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天启帝国> 第83章“得寸进尺”的林丹汗

第83章“得寸进尺”的林丹汗

  要说近几个月来,这草原各个部落里谁最得意,那必须是他林丹汗无疑。

  因老奴兴兵,把在宁远之战中阴助大明的内喀尔喀部打了一个落花流水,林丹汗在西拉木伦河遇到其部首领卓里克图时,先是狠狠的嘲讽一番他朝秦暮楚的行为,然后就毫不迟疑地兼并了他的炒花部。

  这边刚赚了卓里克图一批人口,前些日子女真又派来使者,不仅向自己表达了努尔哈赤的善意,还奉上了大批金银财帛;只求自己在明、金之间两不相帮即可。

  而刚打发走了女真使节,明朝那个小皇帝的使节团队又到了自己的王帐,与金国那点可怜巴巴的财货相比,明人这番倒是送来了一个“大礼”;那明朝皇帝的国书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大明上承蒙元,漠北诸部,实为我朝兄弟睦邻,虽有嫌衅,不过兄弟之争……”。

  “今朕欲于宣府之地,永开边市,明、蒙可互通有无、以安百姓……”

  “兄乃成吉思汗后裔,得待尽灭女真,则南朝止朕一人,北边止兄称雄;至此,两国各息兵马,永结同盟,则百姓自安;如此,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把翻了几遍的国书合上,林丹汗又闭着眼睛思考了起来。

  说真的,这大明皇帝送过来的国书不仅许下的好处巨大,用词上更是言辞恳切;最重要的是,这明朝皇帝不仅承认了自己黄金家族对蒙古各部的领导地位,更是称呼自己为“兄”,这可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可努尔哈赤那个老杂毛,除了送上来那点金银,不仅正式的国书没有,就连那几个使者,对自己的态度也是不怎么客气,倒是着实令人气恼。

  眼下林丹汗的日子其实并不怎么好过,内喀尔喀部虽然被自己趁机吞并了大半,但巴林部和扎鲁特部对他趁火打劫的做法十分不满;更是扬言,林丹汗的这种做法根本不配统率蒙古诸部。

  而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有八个鄂托克,分别是:浩齐特、多罗特、苏尼特、阿剌克绰特、乌珠穆沁、克什克腾、奈曼、敖汉。

  其中的奈曼和敖汉部就夹在林丹汗和女真的势力之间,对待女真的态度一直是暧昧不清;至于已经彻底倒向女真的科尔沁部的奥巴台吉就更不用说了,这给自己捅刀子的事儿那是一件也没落下。

  只是,这明朝皇帝也不是没有条件,但这条件却着实叫他有点摸不清头脑,觉得不是自己傻了就是明朝的小皇帝傻了。

  条件就是,大明会以十万石粮食、五千石茶砖、两千石盐巴为代价,要求自己释放已经吞并的内喀尔喀部首领卓里克图,并归还其全体部众和草场。

  这吃进嘴里的好处还得吐出来,实在是叫林丹汗觉得不舒服,但大明的条件又十分诱人,这永久开放互市看起来没什么,但对于缺少各种物资的蒙古各部来说,仅这一条其实就能顶得上十万兵马。

  明朝皇帝选择的地点也叫林丹汗十分动心,因不想直接面对女真(其实是被打怕了),林丹汗早就有了西迁的心思,更想趁着蒙古右翼各部力量薄弱的机会,兼并诸部,进而恢复自己蒙古的共主地位。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察哈尔部与明廷原本的互市地点广宁已经落入女真的手里,只要西迁至宣大,以他蒙古大汗的尊贵地位,明朝赏给右翼诸部的丰厚"市赏"尽数都可据为己有。

  睁开双眼,林丹汗终于下了决断,准备西迁,率部扫荡驻牧于宣府上都故地的哈喇慎部和定居于归化城的土默特部,一举荡平蒙古右翼。

  不过在这之前,为了确保大明不会变卦,林丹汗先命人找来自己的亲信大臣贵英恰,准备叫他去办一件大事。

  过了小半个时辰,一身皮甲的贵英恰弓着身子进到王帐,向林丹汗施过礼后,林丹汗把大明国书甩了到他的面前:“看看吧!这是明廷皇帝开出的条件,该怎么个应对,本汗想听听你的意见!”

  翻开国书看了好一会,贵英恰皱着眉头说道:“这倒是奇了,按明廷以往的做派,若是许下这般好处,定会要求大汗派兵助战,此番不仅并无所求,种种所想亦尽是为我察哈尔部考虑;即便是这释放炒花部,虽会损失部分人口,但我部既然决定西迁,把他原本的草场划给卓里克图也能彰显大汗仁德,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粮食物资作为补益,这……这明朝皇帝傻了不成?”

  捻起桌上的一小撮盐巴放进茶碗,林丹汗抿了一口说道:“这也正是本汗所忧心的,明朝皇帝这般做,眼下不过是为了对付女真,而我察哈尔部一旦西迁,那哈喇慎部和土默特部是一定要吞并掉的,到时候明朝皇帝若是反悔,那也是麻烦一件;所以本汗想命你私下找到那明廷使节,明白的告诉他,本汗欲嫁王女给大明皇帝,只要此事做成,莫说与他互市通好,本汗就陪嫁战马三万,牛羊十万,以显我大蒙古之诚意。”

  听林丹汗如此说,贵英恰的眉头却是皱得更紧,原因无他,而是这大明在与蒙古通婚之事上实在太刚,英宗土木之变被瓦剌俘虏后,为了迎回英宗,翰林晥侍讲学士周叙曾上书称:“为今之计,先须博选辩士,卑辞重币,暂为父兄屈,谕以昔时通好,恩待如此之厚,今因奸臣误国,兴兵构怨,遂失南北之欢。”

  但明英宗回到北京后,虽暗地与瓦剌进行了和亲,但死要面子的明朝君臣硬是给和亲改了名字,明朝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就曾经说过:“互市者,和亲之别名也”。

  按大汗的意思,这嫁王女给明朝皇帝,那是一定要大张旗鼓进行才对,而王女乃是黄金家族后裔,在明朝皇帝的后宫之中身份地位自是不能差的,要是仍旧偷偷摸摸地进行,这身份地位自是不好说了,若如此,那还不如不嫁。

  想了半天,贵英恰小心地问道:“大汗,仅此一条,再无商量余地否?”

  重重哼了一声,林丹汗说道:“告诉明使,止此一款,若是应了,我当亲与明朝皇帝会盟于宣府,若是不应,那便不需再谈!”

  见大汗态度坚决,贵英恰整了整衣甲,向着林丹汗施了个大礼,“大汗放心,奴才这就去寻那明朝使节,定会极力促成此事。”

  说罢,便转身出了王帐。

  看着贵英恰的背影,林丹汗咧嘴一笑,对一旁的侍卫吩咐道:“把窦土门福晋叫来,本汗有事与她商议。”

  侍卫领命,转身也走出了王帐……

  朱由校是傻了吗?

  当然不是,此次他引兵北巡,一是想寻个由头“逃”出京师,这更重要的便是想促成大明与察哈尔部的结盟。

  从后世的历史上看,这蒙古各部在满清入主中原的过程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林丹汗的覆灭,导致满清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来对付大明。

  所以眼下他朱由校要做的,就是尽全力来拉拢蒙古各部,并充分利用各部之间的矛盾,使林丹汗无法完成他一统蒙古的野心。

  林丹汗趁机吞并内喀尔喀部的做法,也叫朱由校看到了在蒙古各部刷上一波声望的机会。

  与派往林丹汗使节同时出发的,还有数支由内官监控制的十几支小型走私商队,这些商队不仅向其他的蒙古部落首领传达大明皇帝对各部善意,这大明皇帝明确要求释放卓里克图的消息其实早就在蒙古各部之间传开了。

  尤其是原本就属于内喀尔喀的巴林部和扎鲁特部,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大明天子的这番“善举”,对商队送来的物资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

  与之相对的,便是各部对林丹汗这种不顾蒙古各部之间的兄弟情义,又趁火打劫的行为更加不齿,虽然面子上还尊他一声“大汗”,但不满的种子却已经悄悄种下。

  更叫蒙古各部能够直观感受到大明皇帝是诚心的,还有各个商队头领说了:“大明天子尊重各部之信仰自由,愿提供大明新式水泥于各部间兴建庙宇,并诚邀察罕喇嘛到宣府为部民讲经,更要在张家口兴建一座堪比布达拉宫的大型寺庙作为察罕喇嘛的停禅之所。”

  以上种种做法,叫各部头领不由得在心里把大明皇帝与改信红教的林丹汗好好的比较上了好几次,这怎么比怎么都觉得这大明皇帝才真是开明无比的“圣君”,而只知道眼前那点利益的林丹汗,倒是显得小家子气许多。

  察罕喇嘛得到大明皇帝的邀请后更是显得十分激动,其实他原本是偏向女真的,毕竟在感情上说,努尔哈赤这位金国大汗更能叫他觉得“亲近”一些;可大明皇帝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过诱人——一座堪比布达拉宫的寺庙啊!

  这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功德,若是还能劝得大明天子改信黄教,那岂不更是功德无量!

  于是与林丹汗“得寸进尺”地提出了自己的附加条件不同,察罕喇嘛几乎是没怎么考虑,就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宣府;毕竟,据这明朝商队所说,这受到邀请的还有绰尔济喇嘛等其他“活佛”,有这等好事,自己那是一定要抢在他们前面赶到宣府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