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334章 给他们一个吵架的地方

334章 给他们一个吵架的地方

  虽是在问李永贞,可朱由校并没想着他能给出什么正经主意,毕竟在他的潜意识里,这群太监除了背后坑人和仅存的那点对主子的忠心,其他的正经能耐想挖出一点,那都跟中彩票没什么太大区别。

  可李永贞眼珠转了几转,紧接着就面带微笑地试探性答道:“皇爷圣明,在奴才看来,这群文人老爷们上至阁臣下至生员,可不就是每日里清闲得紧了!若是如那寻常百姓之家,一睁眼便要忙于生计寻求活路,又哪里会有这闲工夫去关心朝政……”

  略一抬头看了看皇帝的反应,李永贞继续说道:“皇爷明鉴,以奴才愚见,皇爷在朝廷和内阁施行的那套议事之法何不大力推广开来?如此一来,这好处嘛,便是能叫这群乡绅士子和离任回乡的官员有个地方能够发泄不满,这气儿都撒放干净,他们还能有几分气力来针对朝廷和皇爷。这坏处嘛!便是朝廷还得拿出点银子,多少的都要给这群家伙一些优待!奴才斗胆,若是说得不对,还请皇爷责罚!”

  说到兴头上,李永贞这才察觉皇帝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身子猛地一颤,便赶紧向朱由校告起了罪来。

  “额!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校却是仰面而笑,更是拍着李永贞的肩膀夸到:“哈哈哈!好,好啊!好你个李永贞!怪不得魏忠贤都以你为谋主,你这肚子里还当真是有货。嗯!你说的对,是应该给他们寻个地方去好好吵吵才是!”

  李永贞的话直接点醒了朱由校,这他娘的不就是议会吗!以英国佬为例,自所谓的模范议会开始,在经历长达七八个世纪的不断改革后,议会逐渐从各个封建诸侯、贵族与国王讨价还价、展现所谓绅士风度的议会,演变为成了后世新闻中的吵架、斗嘴的下议院。然而能叫这群喜欢装腔作势的绅士们不惜人身攻击对手的辩论背后,则是讲求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和党派间公开竞争的逻辑。看書喇

  按后世的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大明如果想在中华大地继续保持皇帝的统治,那么内阁和君主立宪都是绕不过去的必然。既然有后世的现成经验作为参考,那么本着拿来主义吃着香的原则自己稍稍助推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

  而且自己在离京之前已经给内阁和朝堂定下了一个议事规程,那么只需对此稍加修改,再完善一下各级议会的议员组成结构,相信过个百八十年,政党这种东西也会在中华大地上顺理成章地出现。

  左右党争的思想在大明这群知识分子的心里已经扎了根,那么就如李永贞所说叫他们去各级议会去争去吵好了,大不了多多少少地给这些议员一点特权,再赋予议会一些条件严苛但能够限制皇权的权力,等他们都抢破脑袋去争当这个议员,这样也就没什么心思来对付自己了!

  此时朱由校看李永贞的眼神就跟捡到宝了一样,又想到这些文人士子一旦知道这主意竟是一个太监头子替他们想出来的,他还真是觉得有那么一点好笑。

  “永贞,你的办法很好!不过只叫这群文人士子和离任官员在里面吵也是无趣得很!既然他们喜欢针砭时弊,那么就该真真切切地来替我大明百姓发声!都是这群家伙在里面,也难免不会抱团。以朕看来,这地方既然是商议事情的,那么就叫议会好了,今后大明就自乡、县、府、省设立各级众议会,京师设众议院,各级议员层层筛选、各设议长主持。这各地议员的人数还得吏部和户部依据人口数和乡绅士子的数量来划定,这里面也不能尽是些读书人,商人、百工、农民、各行各业包括贩夫走卒都要有自己的人充实进议会来为我大明百姓代言才是。”

  “另外,他们争归争,吵归吵,争完吵完,最后都得投票来定!若是对朝廷的某项政令不满,那就等乡里议过了拿到县里议,县里票拟过了再到府,如此层层递上来再到众议院!众议院有了章程,在递交内阁票拟!这最后的最后,才是呈至御前,由内廷用印……”

  朱由校也是越说越兴奋,就这一套下来,别管大事小情,等呈到御前最快没个一年半载是绝无可能!就算最后不了了之,那也是你们这些议员们没能吵出个结果,跟朝廷跟朕这个皇帝可是没多大关系。

  更重要的是,各级议会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皇权不下乡”的难题,这个所谓的乡议会,只要自己不把苛捐杂税往老百姓身上砸,想来这些乡绅耆老对朝廷大政也没多少兴趣,就算里面有个别想要起刺的,但只要把各家各村的村正里正的选举权和一部分违反公序良俗处置权统归到乡议会,想来这个把人的声音也最终都会淹没在一件件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

  到那时,只要各级议会逐级监督,再加上厂卫和各种明里暗里的监察机构,朱由校只需坐在京师,皇家的触手就能伸到每个乡镇。

  你们这群士绅学子不是爱谈祖宗家法吗!那好,一旦哪个敢翘尾巴来跟皇帝作对,一旦被厂卫抓住,那就叫乡里的宗法来惩治好了,想来这些乡党里正的,也会十分享受这等朝廷赋予的权力。就算是平头百姓,也能通过当选议员来为本宗本族谋取利益。

  等各级议会制度趋于稳定,就不免会出现各种各样为谋得利益出现的争执。而当议会争吵已经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顺带着便能将法官这个角色推到前台,等到百姓们将所有争执的最终解释权和判决权都依靠《大明律》来进行最终依据的时候,律法这一武器便会成为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终极手段。

  眯着眼睛想了半天,朱由校这才笑吟吟地看向李永贞道:“永贞啊!你能想出这么个章程出来,朕心甚慰!这事情还得慢慢谋划,眼下还是急不得地!额,就等各地藩王们把那点副业都支棱起来之后再说吧!在此之前,还是叫朕的这群王叔王兄们也好好拿他们出出气好了!”

  听到自家皇帝夸奖,李永贞觉得自己的鼻涕泡都要美出来了。又听皇帝这么一说,李永贞瞬间就明白了他的心意。

  “嘿嘿!这哪是叫各位藩王们出气啊!这还不是皇爷您老人家看这群竖儒不顺眼,变着法地想要调理他们!”

  小小地腹诽了一下皇帝,李永贞还是恭恭敬敬地谢过了皇帝夸赞,又小心翼翼地端过来一盏温茶给皇帝漱口,看朱由校的心情不错,李永贞壮了壮胆子上前轻声道:“皇爷!奴才有件事情,不知当说不当说!”

  吐掉了口中残渣,朱由校没好气地笑骂道:“狗奴才!刚夸了你两句就在朕这里卖起了关子,什么当不当的,该说你就说。”

  微微侧身看了船舱方向一眼,李永贞竟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等再开口时,语气中竟已带上了些许哭腔:“皇爷!还请皇爷救奴才一命!”

  咦了一声。朱由校还是真没想到现在还能有什么事能叫这位权势滔天的李大总管跪下来大叫救命的。

  “你先起来!究竟怎么回事把你这位内官监大总管吓成了这副模样!放心,只要你不是谋逆造反,天大的干系,朕都给你担着!”

  虽然朱由校叫他起来,可李永贞却很少见地没有听从皇帝的命令,只见他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偷偷看了一眼一直站在皇帝身后半天都沉默不语的方正化,见老方还是沉着一副死人脸。李永贞也明白,这条老狐狸在这件事上是绝不会替自己说话了,当下竟以膝杵地,砰砰砰向前几步,直接伏在朱由校的脚边大声痛哭了起来。

  这下,朱由校都被他搞得彻底懵了圈,顺着李永贞的目光,他也扭头看了方正化一眼,却见老方自今早起来便是这副面沉似水心事重重的模样。当下更是奇怪道:“方卿!你和永贞这是唱得哪出?朕已经被你二人搞糊涂了!”

  方正化闻言竟也双膝一弯跪在了地上,身体更是压得极低,看样子他是半个字都不想说了。

  “他娘的!李永贞、方正化,你们两个狗奴才,朕命你们说,再不言语,朕就把你俩扒光了喂鱼!”

  朱由校的语气里已经带了三分怒意,这俩个家伙这是惹了多大的篓子,难不成,他俩睡了哪家藩王的王妃不成?

  见皇帝发怒,李永贞这才颤颤巍巍地直了直身子,就在他嘴角哆嗦地想要向朱由校说明情况的时候,却听船舱附近乱糟糟地跑过来几个宫女太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着,“皇爷!皇爷!不好了,杨姑娘昏过去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