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468章 左良玉重病

第468章 左良玉重病

  阿布鼐可是名正言顺的黄金家族后人。

  他不配合清军,自然整个察哈尔部,清军就调不动多少人了。

  多尔衮虽然调动了科尔沁全部壮丁,但是,却也只有二十万兵马。

  ……

  多尔衮看着面前的地图,只觉得头更疼了。

  “二十万人……”

  多尔衮呢喃道:

  “也不知道能不能让李自成自乱阵脚呢?”

  ……

  就在清朝的二十万大军,绕道蒙古之时,方正化和郑鸿逵回到了汉都。

  一同回来的的,还有在两广作威作福几个月之久的左良玉。

  下元节到了。

  虽然十月十五下元节,不是明朝三大节之一。

  但是,下元节这一天,皇帝要在带领百官给水官旸谷帝君解厄的日子。

  下元节源于道教。

  道家有上、中、下三元之说。

  到了魏晋南北朝,道家又把三元与三官联系起来,认为三官是天、地、水三官的别称,即天、地、水三官。

  三官大帝分别对应于尧、舜、禹,也就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下元水官,即以治水著称的大禹。

  华夏神灵,都是对国家,对种族有大恩的先贤!

  在历朝历代的加封下,大禹成了水官大帝。

  他掌管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载众生的功业。

  全称“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俗称水官大帝,属太清境。

  这是一个庄严隆重的大节。

  十四日,两方人乘坐的船队,几乎一起到了汉都城西的码头旁。

  这是一个——这个世界上,最早用水泥建造的码头。

  朱由检将水泥的制造,交给了宋应升。

  而今,大明已经开办了四座水泥高炉,日产水泥五千多斤。

  虽然这个产量,在后世看来,连一个土法水泥厂都比不了。

  但是,当新东西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带给世人的,却是无以伦比的震撼。

  一丝一毫的改变,都能掀起一场颠覆天地的大势!

  假以时日,待水泥厂遍地开花。

  别说是修长城了,就算是给太平洋盖个盖,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方正化和郑鸿逵说说笑笑,两人你推我让。

  最后,还是方正化先行踏上了平整的码头。

  “咳咳,咳咳!”

  就在郑鸿逵刚刚踏上码头的时候,身后一个高大的官船上,一佝偻着背,咳嗽不已的武将,也到了岸边。

  两人扭头一看,不由大惊:

  “左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来人,正是左良玉。

  在亲兵的搀扶下,左良玉艰难的上了码头。

  他苦笑一声,对两人拱手行了礼,叹息道:

  “老了,不中用了……”

  看着脚下那平整的宛如水面的新式码头,左良玉不胜唏嘘。

  他已经被病魔折磨了一个多月了。

  岭南那湿热的气候,让他这个戎马一生的大将,身体内的暗疾,彻底爆发了。

  原本的历史上,左良玉就是在这个时候,病重的。

  在这个时空里,因为两广湿热的气候,他的病来的更早。

  若说以前,三人还各自看对方不顺眼。

  然而,毕竟共事了大半年,都是在皇帝身边当差的。

  眼见左良玉如此老态龙钟,方正化、郑鸿逵心中的那点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方正化不由分说,一把抓住了左良玉的手,三根手指搭在了脉搏上。

  方一把脉,方正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足足号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神色严肃道:

  “左将军,伸出舌头让我看看。”

  左良玉苦笑一声,张嘴“啊”了一声。

  方正化皱眉道:

  “脉见洪数,舌红苔黄。

  左将军你可伴有全身寒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的症状?”

  左良玉缓缓收回了手,苦笑道:

  “方督,你不用问了,我这就是背疽。”

  背疽?

  方正化早已有了猜测,听到左良玉承认,还不觉得多么震撼。看書喇

  郑鸿逵却是吓了一跳:

  “老左啊,你这可要抓紧治啊!”

  背疽历来凶险,《灵枢》中说:“脓已成,十死一生”。

  便是那霸王项羽的谋臣亚父范增,唐代大诗人孟浩然,都是因为这个病不治的。

  远的不说,便是本朝的中山王徐达,也是命丧背疽之手。

  要知道,太祖皇帝听闻徐达得了背疽,急忙将他从北平召回南京养病,调派太医给他治病,都还丧了命。

  为此,太祖甚至罢朝痛哭,亲至徐达家中吊唁,追封为中山王。

  更是连连哀叹道:“天何夺吾良将之速!”

  (朱元璋赐烧鹅毒死徐达的说法,就是胡扯的。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正德年间,民间诗人徐祯卿的《翦胜野闻》。

  单看名字就知道,就是乡野演绎传说。

  剪就是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思,书名大意就是茶余饭后用来打趣的无聊怪谈。

  这个说法,经过清廷的广为宣传之后,才世人皆知的。

  本质还是抹黑……)

  背疽凶险,左良玉岂能不知。

  他苦笑一声。

  早些年的心思,此时却是全然没了。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左良玉见到欣欣向荣的汉都,往日里的那些心思,全都没了。

  甚至,还满心思都是自责。

  他蹲在地上,抚摸着光洁的码头。

  左良玉满脸都是追忆和懊悔。

  方正化见状,也是不甚唏嘘,他解释道:

  “此物乃是水泥,是陛下新制造出来的东西。

  这玩意就像是咱们以前用的糯米汁、石灰、猪血搅拌的粘合剂。

  不过造价更低,百斤也不过18枚铜板。

  使用的时候,以两倍沙子,兑水后搅拌均匀,然后就像以前那么使用就可以了。

  码头这边,采用的是水泥内藏编制成笼的竹篾,掺杂了一些碎石,整体浇灌而成。

  不仅便利快捷,只消七天,就能完全成型,正常使用。

  还甚为结实啊!

  听陛下说,这东西能管百十年咧。”

  “好!好!好啊!”

  “看到汉都越来越繁华,我就放心了。”

  左良玉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水,这才起了身。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一场重病,眼见没几日的活头了,左良玉什么心思都淡了。

  此时的他,只盼着国家、百姓能够少遭了罪……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