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第237章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237章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金天命十二年四月廿五,后金的开创者,八旗劲旅的缔造者,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在罕王宫自己的寝殿内走完了人生最后的道路。

  因朱由校这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此时的努尔哈赤留给他子孙的,已经是一个瘟疫横行、饿殍遍地、流民丛生,内部又矛盾重重的未知江山……

  在生命的尽头,陪伴努尔哈赤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除了罕王宫外那如血残阳,还有伺立在他周围,各怀心事的妃子和儿孙们。

  即便有朱由校这位外来者,即便他已经很是认真和努力地破坏黄台吉继承后金汗位,可历史的轨迹依旧如同一驾倔强的牛车,在稍稍偏离的路线上又往回拐了那么一下。

  努尔哈赤薨毙于日落时分,当这则消息传出罕王宫后,整个沈阳城的女真贵族们都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度过了一个漫长死寂、杀机四伏的夜晚。

  当夜,代善行驶了汗阿玛临终前赋予他大贝勒的权力,早有准备的正红旗将领手持汗王金令,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接管了沈阳城和罕王宫的内外防务。

  只听命于大汗的摆牙喇兵欣然接受了身背大汗遗的大贝勒的号令,一个个全副武装,将努尔哈赤停柩的灵堂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就在城中的各种力量还在紧张密谋之时,罕王宫的八位旗主贝勒却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换和交易后,终于选出了大金新一代的大汗……

  新的一轮朝阳自地平线缓缓升起,阳光洒落在新建不久的红砖绿瓦上,竟刺得人一阵眩晕和迷离。

  被阴谋和算计充斥的长夜,隐没在了刺眼的阳光之中,令整个女真贵族和诸位大臣都没想到的是,大贝勒代善在占据了天时、地利又得到许多兄弟支持的情况下居然力排众议,在得到二贝勒阿敏的支持后,明确表达了自己退出汗位竞争的心意。

  最终,四贝勒黄台吉在代善的极力推举和各方力量的角逐、妥协中胜出,成为了大金汗位的继承人。

  而黄台吉的继位显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有代善压着,但莽古尔泰却率先抬出了女真幼子继承的优先权来说事儿,更是挑明了说阿巴亥既为大妃,当视作嫡母,若大贝勒无心大位,当于嫡母之子中择贤明者承继父汗遗志。

  莽古尔泰虽然没明着反对黄台吉,可若按他所言,一下就掐死了黄台吉继位的可能。

  论出身,黄台吉幼年丧母,其母孟古格格至死都未封后位;所以黄台吉不是嫡子,又排行居中,无论是幼子守灶,还是嫡子继位,这里面可都没他黄台吉什么事儿。

  论实力,黄台吉在所有兄弟中没有直胞兄弟为他壮势,他原本的主要支持者就是长子豪格和堂弟济尔哈朗,其余如德格类、萨哈廉、岳托也是宗室将领中倾向于他四贝勒的,可这五位在右屯卫被可恶的明人给炸上了天。再加上在辽西之战中脚底下抹油的阿敏和莽古尔泰溜的够快,损失的大多是他四贝勒的人马,他在各旗中的实力早已大损,真要硬刚,一个莽古尔泰就足够叫他头疼不已。

  最后,还是代善手持遗诏行驶了自己大贝勒的权威,在得到黄台吉亲手写下的保证书发誓“恩养大妃母子,勿忘父恩;四贝勒并立,共处军机,勿忘拥戴之功”后。

  代善又亲自和阿敏、莽古尔泰摆明利害,这才亲自主持召开了贝勒会议。

  于是代善当众宣布“四贝勒黄台吉,才德冠世,深得汗阿玛之心,众皆悦服,理当速继大位。”

  阿敏一听,立刻表态:“是吾心也。”

  莽古尔泰也是连连称“善”。

  至于多尔衮三兄弟更是哥哥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样子,杜度则因为差着辈分,压根就不敢插话。

  就这样,在一场不见刀光的激烈交锋后,后金在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一次贝勒会议终于顺利结束,而在黄台吉做出了极其重大的妥协和让步的情况下,后金政权进一步分裂,最终走向破灭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悄然种下……

  得到努尔哈赤病逝和黄台吉继位的消息时已经是五月初二,正领着一众马仔爬钟山赏春景的朱由校拿着锦衣卫递上来的密折也是良久无言。看書喇

  别管他乐意还是不乐意,朱由校都必须承认,努尔哈赤一生的确具备了一名开创基业帝王所应具备的一切雄才大略。

  即便因历史局限和民族狭隘使得他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但他本人的坚毅和武勇,奠定了早期八旗子弟尚武好战的优良品质。

  这一点,朱由校可是深有体会,辽河之战中,八旗精锐的强横战力简直就令人发指,要不是努尔哈赤稍微存了一点私心,将精锐重骑交给了多尔衮这个小毛孩子指挥,朱由校又是阴招损招各种下三滥的招数一齐上阵,这战争的最终走向还真就不好说。

  至于他一开始派沈瑜去辽东,其实他内心对沈瑜能起多大作用也并没抱着什么希望,本就是死马当活马医,赌的无非是努尔哈赤能把民族分裂的政策继续贯彻下去而已。

  眼下,虽说黄台吉还是顺利继承了汗位,可自己将辽西防线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宣大更是有卢象升看着门户,自己又娶了林丹汗的宝贝闺女,别管女真是直接寇关还是绕道,不扔下几万条人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自己还握着辽南这片辽东的膏腴之地,有袁可立的登莱水师和天津水师当后盾,南四卫和战略纵深扩大了数倍的东江军更是把后金看得死死的。

  即便黄台吉再有本事、再会笼络辽地人心,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再怎么蹦跶估计也只能先蜷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

  辽东的现状又十分不堪,朱由校在权衡再三后,还是下定决心接受了徐弘基的建议,与发往辽西、辽南和东江诏书一齐的,还有一道发给内阁立刻准备大批药品和医官的令谕。

  这虽说决定封锁关隘阻止辽地遭受瘟疫、鼠疫的灾民入境,但上辈子没少经历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朱由校也明白,以现有的医学条件和相对低下的生产力想要彻底防止疫情的扩散还是应该做到未雨绸缪。

  还有南四卫的军心问题,朱由校直接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甩给了袁可立跟刘兴祚,不管他二人是杀是抚,朝廷都会尽全力支持他二人的一切行动。

  辽西那边,朱由校终于想起了已经在三边崭露头角的洪承畴,而孙承宗也正需要有这样一名强有力的助手来帮衬着自己。

  既然西北有孙传庭这位活阎王坐镇,这洪承畴不用也是白不用,这防疫和抵制流民的差使也是十分符合老洪的胃口,把他扒拉出来好好使唤一番也没什么不行。

  现在看来,反倒是自己身边缺了一个能出正经主意的谋士,罗汝才和张狗蛋这俩货在死坑了老奴一波后已经夹着尾巴逃到了草原,想来黑云龙父子哪里近来动作频频也肯定就是这俩人的杰作。

  思考了半天,觉得口渴的朱由校抓过水壶猛灌了两口,回头看了李永贞一眼道:“把罗汝才、曹变蛟、张献忠都叫回来,这出去疯得久了,连句问安的折子都没有,是不是都皮痒痒了?”

  低头轻笑了一下,李永贞可没拿皇帝这几句抱怨真当回事,这几位哪个不是皇帝的铁杆亲信,这问安的折子是没有,但这几位在外面可都没轻折腾,哪个隔三差五的都会整个报捷的消息传回来,哪次皇爷不是哈哈大笑着夸这几位差事办得漂亮。

  “啧啧!这骂归骂!依着咱家看,这几位小爷,只怕是又要升官喽!”

  摇头晃脑地轻轻赞叹了几声,李永贞下笔如飞地写好了几封皇帝令谕,又请出皇帝的私印盖上,这才命人小心翼翼地封了匣,赶紧吩咐手下人去了。

  看着面前翠绿如画的山峦,李永贞的心里也不由得生出一股豪迈之情,大好河山,大好河山啊!果然跟着皇帝混,才是当奴才的晋身天梯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