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553章 张嫣哀叹

第553章 张嫣哀叹

  秦知恩又唤来一人,继续道:

  “你去一趟张书堂府上,告诉他,给丁记成衣坊,发一笔价值百枚银元的订单。”

  小太监诧异这么小的事情,竟然要经过了秦知恩的手。

  但是,还是应了。

  眼见秦知恩再也没了吩咐,急忙趋步离去。

  秦知恩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房间内,仔细想了一阵,提笔写了一封信。

  待墨迹变干,整齐的折了起来。

  他拿出一个信封,将信笺装了进去。

  提笔,在信封上写下“王公亲启”四个字。看書溂

  然后仔细黏上信封,糊上了火漆。

  又从怀里摸出自己的印章,趁着火漆没有完全变干,盖了上去。

  通红的火漆上,一枚小小的长方形印章中,写着“司礼监随堂秦”六个隶书小字。

  仔细检查一番,发现字迹清晰,边角分明。

  这才收好了印章。

  秦知恩拍拍手,掏出手绢,仔细的擦干净了手掌,这才拉动了一根绳索。

  叮当声,在隔壁一个屋子内响起。

  有锦衣卫好手趋步进来。

  “劳驾,去一趟陕地,陛下行营,将此物交给王督。”

  秦知恩将信笺放入一个黑色的口袋内,递了过去。

  锦衣卫军卒接过了袋子,问道:

  “敢问秦公公,可是交给王承恩王督公?”

  秦知恩点头,吩咐道:

  “注意避着外人,这是家事,可懂?”

  锦衣卫军卒急忙郑重的收起了信封:

  “公公放心,我亲自交给王督。”

  “嗯,去吧!”

  秦知恩做完了这一切,不由得摇头苦笑。

  按理说这样的大事,是该要太后拿主意的。

  然而……

  太后早已故去。

  光宗皇帝留下的妃嫔,还活着的倒是不少,还有五人呢!

  然而——最有可能主持此事的李康妃……

  是移宫案的主角,昔日天启帝时,就住在冷宫里了。

  陛下南迁,虽然也将她带了出来,却依旧是独居一座小院……

  因为她之前妄图扣押天启帝,给自己捞取太后封号的事情,犯了忌讳……

  这是皇家大忌!

  后宫的斗争,虽然,没有硝烟,却远比战争更加残酷。

  一步走错,一生就完了……

  最有资格主持此事的李康妃,可是一个不能沾染的存在。

  秦知恩自然不会去触碰眉头。

  夕阳斜射进窗柩,秦知恩静静的思索着。

  李康妃不能行,那其他人么……

  此外的冯妃、傅妃,以及邵嫔、张嫔……

  等级太低,虽然名义上与陛下有着母子的名分,终究不是能够做主的。

  秦知恩挠挠头。

  司礼监随堂太监的架子,是一点不剩。

  愁人啊!

  秦知恩左思右想,这么大的事,总不能让宗人令唐王出面办了吧?

  这不是藩王们的活啊!

  历来给皇帝选妃,都是太后的差事……

  他思来想去,眼睛一亮。

  咋把她给忘记了!

  秦知恩急忙收起了记录,唤上几个亲信小太监,朝着后宫而去。

  新皇宫修建在山顶。

  这是一座遍布大理石的土石混合山。

  山顶不是尖的山峰,而是一大片平坦的缓坡。

  长约五里,宽达两里多的山顶,一个个怪石林立。

  大理石质地的突出巨石,在岁月的侵蚀下,奇形怪状,怪石嶙峋,不需要雕刻,都是一处处景观!

  而且,这座新皇宫,单单算面积,比北京的故宫大多了。

  若是加上围绕着大半个山坡的后花园,更是故宫面积的十几倍。

  毕竟,这座山,除了正面的宽阔道路之外,都用高墙圈了起来。

  护城河更是距离山脚,还有半里道路呢!

  更妙的是,山顶有一处泉眼,四季泉水不断。

  在能工巧匠的规划下,开凿出了一道曲曲绕绕的河道,不但浇灌了后花园,更是设置了一处处水坝。

  朱由检亲手规划的新皇宫,沿着三大殿的中轴线,将皇宫分成左右两半。

  左侧是先帝后宫的居住区域。

  右侧则是朱由检后宫的居住区域。

  秦知恩走到了一处叫做暖阳宫的宫殿处。

  对守卫在门口的宫女说了什么。

  宫女急忙跑回去回报了。

  秦知恩静静的等着。

  十多岁的娃娃,经过南行后,已经迅速成长了起来。

  不多时,宫女就去而复返,对秦知恩道:

  “秦公公,娘娘有请。”

  秦知恩道了谢,在宫女的带领下,朝暖阳宫走去。

  这里住着的是天启帝的皇后张嫣。

  懿安皇后已经在如烟小榭等着了。

  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多为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新皇宫山顶有泉水,能工巧匠们顺着山势,开凿小溪,层层截流,使得泉水环绕皇宫,盘旋而下。

  (后世这座山泉,兴办了一个矿泉水工厂。写大纲的时候,特意查了资料,这个山泉,是能够保证万人的饮用水问题的。)

  从山顶的泉眼处,到山脚汇入护城河,共有十八道蜿蜒曲折的小溪河道。

  如烟小榭这里,形成了一处宽约十几丈的小湖泊。

  这是皇帝特意交代的。

  因为,这里住着的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懿安皇后张嫣。

  张嫣选择接见秦知恩的位置,是极为讲究的。

  她特意选择了在小谢里接见秦知恩。

  因为四周没有遮挡,是以,也不怕有人传了闲话。

  而同时,宽阔的湖面,又使得旁人想要偷听,也是不可能的。

  张嫣身穿淡蓝色的常服,正淡雅的坐在亭子内。

  秦知恩弯腰:

  “婢子见过皇后娘娘,问皇后娘娘安。”

  张嫣摆摆手,让秦知恩起来:

  “仔细与哀家说说……”

  秦知恩急忙娓娓道来,将当初唐王朱聿键是如何打算的,让他负责试探那家人的秉性。

  他又是如何布置的,以及这一次的大游行,对方是如何做的……

  事无巨细,缓缓交代了清楚。

  张嫣想了想,开口道:

  “咱大明皇室结亲,历来只看秉性,不看门阀,独门小户,是大明一贯的国策。”

  “之前的时候,操持皇室婚事,都是由文臣办理的。

  然而,到了神宗爷的时候,文臣已经开始糊弄、蒙蔽皇室了。

  甚至,就连公主们的夫婿,也多有糊弄!

  甚至,还挑选了一个病鬼!“

  (永宁公主在张居正和冯宝的操持下,嫁给了肺痨病人,洞房当天,驸马就吐血,未几而亡,永宁公主死后,妆奁宫女发现永宁公主竟然未经人事……

  因为驸马家族不能掺政,公主死后,家族子弟才能科举为官……

  明朝中期以后的公主,九成都没活过三十岁……)

  张嫣叹息一声:

  “先帝……”

  她想起了朱由校……

  哀叹,浮现在张嫣脸上。

  许久之后,才继续道:

  “先帝说文臣靠不住。

  从先帝起,皇室的婚事,大都是由本宫亲自挑选的。

  就连周皇后,也是本宫给陛下挑选的。“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是张嫣亲自挑选并主持的。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