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第185章 公沙的西劳

第185章 公沙的西劳

  自从见识到朱由校以大炮轰平了罕王宫,张之极彻底陷进了对大炮射程和火力的痴迷之中。

  回到京师,张之极只与父母团聚了短短几天,居然就扛着行李住进了军备部的火炮研究院。为了这事儿,徐光启还亲自登门,只求英国公能将这整日在研究院里上蹿下跳的小公爷给请回府。

  可张惟贤本就惊喜于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又怎会这个时候去干预!跟徐光启打了一阵哈哈,便将皮球踢给了皇帝。

  对这件事,朱由校跟张惟贤的看法倒是一致,既然张之极这京师有名的纨绔都能寻些正事儿来做,倒不如叫舆情司顺着这股势头好好宣扬宣扬这位世勋子弟中少有的正面典型。

  朱由校倒是不求所有的世家子弟都能跟他张小公爷这般“上道”,只要少给他惹上一点麻烦,少干点伤天害理的勾当也就够了。

  但对于张之极“严重”干扰新式火炮研发的行为,朱由校还是给他定下了几个条条框框来加以限制。比如提问题提意见必须以书面的形式,三个月内必须先熟悉现有火炮的全部优缺点并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有了皇命,张之极干脆就在火炮研究院里正式的住了下来,万般不乐意的徐光启也只好给他配了一个教习,专门教授他新式火炮的知识。

  见此情形,大受启发的朱由校干脆在军备部另起了一个院子,各级将官也在五军都督府的安排下跟着张之极在这里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轮训”。

  最先接受轮训练的就是西苑讲武堂的学员兵和辽东军团的中下级军官,吴三桂、吴三凤、组泽溥弟兄三个也借此机会正式进入了西苑讲武堂学习,祖大弼和祖宽则带着一千关宁精锐加入进了朱由校的夜枭营。

  第一轮的轮训结束,领略到新式火炮威力的学员兵跟辽东军的军官们全都变成了火力跟射程的忠实信徒。当这第一批辽东军的军官们返回辽东,孙承宗请求朝廷尽快拨付大炮、重炮的折子几乎就没断过。

  合上奏折,朱由校一脸苦笑地对徐光启道:“孙师他老人家已经提出要在辽东建立一支专门的火炮部队,将各类火炮按照口径全部集中起来使用,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军新式火炮的威力。至于其他各营,孙师的想法便是依据各军特点,由军备部再研制一批轻型火炮出来弥补各兵种的火力,朕看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徐阁老觉得那?”

  捻着胡须,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嗯!孙阁老倒是与初阳的想法不谋而合,就在上个月,咱们聘请的葡萄牙火炮教习也全都到了京师,说真的,要是没他们这群人,这轮训的差事只怕还没这么好完成!有鉴于此,初阳也提出要在京营中设立炮营,对火炮进行集中使用,只要能保持机动性,这一个炮营或能发挥出现有几个营的威力出来!”

  唔了一声,朱由校对这批葡萄牙人还是很感兴趣的,当下开口问道:“来了多少人?都是什么身份?”

  向上拱了拱手,徐光启笑着说道:“陛下开出的酬劳可是不低,这葡萄牙人一直想要租借澳门,我大明的一应商品对这群西夷又是紧俏货,为了博取陛下的好感,他们这次足足来了一千多人,其中有二百多个都是葡萄牙的退役军人,剩下的全都是制造火器火炮的工匠。那领头的,叫什么,叫什么公沙的西劳,啧啧,真不知道这西夷是怎么取名的。不过这位公沙先生据说还是一名军官,因十分仰慕我华夏文化,所以这汉话在这群西夷之中也是最好,这些人便都听命于他!”

  公沙的西劳,这个外国佬朱由校还是有些印象的,历史上也正是此人,与时任登莱巡抚的孙元化在登州组件起了一支由葡萄牙人担任教官的纯火器部队。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崇祯五年(1632年),后金在关外围攻重镇大凌河城,登莱巡抚孙元化,派遣孔有德率领这支火器营的部分人马,携火枪火炮出关救援大凌河城。看書溂

  可没成想,就在行进途中,孔有德部队突然叛乱,并反戈一击兵围登州,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桥兵变”。

  明军则在登州总兵张可大、巡抚孙元化的率领下与孔有德激战,却不想明守将耿仲明突然发难,叛军于是就攻占了登州城。

  时任明军炮营教习的葡萄牙人公沙的西劳,在守城战斗中面对叛军围攻亦是毫无惧色。却不想在一次夜间战斗中,被冷箭射中前胸,这个英勇的葡萄牙人也就不幸死在了大明自己的叛军手里。

  而叛军与明军之后的战斗也是互有胜负,后来,还是孔有德遣部将张文焕秘密潜到盖州向后金请降。在后金军及朝鲜这个二五仔的接应下,孔有德和耿仲明这才领着万余人在镇江附近登陆。黄台吉在得知孔有德叛明的消息后那是大喜过望,亲命济尔哈朗将孔有德迎至沈阳,并任命其为都元帅,任命耿仲明为总兵。

  也正因叛军席卷了登州这个大明当时的新式火器火炮制造基地和炮兵训练基地,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连同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都被叛军席卷到了后金。也正因后金得到了这大批的火器、火炮、炮兵和舰船,大明直接丧失掉了对后金的火器优势,黄台吉也顺势组件起了自己的火炮部队——乌真超哈。

  可以说,公沙的西劳战死和随后的孙元化被斩,直接将朱由检耗费巨资打造的火器基地和火炮部队化为乌有。再加上东林党人的不断攻讦,大明与葡萄牙之间的火器技术合作也因此而全面中止。孙元化等“西学党”意图挽救大明危局的努力也就此正式宣告失败。而大明,也在这条不可逆转的毁灭之路上越走越远……

  而现在的大明,徐光启不仅进入了内阁,更是稳居军备部尚书这个关键位置上,再加上有李之藻、毕懋康、杨廷筠、孙元化、宋应星、焦勖等西学人才和科研人才的辅佐,最起码在朝廷层面上,西学与西夷技术已经在大明开始生根发芽。

  这里还得提一下杨廷筠,本来,朱由校对这位历史上深信西洋教派的“圣教三柱石”并不太感冒,虽说也有他早年曾参加东林讲会的原因,但从根上说还是朱由校内心对西方天主教等西洋教派骨子里就充满了抵触。

  加上在原本的历史上,杨廷筠差不多就是在天启七年或崇祯元年因病去世的,朱由校也就没想去折腾这位已经年到七旬的老人。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杨廷筠还是个倔老头,眼见没比自己小上几岁的徐光启在军备部那是大放异彩,居然就带着两个家仆一路从杭州赶到了北京。

  因为需要大批的西夷人才为大明所用,而杨廷筠与众多传教士的良好关系以及他本人的才干,朱由校也就欣然同意了这个倔老头在军备部任职的请求。

  这杨老头也足够可爱,当李之藻说“陛下虽极重西学,西教却不甚喜”后,居然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把那位钉在十字木架上的神像给摔了个稀烂,倒是给朱由校弄得十分尴尬。

  而以公沙的西劳为代表的葡萄牙人之所以肯为大明效力,除了朱由校给的价码够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孙元化等人皆是天主教的教友。

  尤其是杨廷筠,因他原来信奉的是佛教,在他改信天主教后,他周围的很多人都追随他加入了天主教,所以,佛教徒们对他这种近乎挖墙脚的行为感到异常愤怒。为了此事,双方还展开过十分激烈的争论。

  所以,这群葡萄牙人杨廷筠这些人,而徐光启和杨廷筠也充分利用自己天主教教友的身份为军备部大肆招揽到了各式西洋人才。

  再加上现在的军备部富得流油,军备部里的教习跟官员们对他们这群红毛夷人不仅态度上没有鄙视和偏见,在衣食住行上更是从没给他们亏吃,这一切也都叫这群原离家乡万里前来谋取富贵的“红毛番”们那叫一个感动不已。

  眼下,既然孙传庭跟孙元化都提出了要建立专门的火炮部队,朱由校也乐得顺势推上一把。

  再加上这位公沙的西劳有着葡萄牙军官的身份,历史上还能尽职尽责地为大明效死,朱由校也不介意大明的军队里多上这么一支外籍军团出来。

  至于辽东,现成的张之极就是最好的炮兵将领人选,这公沙的西劳还是送给袁可立和孙元化去调教好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