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第191章 给大臣们找乐子(二)

第191章 给大臣们找乐子(二)

  把几个特务头子都打发走,朱由校伸手敲了敲一旁的书柜,在一阵机括声中,锦衣阴帅矮小的身影自秘道中闪了出来。

  没等他施礼,朱由校先开口道:“既然身子不好,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喉咙里发出几声怪响,阴帅仍自顾自地行完大礼,沙哑着嗓子说道:“皇爷,您欲往江南?”

  唔了一声,朱由校笑骂道:“你还真是条老狐狸,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猜的没错,你对此有何看法?”

  就这样规规矩矩地跪在一张软垫上,阴帅双眼闪着精光道:“自成祖迁都以来,也只有武宗爷在平定宁王之乱时去了一趟南直隶,南边那群人,早就将江南看做了自家私产。老奴不知,皇爷此去是震慑宵小?还是想永除后患?”

  嘿嘿笑了两声,朱由校也只有在面对着锦衣阴帅时才会表现得这般轻松,毕竟,这样一个自万历年间就隐忍于市,心中只有皇帝的特务头子,根本就不用自己再去考量他的忠诚。

  慢慢替阴帅倒了一杯热茶,朱由校将茶盏放在他的面前道:“朕的性子,你应该知道。再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出又生!朕不想给子孙留什么麻烦,能做的,朕便做了就是!”

  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先赞了一声好茶,阴帅发出几声怪笑道:“皇爷要做什么,老奴自当全力支持,但老奴还是好奇,皇爷想怎样说服这群大人。皇爷又早早地将孔家之事吐露给各位大人,就不怕……走漏了消息?或者说,皇爷已经想好了如何对付孔家?”

  又嘿嘿一笑,朱由校也端起茶盏,但他可没阴帅那等涵养,一盏茶,直接仰头就干了下去。

  “放心,这群朝臣就是闲的,朕已经想出了几件‘大’事交给他们忙活去。这人哪,只要忙活起来,盯着的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又哪有功夫去管朕做什么!”

  “至于告诉他们消息,无非就是勾着里面有二心的能将这消息漏给孔家;若是如此,孔家勾结朝臣,阴谋不轨的事儿可就坐得实了。朕给他们看的那点东西,除了孔家人在地方上多行不法那点事,其他的可都没什么真凭实据。”

  “所以,朕才叫厂卫把这群大臣都看得严些,等的就是叫他们主动露出尾巴来!”

  轻叹一声,阴帅继续问道:“若无人向孔家告密,皇爷又当如何?难不成,真就这么放过了孔家?”

  邪魅地一笑,朱由校好似想到了令人十分开心的事情,当看到阴帅那副见鬼似的表情,他这才收起笑容道:“呵呵!朕失态了,不过你大可放心,朕早就给孔家备下了一份‘大礼’,只是还得委屈一下袁阁老,希望他老人家不要怪朕就是。”

  看到皇帝这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阴帅虽然好奇,但还是忍住了继续追问的冲动。当下也学着朱由校的样子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然后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老奴坐等看戏就是!奴才毕竟老了,以后的事,还得靠皇爷自己去走!”

  朱由校虽是皇帝,但在阴帅的眼中始终就是个孩子,既然眼下这孩子大了,也成长了,那他想卖些关子,显摆显摆能耐,这做长辈的由他折腾就是。只要他别因一时不忍,就此再去纵容这些人就好,大不了,豁出自己这条老命不要,把孔家全都抹杀掉也就是了。

  他一个做奴才的,眼中也只有这位年轻的皇帝;难得这位皇帝是个六亲不认、阴险狠辣的主,只要他别去走万历爷的老路,什么圣人不圣人的,只要威胁到了皇权,威胁到了朱由校的皇位,就算是亲儿子,阴帅也会毫不留情地叫其消失掉。

  朱由校又给二人各续上一盏,主动端起跟阴帅碰了一下说道:“你跟朕也算亦师亦友,朕只有跟你在一起时才会这般轻松自得,但朕一直好奇一件事,你这总戴着一副面罩,不闷吗?”

  ……

  一夜无事,本以为皇帝会消停几天的各位朝臣们很快就接到了内廷传出的旨意。

  这第一道,便是早就跟房壮丽与郭允厚商定的,各省马上就要广开恩科,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恩科除了考校八股文章外,还增设了明经、明律、明算和工、农、商六科,其中更是明文规定,八股所取士子,若兼顾其他六科中的任意一科,皆优先录用至各部,并设两年为考核期,待考核期满并通过吏部考校着,才可充任地方。看書溂

  而单考六科中任意一科的,则需从各州府县衙中的小吏做起,以三年为考核期,通过考校者即拔擢为官。

  至于只考八股文章者,只能入翰林院、国子监、礼部和鸿胪寺,除非在第二年的恩科中再度考取六科者才能转任他部。

  旨意一下,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朝堂上更是对此争论不休,但因有《议事规》在那摆着,这群官员跟学子们倒是没向以往那般争得大打出手。

  第二道,则是下给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兵部以五年为期,立刻清理大明境内的全部冗员和占役,刑部则出台《占役法》,以立法的形式严惩各地藩王跟督抚存在的占役行为,并明文规定除抢险、救灾、修筑军堡等六类涉及国防跟民生事项外,再有私自占取士卒劳役者,皆绞。

  同时,兵部还将逐步废除军户,现有军户的田地财产均受大明律法之保护,就算除去军户籍,也会在大明百姓的分地标准上,再添五分进行置换。至于不愿耕种的军户,朝廷将发送遣返费或安置于各地厂矿工坊。

  总之,就是一个目的,凡大明将士,无论是继续保留军籍报效朝廷,还是返乡务工务农,朝廷全都包了。

  这道圣旨,倒是得到了各地将士的一致拥护,毕竟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儿命的日子并不是谁都想做的,许多军户也早就没了祖先杀人的本事跟搏命的勇气,能落下一个全家温饱,也就再无他求了。

  第三道,是下给户部、工部、军备部的,由户部、工部来清调全国匠籍,择其优者充至各地矿山工坊。至于不堪大用的,除匠籍,遣散各地为工为农。

  此事也以五年为期,除暂时保留贱籍外,逐步废除全国户籍在行业上的限制,只以各地籍贯来进行人口统计。

  同时,内官监会通过海贸,在引进南洋稻米的同时,积极引入外来高产作物,并由工部逐步试种和推广。由工部牵头,户部拿钱,各地还要广修水利和兴建新式道路、桥梁,以期贯通京师及各州府为最终目的。

  第三道,是下给礼部的,以鸿胪寺、理藩院为基础,筹建大明外交部,这项朱由校倒是没给日子,不过看主事官闫展明那个架势,只怕有个两三年他就想着赶紧走马上任了。

  第四道,是单独下给刑部尚书温体仁的,朱由校搜肠刮肚的鼓捣出了一个《大明钦定宪法大纲》,直接甩给了老温叫他以此为蓝本,在五年内,把《大明宪法》给鼓捣出来。看書喇

  为了安抚愁眉苦脸的温尚书,朱由校直接给他拔了半级,老温这个刑部尚书也就摇身一变,成了各部堂官中唯一的一名从一品大员。

  第五道,这也是朱由校最为重视的一道圣旨,是下给户部尚书郭允厚的,便是大明将重新铸造全国货币,由户部制定铜、银、金三种货币的币值和兑换比例,由工部制造标准摸具并在全国选定七处铸币厂。并以律法形式,将私自铸币和私溶货币定为谋逆大罪。

  这五道圣旨,在朱由校的虎视眈眈下,只过了三天,全部由内阁票拟通过。大明这本就缺人手的七大部堂也都忙了一个不可开交,但看在皇帝给定下那丰厚赏银跟已经翻了不知多少翻的俸禄面子上,大明的官老爷们也都少见地并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就在朝廷上下跟各部堂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任谁都没想到,那位给他们摆楞得一愣一愣的皇帝陛下,已经给他们埋好了一颗巨大无比的炸雷,就等着有人去引爆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