,非一世之功。

  又因高丽国一直都是宋朝的附属国,安余一隅,未曾花费全力打造精备水师。

  近年来,倭人海盗频繁袭击海上商船,袭击渔船,侵扰南方诸地,高丽水师将仅有的水师力量调守南方,用来抵抗频繁袭扰的倭人,基本丧失了对鸭绿江口的海上控制权。

  高丽国北方隔江而治的渤海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一直以来,渤海国重兵防备辽国、金国,重视步兵、骑兵建设,基本未建立规模水师,只是象征性地在周边派出小船巡逻。

  因此,两国相安无事,金灭辽后,金人控制渤海国,逐渐在渤海国内打造水师。

  “可知金人水师数量、船型、配备。”

  李宝水师出身,知道察敌关乎战事成败,将士生死,于是盯着资深水兵质问道。

  “将军,目前,我军并未掌握金国水师情况,只知有商船行经。”

  唐天看了眼正在出神的李宝,又看看旁边的太子老王,心中一怔,杨四娘心领神会地让水兵退下。

  “敌情不明。”

  李宝实话实说后,转头意味深长看着一侧的唐天。

  “过了秋天,进入冬季,一旦进入冰封期,江面无法行船,依我看,敌人水师不会太多,应该以运输行商为主。”

  唐天知道东北的冬天极寒,江河结冰,差不多到第二年四五月才能解封。金人一向重视骑兵,不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水师,让战船闲置半年之久。

  另一个重要原因,鸭绿江口不是不冻港口。

  不冻港。

  放眼整个东北地区,大连是东北第一大不冻港口,另一个不冻港口就是远在几百里外的海参崴,就是后来被俄罗斯强占,被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遥不可及,金人不会选择在此建立水师基地,唯一的可能就是后世的大连。

  后世大连,宋时称为“三山浦”,又叫“三山岛”,因大山岛、二山岛和小山岛组成故而得名。

  金人如果从水路增兵,极有可能从三山浦出发,然后直抵鸭绿江口,从保州沿岸登陆。

  李宝赞同地点点头,然后随着唐天的目光盯着海图,几个人的目光都从海上航道,转向陆上的山林。

  高丽国除了绵长的海岸线,山林众多是高丽国的又一大特点,山地行军同蜀道行军不相上下,行军困难更是实情,难度可想而知。

  李宝看着唐天,道:“老六,此次行军,轻装简行,粮草运输也是难题,我军携带军粮仅有月余,可速战速决。”

  “现在敌情不明,如何速战?”太子老王盯着李宝答道,转头又看看唐天。

  “是呀,海上行军尚需三日,陆上至少一日,整备军需物资一日,我们顺利到达保州需五日时间,一旦保州有变,需要两到三日才能解决,就算我们进了保州,保州之粮也难维系几万人的吃用,如果大军沿陆路回堵,差不多需要十日时间到达北山古城,粮草还算充裕。”

  杨四娘脸色平淡,将军粮物资情况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不得不说,杨四娘判断如此精准,是一种合格的军事将领。整个兵团作战前、中、后三个阶段时间结点所言确实,之所以用了“还算充裕”,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上所言。

  如果突发情况,例如碰到金人大兵围城,粮草供应就会成为重要问题。

  李宝、太子老王投来佩服的目光,杨四娘依旧一脸平静,双眸闪动,看着认真倾听的唐天。

  唐天听得认真,同样佩服地看了眼杨四娘,微微点头,算是肯定杨四娘的说法。

  是呀,粮食问题一定要解决,一个月时间解决保州问题,唐天有信心。

  他打定主意,道:“大家放心,既然我制定的作战计划,一切都在考虑之中,粮食百分之百没有问题。”

  唐天连自己都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但是三军作战,军心一定要稳,如果军心不稳,此战必败。

  一路行船,顺风顺水,杨再兴的先锋部队不断传来好消息,前路并未发现敌船,按照计划杨再兴所率先锋在十里外与大军会合,先察敌情,再利用夜晚登陆。

  唐天与杨再兴会合后,带领船队悄悄登上码头,顺利得让唐天都不敢相信,如此重要的码头居然无人看守,他甚至怀疑此处会不会有埋伏,会不会是敌人摆下的“空城计”。

  结果证明,唐天的担心是如此多余,唐天控制整个码头也未发现敌从一兵一卒,更未发现高丽守军。

  当斥候来报,十里外发金人营地,人数约两千人。

  唐天没有客气,三万人趁夜攻击,一举拿下金人营地,两千人醉酒的金兵在睡梦中归西了。

  次日一早,唐天率领大军已到保州城下,耀眼秋阳,照在众将士脸上,格外光亮。

  喜欢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请大家收藏:()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2.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4.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5.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6.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7.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8.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9.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10.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11.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12.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3.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4.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5.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6.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7.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8.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9.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20.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21.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22.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3.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4.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