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358章 郁结的政仁

358章 郁结的政仁

  由朱由校授意,大明内阁新晋阁臣熊文灿炮制出来的《明倭友好通商二十一条》到底有多没下限?

  熊文灿在刚刚拟定初稿,就是还没加上那条“命倭国国主自去‘天皇’尊号,不可再以“日本”为国名……”的那一条时,看着字迹还没干透的条约,连自认对外寇一向没什么底线的熊总督都感叹:“此约丧势可辱,诚不知陛下所以为意?倭人若签,恐百年内当大明奴婢矣……”

  可即便这样,始作俑者的大明皇帝还是觉得不过瘾,不仅强加上了那条伤害性不大却侮辱性极强的第一款,又命熊文灿将“所开之通商海港,当许大明一切军民船只自由通航,幕府、各藩,当以尽力确保大明船只、军民人等安全为通商第一要务……”

  对恨不得彻底把倭国从地图上抹去的朱由校来说,下限这玩意对上小日本的时候就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什么泱泱大国的胸襟,什么文明之邦的礼义廉耻,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不仅不能折现,还会把自己架在所谓的“道德”烤架上反复炙烤。

  至于先轰了江户和鹿儿岛城之后才以对马藩“破坏明日商贸”为借口兵临江户城下,这种不值得提的“小事”压根就没人去关心。

  入夜,京都御所。

  殿内仅有两盏油灯用作照明,几道细长的人影在烛火的摇曳下映在墙上已经扭曲变形。

  后水尾天皇的脸色极其不好,自从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后,天皇的权威早已名存实亡。沦为傀儡和摆设的天皇和朝廷非但不能参与国政处理,就连生存都成了大难题。

  按幕府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天皇不仅无权动用国库资金,就连私设“小金库”的权力都被剥夺,一切的开销,作为天皇竟然还要向幕府领取,费用也相当于每年一万石粮食。

  除此之外,皇室如果有额外开支,天皇还须向幕府打申请提报告,至于这申请能不能得到批准,则完全得看幕府将军的心情到底是好是坏。

  可即便屈辱至此,天皇、皇室和公家贵族们也会频频遭受所司代官吏的刁难,政仁这位天皇陛下只要有一丝一毫想要自主的行动,有着监察朝廷职责的所司代都会毫不犹豫地禀告给幕府。

  就在明人炮轰江户的白帆事件发生前,后水尾天皇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在没有通知所司代的情况下便赐给京都大德寺、妙心寺僧侣数十件紫衣,想要以此来换取后者对朝廷的捐助。

  紫衣,原本是朝廷赐予高僧大德的紫色袈裟或法衣;又称紫服、紫袈裟。

  唐代载初元年,则天武后以紫衣赐予重译大云经有功僧人法朗等,这才开了中原王朝赏赐紫衣的先河。

  而在日本,高僧披着紫衣则始于奈良时代的僧人玄昉。

  唐玄宗开元四年,玄昉奉敕与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同时入唐,从智周学法相宗。在唐期间,玄昉受到唐玄宗的供养,并赐紫袈裟、准三品职。

  等他回到倭国后,当时的圣武天皇也是有样学样,也赐给玄昉紫色袈裟。

  至此,倭国的僧人不论何宗何派,都以朝廷所赐紫衣居上位,而绯衣次之。

  加上倭国佛教盛行,别看后水尾天皇每年一万石的花销跟个“村”级大名没啥两样,可这些僧侣个顶个的富得流油,于是深感小日子过不下去的政仁就想着“卖”几件紫衣来换点银子花花。

  可正愁没处立威的德川家光哪能容忍天皇绕开幕府去赏赐僧人,直接就搬出了王八的屁股——规定来判定朝廷赏赐紫衣的敕令无效。

  这么一来,幕府不仅把大嘴巴子啪啪甩在了政仁的脸上,也进一步把天皇仅存的那点威信按在地上来回踩踏。

  要不是恰好发生了明人来犯的“白帆事件”,估计幕府和皇室这截梁子也没这么容易翻过去。政仁也没这么快就能见到德川秀中父子规规矩矩地跪在自己面前。

  “陛下,事已至此,还请早颁敕命,以晓谕四方大名……”

  “大御所阁下……”

  没等德川秀中把话讲完,政仁便脸色铁青着打断了他的讲话。

  “政仁继位以来,全赖大御所阁下照抚,然此等辱国条陈,阁下想叫政仁在何处用印?”

  拿手指着已经被他丢到地上的条约和幕府那份“奉请皇国许签明日条约”奏章,政仁语气间更是少见的冰冷。

  直起了身体,德川秀中把手藏进了衣袖,身后的家光见父亲已经起身,当下也毫不犹豫地坐直了身子。

  轻咳了一声,一直跪在最后的土井利胜听到了大御所向自己发出的暗号,知道这个节骨眼上该由自己出来当“恶人”了。

  向前跪行两步,土井利胜先向政仁的方向行了一礼,紧接着却直起身子直视着政仁双眼道:“陛下!明人水师之强,火炮利,虽隔十里,仍可一发破城;幕府及诸藩甲兵,此火力下如土鸡瓦狗耳。一旦幕府兵败,陛下所受屈辱则十倍今日,为社稷、黎民计,陛下今日必须在条约上用印并颁敕令才是!要知道,来与我们谈判的可是大明锦衣卫首脑,柳生家仅以忍众杀其数锦衣卫而灭,今明人势强,又岂会置陛下安危于心?”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自打许显纯到了江户,除了隐去甲贺投靠大明,柳生家因杀死几个锦衣卫而惨遭灭门之事早就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在京都和江户传得沸沸扬扬又神乎其神。

  无论京都还是江户,整个倭国贵族每当想起柳生家那一具具没了头颅的尸首便会不寒而栗,而锦衣卫这三个字也如同梦魇般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也正因柳生家的先例在那摆着,幕府的家臣和公家的贵族们都对战胜大明产生了一股十分悲观的情绪。

  而土井利胜这个时候拿柳生家说事,虽然字里行间都是对政仁安危的担忧,可谁也不是傻子,大明有锦衣卫,幕府也有伊贺忍者为其效命,真要撕破了脸,取了政仁人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你们……”

  牙齿都要咬出血来,政仁却缓缓松开了捏得咯吱作响的拳头,平复了一下心情,他面如死灰地对着座下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朕也倦了,还请大御所阁下等先行退下,关于条约的事情,朕明日便会答复!”

  抬手挡住想要说话的儿子,德川秀中向着政仁施了一礼道:“陛下,吾等告退……”

  说罢,德川秀中便直接起身,头也不回地向着门外走去。

  德川家光犹豫了一下,见土井利胜也随着父亲出去,当下也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便缓缓退了出去。

  空旷的殿内仅剩下了政仁一人,呆愣地看着地上的条约良久,突然,政仁好似疯魔般一把推翻了桌案,根本不去理会打翻的烛火,瘫坐在地的政仁竟仰面疯狂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幽兰的火苗自御阶高台慢慢地向四周延伸,在逐渐燃起的火光映衬下,政仁的面容慢慢变得僵硬固化,配上那对空洞无神的双瞳,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诡异。

  “不好了,起火了。”

  殿外慌慌张张跑进几名侍从,顾不得体面,各自挥抄起能利用的物品向着地上的火苗乱挥。

  好在火势不大,仅烧了御阶几米范围,众人的合力拍打下,没一会儿便灭了火。

  看着地上升起的白烟,政仁轻叹一声,对其中一名侍者吩咐道:“把国玺和条约呈上!”

  “陛下!”

  “呈上……”

  扶正了桌案,侍者依令先将地上散落的条约拾起铺好,又转身自一旁的暗格内请出了历代天皇视作国宝的国玺。

  “都退下吧!”

  屏退了侍者,政仁又整理好衣冠发带,这才坐回到了条案前。

  取出国玺,看着条约上刺目的文字,每一个字,仿佛都在刺击着他已经千疮百孔的内心,微闭起双眼,用力按压着在条约上盖上了代表倭国的大印……

  做完这一切,政仁仿佛被抽干了全部气力般再度瘫倒,突然,他又抄起桌案上的国玺朝着自己的右手狠狠砸了下去……

  等了好一会,觉察不对的侍者终于发现天皇陛下竟扶着仍在流血的手臂昏倒在了血泊中,当下,整个宫殿内又乱成了一片。看書溂

  当政仁睁开双眼,除了一众闻讯而来的近臣和医官,他还看见皇后和子姬抱着出生不久的皇子正焦急地看向自己这边,正吸吮手指的小家伙已经在母亲的怀里睡熟,可政仁的心底却没来由地生出了一股厌恶和愤怒……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