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第488章 唐公公的使命和行程

第488章 唐公公的使命和行程

  钱进学道;“粮价、物价稍有上涨,不过一两成,动静不大。”

  钱慕庸道;“一两成也不小了,放一些粮食和布匹出去,打一打物价。你把消息传出去,就说这次李大人带回的移民非常少,就两千多人。一定要把这个消息传开来。”

  钱进学答应了,出去办了。

  接下来,杨文岳和靖海卫的几位大佬商量接待唐公公的礼仪和规程。

  唐公公预计在靖海卫待上两三天。几次酒宴怎么办?都请谁?李胡氏受封一品诰命怎么个礼仪?

  李大刚受封为辽阳侯需要到李家祖坟亲自宣旨,又是一套繁琐的程序。

  古代人最重礼法,何况接待天使,肯定要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二叔听说要去李家祖坟,立刻兴奋了。他饭也不吃了,自告奋勇,马上就要去祖坟修葺装饰一番。

  众人拦不住李二叔,只好随他去了。

  众人继续商量接待流程。为唐公公安排的行程当中,还有参观县学和济养院这两项。

  杨文岳告诉大伙,这两项是唐公公主动要求的。

  显然,唐公公这次也是带着目的来的,想多了解靖海卫一些情况,回去也好向万岁爷禀告。

  靖海卫的地盘方圆近百里,相当于一县之地。

  卫城里不仅有衙门、庙宇,也是有学府的。

  如今靖海卫学府里就有十几个秀才,还有两位举人,只是没有进士。

  不过,这十几个秀才如今不专心学习,大多已经在经商,明天肯定要他们全员到齐接待唐公公。

  至于济养院,属于大明官办的福利机构,专门赡养孤寡老人和孤儿。

  在大明朝富裕的时候,济养院是有些用处的,一些北方大城市的济养院甚至供应白面馒头。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现如今,大明朝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名存实亡。济养院成了买卖儿童的邪恶地方。贫苦人家哪怕把儿女卖了,也不会送到济养院的。

  靖海卫也是有济养院的,只是孤儿很少。

  如今靖海卫富裕了,很多没有儿女的人家都收养孤儿,还有一些家族将一些孤儿认祖归宗。所以靖海卫基本没有孤儿,路面上几乎没有小乞丐。

  杨文岳担心唐公公会看到残疾人要饭、坑蒙拐骗、打架之类的不好现象。

  林书和向杨文岳保证,肯定安排到位,让唐公公“耳根清净”

  所有事情都安排妥贴了,天色已经黑了。

  宋师爷安排杨文岳等人休息。

  次日一早,整个靖海卫忙碌起来,各处地方张灯结彩,黄土铺路,净水泼街,如同过节一般。

  许多百姓换上了最干净、最奢华的衣服。

  杨文岳率领靖海卫一众大小官吏在西门外摆开队伍,准备迎接唐公公。

  林书和另外组织了两千百姓,在城门外夹道欢迎。

  上午时分,唐公公的仪仗队伍到了。

  百姓们热烈欢迎。

  唐公公走下马车,将准备好的糖果分发给儿童。

  杨文岳和林书和带领官吏们上前参拜。

  双方见礼过后,一同入城。

  唐公公没有再上车,而是跟随众人一路步行,前往大衙门。

  一路之上,百姓们热烈欢呼,鞭炮齐鸣。

  唐公公和人群打着招呼,一双眼睛不够看了。

  靖海卫虽然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可是却非常干净整洁。

  人群的脸上没有疲惫和无奈,只有喜乐和从容。

  到了大衙门,李胡氏在大堂里接受册封,领取圣旨。

  唐公公亲手将凤冠霞帔交付给李胡氏。

  册封仪式过后,大伙坐下来等待开席。

  李二叔和林书和代表官吏们献上礼品。

  唐公公见礼品都非常贵重、价值不菲,一张老脸乐开了花。他先把李建安夸了一番,又夸靖海卫山好、水好、人更好,再夸官吏们都是大明朝的忠臣、贤臣、能臣。

  众官吏一个个喜笑颜开。钱慕庸心想;“唐公公果然口才极佳,能在几万阉人当中出人头地,绝非泛泛之辈。”

  席面准备好了,林书和一声令下;“开席!”

  整个大衙门里,前后院摆开一百桌。只要是官面上的人物,哪怕是个狱卒无需礼品都能来吃一席。

  李二叔还准备了枣糕、油饼、糖果子,带领李大海到外面去分发。

  在衙门口围观的群众还有很多,每个人都分到了糕点果子,一个个喜笑颜开,欢声笑语。

  宴席过后,众人酒足饭饱,继续接下来的流程。

  唐公公亲自搀扶李胡氏来到衙门外边,众官吏追随着,开始游街。

  百姓们夹道欢呼,热烈庆祝。

  李胡氏和唐公公一边游行,一边慰问商户,向百姓们发放糖果和糕点。

  队伍游行到县学,方教谕和王举人率领秀才和学子们列队欢迎。

  方教谕当众宣读了一篇歌颂辽东王李建安功绩的文章,惹得大伙连连拍手叫好。

  唐公公鼓励秀才和学子们努力学习,建功立业,像辽东王李建安一样成为国朝栋梁。

  随即,唐公公送出礼品,李胡氏也送出了慰问金。

  一行队伍离开县学,又来到济养院。

  唐公公见孤儿们都能吃饱穿暖,对靖海卫的官吏们表扬一番。

  李胡氏分发了糕点果子,引来孤儿们一阵争抢。

  队伍离开济养院,已经夕阳西下,今天的行程结束。

  一行队伍回归大衙门,晚上又开了一席。

  唐公公向众官吏讲述了关外大战的具体情况,还有京城内外的一些新闻,整个大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酒宴过后,宋师爷安排唐公公一行人等在后院休息。

  次日,唐公公、杨文岳还有靖海卫大小一众官吏随同李家人来到李家祖坟。

  李家祖坟经过两次修缮,已经变得十分华贵,周围有山有水,是块风水宝地。

  李巴山和李大海他们这一分支在莱阳的祖坟去年已经迁了过来,合建了一座很大的祠堂。

  唐公公和杨文岳首先代表朝廷奉献了祭品,然后在祠堂里,唐公公宣读了封赏。

  李胡氏代表先夫李大刚领取了官身和金册,然后供奉在祠堂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3.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4.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5.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6.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7.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8.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9.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0.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1.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2.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3.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4.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5.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16.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17.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18.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19.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0.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21.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22.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23. [历史军事]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24. [历史军事] 蜀汉之昭烈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