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584章 刘芳亮的怒

第584章 刘芳亮的怒

  天啊!

  要是自己也遇上了这样的事情……

  屈铁蛋脸色惨白……

  自己要自责死!

  ……

  李树根宽慰道:

  “没事,不算晚。

  回程的时候,多费几晚上的苦工,就能学会了。

  我跟你说,我当初在工地上,学字的时候,可难了。

  我是石匠,挥舞了一天大锤,早就疲惫不堪。

  晚上,在扫盲班,听着听着,就能睡着了……

  还是给咱们讲学的讲师们仁义,自费买来了一些洋葱、辣椒、大蒜。

  就靠着这个,我们这些苦工们,才算是能够有了几分的精神……

  后来学的多了。

  才发现,实际上认字也不算复杂,学会了基本功,大多数的字,只抓住半边,就认识了。

  我跟你说,我现在连话本小说,都能观看。

  至于写信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

  虽然写的字很丑,但是,终归也算了个明白人不是!

  我还记得第一次听课,讲师转达的陛下话语——

  多识字,总是有好处的,最起码,也不会做了睁眼瞎。

  老哥,拿出伺候娘们的钻研劲,这总比娘们的肚兜好解的多吧!

  你说是不是……”

  李树根的荤段子,让周围的车夫哄堂大笑。

  有人接腔道:

  “可不是么,最起码,咱们识了字,也不怕被人坑了!

  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一文钱恨不得掰成八瓣用。

  让人坑一次,那不是心疼的掉血啊!”

  屈铁蛋连连点头:

  “我滴个娘咧,陛下给了咱们营生。br>
  咱们小百姓挣个钱不容易。

  可不能被人陷害了!”

  “等今天晚上,我就去找找扫盲班的先生,说什么也要学会了名字!”

  军吏很快清点完了货物,举着大铁皮喇叭,吼道:

  “你们这一批,全部去大同,去了听从当地将军的指挥。

  你们能挣双份钱。

  回程时,是要给陛下朝汉都押运东西的!

  乡亲们,启程吧!“

  “好咧!”

  听到能够挣了双份的运费,车夫们纷纷大喜。

  当即,聚集在货场的车夫,纷纷赶着马车,朝山西而去……

  ……

  冬日的风,宛若刀子一般,吹在朱由检的脸上。

  火辣辣的疼。

  刘芳亮献宝一样,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凑到朱由检面前:

  “陛下,抹点润脸膏。

  北方的风,实在是太厉害了。

  必须要做好了防护。

  要不然,不要两天时间,脸和手,就要被吹裂了。”

  朱由检单手接过。

  他双手松开马缰,单凭双腿夹住,任由马儿疾驰。

  崇祯皇帝实际上个人武力并不弱。

  史称他弓马娴熟,甚至能够左右开弓。

  在《崇祯实录》里,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崇祯曾经骑着马,连发三矢,十丈外的靶子,三箭皆中红心。

  在殉国前,崇祯更是亲手拿着三眼铳,带着太监想要冲出去,却因朱纯臣等人锁死了皇宫,最终只得砍死全家,自尽煤山……

  ……

  刘芳亮笑道:

  “陛下,这是用羊油,掺了香料熬制而成的。

  在寒冷的北方,最是好用。

  当然,寻常军卒,就用不起这东西了,他们只能用羊油防护。”

  朱由检打开木塞凑近一看,只见瓷瓶内,是晶莹剔透的膏状物。

  和后世的雪花膏很像。

  朱由检凑在鼻子下闻了闻。

  竟然带着淡淡的芳香,一点羊膻味都没有。

  足见华夏的技术人才,早已经玩转了雪花膏……

  朱由检叹息一声。

  华夏的科技啊!

  后人无知太甚……

  误解太甚……

  ……

  朱由检扣了一坨大明版的雪花膏,仔细擦匀了。

  油腻腻的雪花膏,挡住了冷冽的北风。

  脸上瞬间没了刀割一样的感觉了。

  朱由检将雪花膏还给刘芳亮,问道:

  “刘将军,山陕境内的民生,可曾好了些?”

  刘芳亮点头: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今年秋天开始,大旱十几年的山陕,竟然普降大雨。

  甚至,连山头那枯死的树木,都有一些,发出了新枝。

  百姓们也大量返回家乡,耕作田地。

  灾难,终于过去了啊!”

  朱由检叹息……

  一切就像是天注定!

  横行天下几十年的小冰河时期,偏偏就在1644年,开始逐渐结束……

  其后,虽然也有几次反弹。

  甚至,海南还要再降了两次暴雪……

  但是,每一次气候的异常,时间都很短。

  再也没了——动辄就是连续好几年的灾害了!

  刘芳亮松开马缰,冲朱由检拱拱手:

  “还要拜谢陛下仁义!

  送来的种子,算是解了百姓的燃眉大急。

  今秋,单单陕西一地,复垦的田地,就高达六百万亩。”

  “山西那边,姜瓖将军麾下的土地,我等没有统计。

  就算不计算大同镇,单单山西的田地,就复垦了三百多万亩。

  这还只是我们下发种子时,做的统计。”

  “陛下,这只是普通百姓的开垦数量。”

  刘芳亮笑道:

  “世家大族自己恢复的耕地数,是没有计算在内的。”

  “百姓终于能够安稳了啊!”

  朱由检叹道。

  长达十数年的大旱,对山陕造成的伤害,何其之深啊!

  “苦我百姓矣!”

  朱由检长叹。

  ……

  万幸的是,这时空,没有遭受了鞑子的屠戮。

  原本历史上的山陕大屠杀,还未发生。

  还有大量百姓幸存……

  真实的历史上,单单山西一省,被杀的百姓就超过500万丁口,人口未知……

  (直到几十年后的康熙初,人口才恢复到600万)

  大同,被杀的只剩下5人……看書喇

  ……

  “那些晋商,就该死!”

  刘芳亮满脸的怒容:

  “陛下想来怕是还不知道,虽然山陕遭了旱灾,流民遍地。

  然而,彼等大族却是不差粮食的。

  我让人搜集了一些消息。

  那十几个家族,这些年来,每年都在朝北方运输大量的粮食。

  一到了他们运粮的时候,车队遮天蔽日,前后蔓延数十里!

  甚至,为了防止流民哄抢他们,彼等更是将家业安置在了张家口!”

  刘芳亮恨得咬牙切齿。

  朱由检叹道:

  “士绅误国啊!”

  伴随着方正化在江南的时日逾久,越来越多的消息汇集到了他手上。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袁崇焕非要置毛文龙与死地!

  为什么两者之间,再无缓和的可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