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455章 多管齐下

455章 多管齐下

  仅靠一点军火买卖便想控制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关税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倭国还盛产白银,石见银山现在的产量虽远不及极盛时期,但再加上生野、院内等大型银矿山,倭国在明倭贸易中每年都会向大明输送约百万两的白银。

  按后世列强瓜分螨清的做法,直接向倭国挑起战争,再以强横的武装力量碾压倭人,最后逼迫其签下巨额的战争赔款绝对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可眼下大明的沿海各省极度需要对倭贸易这个赚取白银的贸易市场,东江与虾夷的鸦片也需要有一个稳定倾销地,冒然对倭开战虽符合大明的长远利益,但却极其不利于大明海贸的进一步发展,也更加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稳定。

  幕府不仅完全控制了石见银山并设立了银山奉行进行管理,更是通过掌握“银根”顺利地实现了银本位的国家财政转型,并牢牢确立了对整个倭国的统治。

  不过倭国的现状却给朱由校提供了极大便利,幕府在“白帆事件”中的表现和应对之策,不仅极大拉低了幕府在倭国的威望,外租虾夷、奄美诸岛的行为更是大大挫伤了各个外样大名本就不多的忠心。

  战争、赔款、条约等手段进行的经济掠夺虽来得直接,但想要控制一个国家的命脉却远不止战争这一种手段。

  以明倭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倭国各口岸为例,如今不仅有大量的大明商品涌进了倭国,各个口岸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从买办贸易获得巨额利益的大名、小名、武士和商人团体。br>
  再加上倭国本就是一个岛国,各地大名和买办们只需大量进口“明货”攫取关税便能积累巨额财富后。这些财富便是他们用来购买大明的武器、战船来增强自身实力的倚仗,当他们尝到了甜头,而幕府又突然加强对大名们的压榨,想来这些大名们看了看手里的武器,该怎么选择应该也不会太过困难。

  当然,为了大明与幕府间的“友好”,大明绝对不会眼巴巴看着幕府就这么倒下,巨量的武器装备和战船立马就会登上幕府的采购名单,而幕府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那些被各地大名把控下的口岸关税而已。

  不过,这个过程却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孱弱的朝鲜也不具备给倭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能力,放眼如今的东亚,有这个能力的除了大明,便只有猫在台湾的荷兰人了。

  自打大明与幕府签订了条约,这些红毛番可是没少给大明添堵,虽然在其几次在广东和福建的寻衅均被大明水师所击退,但这群番子很快就把主意打到了葡萄牙商船的身上。

  大明现在与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便是葡萄牙,但眼下荷兰人仗着占据巴达维亚的便利,通过抢劫和收取过路税等手段把小葡萄可是给欺负得够呛。

  通过抢夺满载丝绸、瓷器等货物的葡萄牙商船,荷兰人运回欧洲贩卖所获的利润最高可达百分之四百,而这也吸引了更多的荷兰人来向东航行,都想着到大明沿海来寻找贸易机会。

  据探子回报,荷兰在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直接控制的商船、战舰已经达到了两千多艘的规模。

  沿海有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朱由校自然是十分不乐见的,不过他更不乐意把大明对欧洲的贸易交给已经末路的葡萄牙和已经走了下坡路的西班牙,眼下又有了算计倭国这档子事,他把主意打到荷兰人的身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