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379章 探访归化城

379章 探访归化城

  “陛下!为何如此?”

  孙传庭很是有些不解,要知道,陕西境内现在是盗匪横行,这么多的官银运进来,难免不会叫人心存觊觎。

  “嘿嘿!朕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把粮食、货物输送到陕西有大把的银子赚;朝廷会在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砸下大把银钱修桥铺路。什么水泥砂石,木料砖块,只要能运到陕西,这里的流民劳力有的是,只要他们肯来就是!”

  恍然大悟,孙传庭一下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但还是不无担忧道:“陛下,可即便如此,仅陕西一地,若只是赈灾,预计有个三四百万两也就够了;若是如陛下所说大兴土木,臣只怕……只怕这一千四百万两还略显不足!”

  “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校轻轻拍了拍孙传庭的肩膀,面带微笑着对他说道:“伯雅大可放心,只要他们能帮着朝廷建设西北,朕便会叫朝廷开放一些西北矿山的经营权,如此一来,即刻抵扣一些原料货款,还可将一些朝廷开发不到的矿藏尽数得到开发,只要他们能按朝廷规矩缴税,哪怕朝廷把收购价格略提一些也并非不可!”

  西北丰富的煤、铁以及各种有色金属的储量在后世都能稳居全国前列,而大明显然还不具备全面开发西北矿产的能力,暂时放开一部分经营权叫豪商巨贾们尝尝甜头,想来也会叫西北的土地改革计划减少一点阻力。

  毕竟,与江南的世家豪绅相比,西北的这些土财主还是摆不上台面,但只要朝廷的官营厂矿能够牢牢把持着主导地位,等日后江南这些人察觉到事情不对,他们面对的也将是内官监和各大官营工坊联合起来的庞然大物。

  朱由校从没想过打压私营工商业,也不会放任官营厂坊一家独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垄断之势。至于江南世家豪绅,朝廷砍向他们的刀子只会越磨越快,等什么时候他们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按照朝廷既定的规矩行事,朝廷也只会暂时收起屠刀,等着下一次有人窜毛扎刺。

  “伯雅!当务之急,是一定要想尽办法防止流民形成气候,内官监押运的粮食不日就会入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确保粮食足额如数发到百姓手中;至于现在已经形成的几股流民,只要是没有犯下国法,朝廷不仅可以免掉他们的田赋,就算他们欠下地主豪绅的租子,朝廷都会替他们担下。至于这些地主劣绅……呵呵,朕就一句话,宁可枉杀,不可放过!朕就在这里,哪个敢枉纵包庇,朕就诛他九族!”

  “臣,遵旨!”

  摆了摆手,朱由校继续说道:“伯雅,朕来这一路也看了,秦军将士的披甲率和火器装备率并不高,西北夏季酷热、冬季寒冷,这铁甲装备不足倒也罢了,可这火器……”

  孙传庭闻言赶紧施礼道:“陛下容禀,西北之民素来汗胡杂居,纵使小儿亦极善骑射,加之火器保养成本极高,是故秦军之中除少数几营精锐火器火炮所备充足外,剩下的秦军将士仍以骑射为主!”

  点了点头,朱由校道:“静塞军成军之初亦是如此,可火器毕竟是我大明之长,虽保养不易,但这也就是个习惯问题,毕竟人有力穷,火器只要弹药充足,无论杀伤力和持久性弓箭都远不能及。”看書溂

  “嗯!朕看不如这样,爱卿可将善使火器火炮的将士单独编练成营,再辅以轻骑和长矛手以做护卫,其余秦军将士,皆以骑射成军。这样一来,秦军十二营只需配两营火器军作为支援,必要时更可集中全军火炮火器攻敌一点。如此即可发挥我秦军将士骑射所长,战时还可不受火器辎重的拖累影响速度,更不会因过度分散火炮而担心火力不足,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想了一下,孙传庭也觉得此法不错,但这样一来,这火器营所需车马辎重又将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这叫过惯了穷日子的孙传庭很是觉得有些头大。

  似是看出来了孙传庭的担心,朱由校嘿嘿一笑道:“伯雅啊伯雅!你怎么守着金娃娃还总惦记着要饭吃!”

  见他还是一副不解模样,朱由校继续卖着关子道:“据朕所知,自爱卿主政西北以来,仅榆林一地,便新增边商四百余户,爱卿何不借此放开灵州、榆林两处盐场的盐引,借此来大兴马市。如此一来,不仅可解西北燃煤之急,只怕各处商贾更会闻风而动……”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盐铁,一向是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漫长的对峙和厮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资。游牧民族需要做饭,做饭就需要食盐和铁锅,打仗更是需要兵器,但受技术所困,草原民族基本不会大规模冶铁和晒盐,除了与中原王朝做贸易,便只能通过打劫获取。

  可自打朱由校向草原开放了盐铁贸易,除了内官监赚的盆满钵满外,也诱使大量草原部族向着长城沿线不断迁徙,更有一些心思活络的草原部族做起了“中间商”,将大量的盐铁通过走私的方式贩卖到了女真。

  对此,大明的应对一是以特许经营的方式限制蒙商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区域,一面又通过运量极其大的海运向女真倾销了大批廉价低质,乃至加了不少“作料”的“黑心盐”、“黑心粮”,至于铁器,朱由校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大明已经走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的前列,他才不信历史上的女真真就是靠着弓马刀剑征服了大明,毕竟什么刀剑也抵挡不住一百门大炮的猛轰。

  “伯雅!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你放心,些许盐铁,不仅动摇不了大明的根基,还能为大明换取急需的牛羊马匹。这草原人优势便是其自幼生长在马背之上,骑射对他们来说就是在草原生存的本能。可一旦他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人口越来越向几个区域集中,只要大明的军队足够强大,能够震慑几个大部族的部长,他们便只能按照大明所需去牧羊放马。”

  “内官监现在已经在左翼蒙古和十几个部长签订了收购羊毛的协议,未来十年,这些蒙古部族想要风调雨顺地过太平日子,就只能老老实实地给大明放牧牛羊。人嘛!只要是这种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过多了,哪个会愿意天天过那刀头舔血的日子。”

  “更何况……更何况还有件事,等卿家拿下河套便会知道,为何这盐根本就算不得套在蒙古人头上的枷锁!”

  没法说了,朱由校总不能告诉孙传庭,就在河套的套西,现在蒙古人的控制下其实有着大片盐池。也正因如此,朱由校对攻复河套所能带来的好处那是信心满满,只要大明牢牢控制住这里,以这片盐池的产盐能力,最起码现在的秦军十二营以后就不用再为军饷而犯愁。

  就在朱由校君臣为复取河套的前期准备进行着讨论之时,在大青山脚下的东胜城故地,一支远道而来的大明商队正沿着大黑河,向着土默特部王庭所在的归化城缓缓前进。

  这块区域,与后世的呼和浩特相距不远,属河套前套平原地带;大黑河在此由北至南,自大青山上流下与黄河交汇,也正因大黑河将大青山腐殖层养分冲刷而下,也造就了这片平原野沃土肥,宜耕宜牧的特点。

  前套平原又称呼和浩特平原,古称敕勒川、土默川,大致是大青山、蛮汉山与黄河围城的区域。那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其所描述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指的便是这里。

  而此时的敕勒川,却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致,反而是一派“连村数百,耕田输粟”的颇具西北农家风貌的田园风光。

  这一奇景,正是出于大明亲封的顺义王俺答汗之手,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在明廷断然拒绝俺答汗"以牛羊易粟豆"的要求后,俺答汗终于下定决心开发土默川,发展自己部族的农业和手工业。

  直到嘉靖中期,白莲教首领丘富投奔土默特部以后,置农器种禾数十顷,得到了俺答汗的信任,俺答汗采纳丘富的建议,“悬书穹庐外”,招纳边内汉人。

  当时,边内人民“或因饥馑困饿,或因官司剥削,或避罪,故投彼中,以离此患”。出边的人“诣虏帐趾相错”,可见人数之多。

  嘉靖三十三年,白莲教徒赵全、李白罄等奔逃到土默特部后,他们带领白莲教徒和汉民大规模升板筑屋,开荒种地。史书记载,他们“开云田地万顷”,也就形成了今天相当规模的敕勒川板升农业。

  “大人,前面就是归化城了!”

  “我看得见!还有,你要是再改不了这称呼,进了归化城最好当个哑巴!”

  “是!”

  商队的最前面,一个掌柜打扮的中年人和一个仆役模样的汉子简单交流了几句,回身向身后的商队众人打了个手势,一勒马缰,继续向着归化城方向去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