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481章 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481章 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朱由检笑道:

  “这个好解决,而今户部那边的统计数据,涌入境内的流民,我们仅仅调动了三百万。

  还有两千多万百姓,是可以调动的。

  毕竟冬季就要来了,单单依靠朝廷的救济……

  暴雪一来,怕是就要冻毙无数人了。

  召集他们做工,虽然每天十枚铜板不多,但是,也能置办几件御寒的衣物。

  这对于百姓来说,可是仁政了。

  人手问题和高炉炼铁的问题,只要舍得花钱,都是可以解决的。”

  朱由检指了指方正化:

  “钱财问题,你们不用担心,老方带回来的银子,朕打算在一年内,将它全部花完!”

  “正所谓不破不立,以大量基建,来带动民生,这是应对天灾的最好办法!”

  “就算我们花完了……”

  朱由检指着方正化,笑了起来:

  “就让老方再去抢么!

  实在不行,给他调派船只!

  江南豪绅没钱了,那红毛夷人,不是还有钱么!

  抢过来就是,多大点事啊!”

  朱由检这么一说,众人都是大笑起来。

  对于皇帝陛下要在短短一年内花完了这么庞大的一笔钱,群臣虽然有些不舍。

  然而,这些钱是皇帝的內帑所有。

  他们这些朝臣,就算是想要阻拦,也找不到理由啊!

  况且……

  陛下花的越多越好!

  內帑出去的钱,最后都会到了民间,到时候,朝廷就能收到税。

  那可是进入国库的银子了!

  “至于百姓护地的问题……”

  朱由检笑着指了指一边站着,嘴角正带着笑意的朱聿键:

  “之前大宗正清理士绅侵占土地时,这些清查出来的田地,朕已经收归国有,与他们交换就是!”

  陈奇瑜道:

  “陛下,这条路如此漫长,必然要经过很多村落,不说搬迁百姓如何安置了。

  单单沿途的坟茔数量,也不在少数。

  这两个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朱由检点头:

  “那就再调动一部百姓,成立建筑队,让他们建造新村。

  只要是需要拆迁的百姓,给予院落就是!

  至于坟茔,可以定下迁址的补偿标准,这也是可以解决的。”

  一亿五千万白银在手,最少都能制造出五亿枚银元。

  更何况,郑鸿逵还预定了千万枚银元。

  这又是两千万两白银!

  几乎又能制造了四千万枚银元!

  若是不计算白银中的含铅问题,一两白银能够制造两枚银元。

  加上朱由检之前制造的那些银元,他可是相当于六亿枚银元在手啊!

  可以这么说,当银元经过郑鸿逵、左良玉的手,开始流通后,朱由检的财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他不怕花钱!

  只要银元的制造办法还没有泄露,大明就不会缺钱用!

  而这么庞大的一笔钱,投入了民间,最少百年之内,是再也不用担心收不到税的了!

  那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也是要看情况的。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是铸造钱币。

  只有朱由检一家,掌握了压制钱币的技术!

  试想,银元制造速度,是传统铸造的数百倍!

  精美程度,更是铸造钱币,拍马也赶不上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劣币可就打不过良币了!

  毕竟,朱由检的银元——那是三百年后的产物。

  以魔法来打现实,又怎么会失败呢?

  吹的响的银元,可不是铸造法能够鼓捣出来的!

  这是高档货!

  老百姓分得清好赖。

  银元的流通,已经是无法阻挡的趋势了。

  只要给予时间,一旦这批银子变成了银元……

  就算不考虑银元与银子之间的兑换比,朱由检就已经无敌了。

  财大气粗的朱由检,已经豪到了可以用钱来砸人玩儿……

  况且——倭奴国那个地方,可是盛产金银。

  郑鸿逵一大早就出发了,待他返回,将会是海一般的银子……

  虽然大头被郑家占了。

  但是——

  等到腾出手来,想收拾他的时候,只消一道禁绝金银交易流通,并不准带离海外的诏书。

  郑鸿逵就要乖乖将银子拿出来!

  当然,前提是朱由检自身够硬。

  还是那句话,强权的政府,一旦想要收拾资本,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

  一个个问题,被大臣们一一提出,又被一一解决。

  一个时辰之后,看着再也没了异议的大臣们,朱由检笑道:

  “那铁路计划就此启动!”

  朱由检看向了王徵:

  “王卿,铁路的事情,交给王永春兄弟去办。”

  王徵急忙替养子道了谢。

  朱由检又看向已经升官为尚书的方岳贡:

  “方卿,你这个工部尚书,要做好了后勤工作!”

  方岳贡也应了。

  “王章!”

  朱由检看向坐在第二排的御史王章。

  王章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微臣在!”

  朱由检问道:

  “当日在京师,卿家腿被闯军所伤,可曾痊愈了?”

  王章使劲拍了拍自己受伤的那条腿,大笑道:

  “陛下您不说,臣都忘了这条腿,还曾经中过刀了呢!”

  朱由检点点头:

  “你是视军御史,又是朕从闯军窝里救出来的,可敢执朕旄节,往来巡查?”

  王章站直了身子:

  “臣的这条命,都是陛下抢回来的!

  莫说陛下让臣纠察不法,便是让臣再上城头骂贼,臣也不会皱了一下眉头!”

  “好,那你就加任督查特使,持节巡查!”

  王章领了命。

  朱由检看向其余诸臣:

  “郑森那边,朕让他多派舟船,运回铁锭。

  宋应星,高炉冶铁的事,你担起来!”

  宋应星应了是:

  “陛下放心,高炉炼钢法的技术早已成熟。”

  我国古代……

  真的,各行各业都能惊掉现代人的下巴!

  从先秦开始,冶铁就出现了。

  钢材的制造,更是越来越好!

  战国时期,还只是“块炼法”—西汉初期就有了锻打的“百炼钢”—西汉中期直接发明了“炒钢法”—南北朝时期又有了先进的“灌钢法”。

  郑州古荥西汉一号炼钢炉遗址,炉体容量50立方米,单炉单天产量一吨。

  遗址中发现了含碳量仅为0.05%的优质低碳钢锭,清理出来的铁块,总计上百吨,最大一块23吨。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围攻寺庙抢王妃?世子爷他疯了?
  2.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3.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4.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5.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6.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7.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8.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9.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10.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1.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3.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4.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5.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6.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7.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8.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9.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1.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2.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3.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4.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