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470章 将战争进行到底

470章 将战争进行到底

  皇帝与朱之瑜、杨嗣昌的谈话很快就引起了堂内一众军机大臣的注意,除了不胜酒力的施鳯来、杨鹤两位老臣已经被家人接出了宫,剩下的几乎都慢慢停下了争论,并把注意力全都投向了皇帝这边。

  不紧不慢地吃了几口菜又干了一杯酒,朱由校好像吃饱了似的轻轻拍了拍肚皮,又似乎才注意到大家都看向自己这边,这才抿了抿左右两撇打理得十分精致的胡子,笑着说道:“文弱方才说得没错,大明这些年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黄台吉可也没闲着;不过嘛!他黄台吉虽跑偏了路,但那些红夷大炮可也是能杀死人的利器!四大厂的思路没错,与周边其他藩邦小国相比,也只有女真值得我大明倾尽全力地予以一击!所以,朕才会不惜代价整合全国的军力来征伐女真,再加上大明那些库存的火器、火炮和弹药也需要一个倾泻的渠道,辽东不仅是最合适的试验场,更是我大明诸军演练新式战法、发挥我新军战力的试炼地!”

  “尤其是我大明海军,诸卿皆知轮机船和铁甲舰威力巨大,但究竟战力如何,还需一场场的实战加以验证!诸卿不要以为女真没有水师我大明海军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据可靠情报,女真鞑子已经在原奴儿干都司府治庙街修筑了一个不冻港,更是聘用西洋人沿着海岸跟港口修筑了大小三十几座炮台……嘿嘿,朕还真是期待,究竟是我大明的新式舰炮犀利,还是他黄台吉的万斤红夷炮更具威力!”

  “所以,此战我大明不仅要对辽东女真行犁庭扫穴之举,更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进一村,便迁一村之民,进一镇,便徒一镇之人,总之,大明这次打的是富裕仗,辽东之民即愿为建虏之奴,便不再是我大明之民,若不抵抗,还可饶其活命,若敢挡我大军……哼哼!反正我军炮弹充足,就算把辽东化作一片焦土,朕亦不惜!”

  大明对女真的战前准备已经进行了四个多月,辽西、辽南、东江和察哈尔、科尔沁蒙古等地不仅集结了四五十万大军,粮草、冬装和火器弹药储量更是惊人;按军堂的统计,就算现在发动对辽东的战事,大明也有充足的弹药补给支撑打垮两个后金政权,可皇帝却仍旧不满,后勤部的大小官员更是忙活得脚打后脑勺,海量的物资依旧源源不断地向指定的方向继续聚集。

  直到今天,这些军机大臣们才明白了皇帝为何要这么做,虽然他们仍觉得把辽东变成千里赤地的做法有些残忍,但一想到朝廷内外的各大勋戚、世家和大明的大小商会都盯着辽东这块蛋糕,当下对皇帝的决定也就多了几分理解。

  无他,对现在的大明各利益集团来说,战争既是政治的延续,也是经济的继续;就以四大厂来说,他们治下的厂矿需要大量的奴隶来做挖矿、炼焦和砸钢坯等既危险又苦累的活计,而别管生活在辽东的是女真人还是汉民,对他们来说那只不过是朝廷针对后金政权战争过程中的战利品罢了。

  一旦朝廷能在辽东战场上消耗掉旧的装备和弹药库存,朝廷各军才会有新的装备采购和弹药采购计划,四大厂也就有了足够抵消掉替换现有生产线的本钱和继续生产的动力。到那时,不仅朝廷各军会完成一次装备上的大换血,四大厂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如此双赢的局面下,只怕军方的一众大佬早就是心知肚明。

  还有,军堂一向有拿替换下来的旧装备去卖人情的做法,虽然是些大明各军看不上的货色,可对蒙古各部、朝鲜、倭国或者西夷来说,大明生产的火器不仅皮实抗用,难得的是各类火器火炮的弹丸还可以通存通用,仅这一点,就比他们从各自作坊中采购的火器强上了不知多少。这些年虽然也有人极力仿制,但缺乏大规模工业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流水化作业等管理技术经验的他们即便是造出来了也是成本惊人。眼下就算是曾经给大明当教师爷的西洋人也是更愿意成船成船地往回拉火器去售卖,更不用说大明官方还有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这两个大客户了。

  对此,大明的文官集团不是没抗争过,但军方上到大佬下到无名小卒无不渴望军功,以四大厂为首的利益集团更是无比渴望在一场场战争中攫取利益,就算是大明的皇室宗亲们,也因把家底投进了各式厂矿而与皇帝,以及四大军火集团实现了深度捆绑。所以当文官集团刚一要别别这股苗头时,朱由校这边还没发话,那些跳脚的文臣便在既得利益者的联合绞杀下被碾成了泥土里的碎渣。

  直到这时,朱由校也发现了自己一手扶植起来,本就是为了对付东林地主集团的这群“屠龙勇士”们反而成了一群择人而噬的恶龙。但好在,这群恶龙自己还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朱由校还有充足的时间来打造一条甚至几条索龙的铁链。

  对皇帝的决定,这些心思透落、八面玲珑的军机大臣只需想明白了各中关隘,自然不会加以阻拦,毕竟大明的拳头收起来已经十年,这一下挥出去要是不见点血,朝廷又怎么能震慑周边的这群宵小……

  不过朱由校接下来的话,又把这群人稍稍安稳的心又给提溜了起来……

  “干翻建虏只是第一步,他娘的,这么多年,朕放任朝鲜、倭人跟他黄台吉勾勾搭搭,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跟这些猪猪狗狗的好好算算总账!等朕灭了建虏……哼哼,就让李倧和德川家光好好参观参观辽东吧!”

  “陛下不可!”

  话音刚落,刚刚进入军机不久的宁前道兵备佥事陈新甲赶忙出言相劝。

  对这位仁兄,朱由校还是有些刷新认知的,首先,他是以举人身份入朝做官的,类似的例子在大明倒不是没有,弘治年间的工部尚书贾俊不仅以举人身份入朝做官,更是做到了尚书高位;当然,如果按照原有的时间线发展,陈新甲也是可以成为兵部尚书的;但仅此一点,便可见此人绝非没有真才实学之辈,不然施鳯来这老狐狸也不会把他从宁前道的任上给拔擢到军机处行走。

  第二,宁前道囊括了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及小凌河,是大明的关外重地,更是与女真直接对峙的最前线,陈新甲能在这里,凭着自己的才干出了名气,更是可见他的能力还不是一点半点的高明。

  这第三点,便是此仁兄貌似人缘还极好,不仅辽西军中对他倍加推崇,地方官员对其也是赞不绝口,尤为难得的是,就连辽西军监军太监都给朱由校上书赞扬他在辽西的德行,这叫朱由校很难不对他另眼相看。

  “唔?不知爱卿有何见教?”

  陈新甲深施一礼道:“陛下明鉴,且不说朝鲜、倭国乃太祖所定不征之国;此二藩奉我大明素来恭顺,前番迫朝鲜割地,所凭者为抵御建虏尔,若建虏被灭,我朝不仅不归其国土,反再灭其国……则此举与强盗何异?倭国与大明隔海相邻,即便生有瑕隙,我朝已与倭人签下城下之盟,倭人又无背盟之举,若贸然兴兵,则周边藩国当如何看我天朝上邦!更何况,陛下若击其一国,则另一国必然有所防备,一旦战事不顺,我朝则会身陷泥沼之内!臣斗胆,望陛下三思,即使朝廷欲灭此二藩,我朝亦应大兴王师,以堂堂之名灭此宵小才是……”

  前面的话,听得朱由校都想踹他陈大人一脚;可后面这句,倒是很对他的胃口,堂堂天朝,打几个番邦属国虽说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感受,但大明周边的小邦异族们的心情多少还是要照顾一二的。

  不过嘛……既然后世一袋洗衣粉都能灭了一个政权,大明想找点欲加之罪还不是还不是轻轻松松。

  “嗯……爱卿之言,自有几分道理,但此等蕞尔小邦,竟敢私相勾连、暗通款曲,大明若不加以严惩,其余外邦又该怎么来看我泱泱宗主之国!我大明的天威又当如何维护?”

  “不过,爱卿所言亦是有理,我堂堂天朝,就算行那除邦灭国之举,也要拿得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堵塞悠悠之口。但是……诸卿皆是我大明的军机重臣,诸卿当知,以我大明而今之国力,大明各行各业即需大量的奴隶来从事生产,大明的道路、堤坝、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替我大明百姓来服徭役。再加上大明的工业产品也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和倾销产地,也只有百业兴旺,诸卿和家人们才能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尔等的子孙后代才能永享大明发展的红利!诸卿切记,大明的繁荣安定不能只依靠武力,但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的盛世却是大明将士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为了大明盛世,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大明都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建虏不是大明将士征服世界的终点,大明的威名也不能只在大明周边被人传颂!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就以女真人的头颅和鲜血为我三军将士祭旗,灭建虏之日,便是我大明四海扬威之始!诸卿即入军机,当时刻以此为目标,朕敬诸公,与诸卿共勉……”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