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347章 琉球王的朝觐

347章 琉球王的朝觐

  对大明和倭国间的战争,朱由校在以一己之力创建北海舰队的时候便已经开始谋划。

  自打硕托率部出海,朱由校更是料到无论幕府还是那位天蝗,都不可能放任这么一股和大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强大势力在虾夷任意拓土。

  既是早有谋划,所以当倭国忍者敢在京师锦衣卫杀害崔应元等人后,朱由校第一时间便亮出了自己早就预备好针对倭国的底牌,还在几乎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将柳生家族本家的血脉硬生生地抹去。

  柳生宗矩的死,对幕府和倭国今后的发展究竟有多大影响眼下还看不出来,但整个幕府的情报系统却在柳生宗矩死后彻底陷入了一片混乱。

  因为此事,始终不愿面对父亲的家光被德川秀中召到面前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要不是各藩军备已经齐聚陆奥,估计盛怒下的秀中还会直接剥夺掉家光对此次国战的一切部署。

  而那位被幕府和各家大名当做吉祥物的后水尾天皇,则正因刚刚发生不久的“紫衣事件”正跟幕府互相看不顺眼,对于柳生宗矩这么一位忠心于德川家的情报头子,他能保持涵养没有大肆庆祝就已经不错了。

  而与江户这边的混乱和如临大敌般的“全国总动员”不同,正在厦门养尊处优,守着杨榴儿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却只是微微一笑,一直诏书下去,就把这场即将爆发明日战争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郑芝龙和袁可立。

  之所以选择这两人,一是北海舰队的指挥权虽然归皇帝所有,但天津港和登莱水师毕竟都在袁可立的辖区,再加上这位帝师老成持重,北海舰队和登莱水师只需撺掇着朝鲜去打前锋,再给硕托部在海面上造足声势好好打打边鼓也就够了。

  至于郑芝龙的福建水师,他们针对的乃是郑氏一族的老朋友平户和萨摩藩。福建水师不仅可以牵制这二藩水师,郑芝龙更是打算把萨摩藩刚从琉球攻取的奄美诸岛也顺手给呼拉回来。

  对郑芝龙的提议,朱由校直接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支持,仅短短几天,福建水师近乎一半的大型战船都更换上了较为先进的后膛舰炮。而郑家兄弟也再次见识到了内官监的可怕,五百多门大炮和数不清的开花弹,在皇帝降旨后的几天内便从四面八方运送到了厦门。

  郑家兄弟估算了一下,只凭这等近乎碾压的海上转运量,只要皇帝本人愿意,完全能在一月时间在大明沿海的任何地方武装起一支可怕的军事力量。

  根本没把现在的倭国当盘点心,毕竟此次战争对大明来说并不是要灭亡日本,一切的战争准备更多是无心算有心,对朱由校来说,只要能通过战争手段把幕府逼到谈判桌上,对仍把后金和草原当成头号劲敌的大明来说就是可以接受的最好结果。

  而日本这边,不仅有平户、对马、萨摩等与大明商贸往来密切的藩国首鼠两端,更有大阪商会这个只知利益的团体不遗余力地再向大明贩卖着幕府联军的各种情报。

  当柳生一族的首级传到厦门的同时,还有一份经过厂卫反复确认的幕府联军布置图一起摆在了朱由校的案头。

  “他娘的,德川家光是蠢透了吗?区区四万人马就想渡海去挑战硕托,他不知道硕托所部仅靠骑兵就能把他这点零碎踩平吗?”

  翻看着桌上的情报,朱由校简直都快笑出声了;依靠内官监和大明、朝鲜商人近乎疯狂的运力,虾夷岛上的人口虽然比不上大明一个中等县,但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壮,只要他硕托乐意,能拉起多少人马朱由校还是有数的。

  又因几乎不计成本的投入,济州近一年出产的合格战马全都输送到了虾夷,而大明只是收购了少量战马用作军备,而大批驽马则被分给农户用于耕种。

  再加上受运力所限,无论边军还是各大都督府,他们最喜欢的还是能够通过路上贸易,可以大批大量输送至大明的蒙古马、藏马和冲击力优秀的何曲马。

  “禀皇爷,据臣所知,倭国最大规模的战争也不过十万规模,加上倭国地形不利骑兵,就算曾以骑兵横行倭国的武田一族,其骑兵赤备最盛之时也不过三千左右。加上硕托所部的八卫人马几乎都集中在石守原征讨虾夷,以倭人的眼界和估量,得出硕托所部的军力规模大大缩水也不足为奇!”

  “再加上此番作战对倭国来说还需横渡海峡,此战对倭国的海上运力更是一大考验,且幕府的财力并不足以支撑租用足够的商船,尽力缩减军备规模只怕也是无奈之举。”

  郑芝龙的分析合情合理,朱由校听得也是连连点头,毕竟己方这边可是谋划多时,而幕府的准备也不过一个来月,再加上双方在情报上的信息不对等,幕府能做到这样也算不错了。

  见郑芝龙眉头微皱,似乎还有话没说完,朱由校便开口问道:“爱卿似有话未尽,但说无妨!”

  施了一礼,郑芝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皇爷,臣唯一担忧的,还是北海卫水师的动向,李淮贸然出海至今已一月有余,本来若有北海卫水师拱卫,则北海城必万无一失,可李淮等一去便无音讯,臣担心他们会不会出了什么差错。若如此,虽对大局无甚关隘,可若真有不忍言之事发生,于我军士气亦是不小打击!”

  回头瞄了李永贞一眼,毕竟这监军太监范建乃是他内官监的人。

  李永贞的身体一抖,心里早把范建这狗东西千刀万剐了无数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中连称万死。

  见郑芝龙一脸尴尬,朱由校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李淮虽是擅自出兵,然其临行前可是朕亲授于他专断之权,这厮也是水师宿将,虽说平日属实有些鲁莽嗜杀,但只要他不捅出什么大篓子也怪不得他!至于范建,算了,他撇家舍业的去虾夷充作督军也是不易,等事情过了稍加训斥一下也就是了!”

  虾夷岛毕竟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海军建设不断完善和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大明势必不会停止对海外的扩张,哪怕是现在,已经有许多旅居吕宋的明人开始吵吵着要“奉土归明”了。

  “鸿胪寺那边传来消息,说琉球使臣已经到了京师,估摸着还是自家地盘被倭人抢了那点破事!而且这使臣不过是打个前哨,那琉球王尚丰更是会亲来大明来面见朕,对于此事,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皇帝话一出口,堂内众人却是面面相觑,毕竟,这琉球国再小,琉球王亲来朝觐那也应是内阁和各部堂官该讨论的大事。可眼下这堂内之人不是内臣便是地方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应在此等国家大政上表态。

  直到朱由校饮尽盏中茶水,见众人还是低头不语,心中还算满意,他便放下茶盏道:“卿等既是心存顾忌,那朕便点将好了!郑爱卿,你在倭国和琉球间经营数年,对二国内情知之甚详,那卿便来说说,朝廷对琉球王此行该是怎么个应对!”

  “皇爷恕罪,下臣虽在海上经营数载,然更多是领着弟兄们讨口饭吃,且萨摩藩强占奄美诸岛已成定局,皇爷欲借与倭人开战之际将其攻取自是不无不可,然大明劳师远征,将士浴血征战之下若是再将此地还给琉球则唯恐有损士气。臣想,莫不如派出水师于航道上将尚丰等引至厦门面圣,观其言行再由圣裁!”

  好嘛!你小皇帝究竟安没安好心,这等国家大事却叫自己一个外臣武将来说,且不说这事传进朝堂诸公的耳朵里会怎么看待自己,这要是哪句说错了,岂不刚好给你落下收拾自己的口实?

  朱由校闻言一笑,对郑氏兄弟觊觎琉球和台湾的心思他是心知肚明。

  早在李旦死后,郑氏兄弟通过火并排挤掉了许心素,从而接掌了李旦的全部势力。郑氏更是以台湾鸡笼港为根据地,自设佐谋、督造、主饷、监守、先锋等官职,并对当地居民实行管理。

  同时,郑氏控制下的武装商队“置苏杭两京珍玩,兴贩琉球、朝鲜、真腊、占城诸国,掠潮、惠、肇、福、汀、漳、台、绍之间”,在海峡两岸进行大规模的走私贸易。

  这也是为何明明萨摩藩与郑氏集团往来密切,可为何朱由校一纸诏命下去就能叫郑家兄弟对着萨摩藩磨刀霍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