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419章 窃国莫过于嫁接

第419章 窃国莫过于嫁接

  “金尼阁说,庞廸我向龙华民推荐了我,说臣是亲近西人的官绅,又受洗入了基督……”

  朱由检眉头一挑,直觉告诉他这事没有这么简单。

  实际上,西方人在大明传教虽然很早就开始了,却并不顺利。

  以自我为中心,只要非教徒皆是异端的西洋学说,并不能让大明百姓信它。

  因为古典华夏百姓,可不信什么神佛。

  与其说华夏子民是迷信,不若说是对神佛的改造!

  君不信?

  你去拜神拜佛的时候,祈祷语是怎么说的?

  “某某神明在上,保佑我怎么怎么,只要我心愿达成,许诺怎么怎么……”

  是不是?

  这拜神定语,全国统一啊!

  甭管你信什么,求神拜佛的定语,就是这个套路!

  比如我两口子,除夕拜神的愿望——

  “出版、改编、挣大钱,许诺心愿达成长香供奉……”

  别笑!

  这就是我们华夏所谓的“迷信”。

  不单单是拜神,我们给祖宗上坟的时候,一样是祈求祖先保佑,许诺多烧纸钱!

  ……

  我们信不信神?

  信!

  满足了心愿就信。

  看到没,前提条件就是满足心愿!

  不管是神也好,还是鬼也罢,让华夏人相信的前提就是利益交换——诸如:健康、平安、钱财、运道!!

  与其说我们信神、迷信,不若说华夏古典文化,是对神明的奴役!

  财神是保佑我发财的。

  土地是保佑平安的。

  灶神是保佑健康的。

  药神是治病的……

  365行都安排完了,好了,再找一个玉皇大帝,给漫天神佛管起来!

  神要是不作为,就触犯了天条!

  不说这些高高在上的神。

  就连江河里的龙,也要承担给我们行云布雨的职责!

  你要是不满足愿望,那就找个神,以渎职的罪名斩了你……

  兄弟们,翻翻古典神话传说,听听乡里鬼怪志异,是不是这样呢?

  ……

  我们拜外神,在旁人看来,这叫病急乱投医!

  也就是走投无路了,才会换一个信仰。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么!

  要知道,大明时期百姓们,可不是腐败无能的伪清朝可以比拟的。

  大明百姓,除了明末天灾人祸这一段特殊时期外,那真是幸福感碾压全世界。

  若是要做个对比,就好比二战后六七十年代的霉子,你还要最少再给它扩大个十倍。

  我暑假去谷城玩,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就跟本地老爷子递了烟,攀谈间打听了一些往年旧事。

  当地老农说了句俗话——祖宗们留下来一个说法:要得我河西三年不淹,看门的大黄狗也能娶一个大小婆。

  我考证不到产生这句话的具体时间,尝试着从环境上对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谷城地处秦岭、大巴山与汉江夹峙之中,地理环境上是一片绝地。

  传统的陆路交通往来不便。

  这种地形,在现代社会之前,往往都处在地方高度自治之中,官府力量相当薄弱。

  华夏百姓,是最勤劳的一个种族,勤俭致富,是深入骨髓的传统观念。

  只要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或者在官府作为能力不强的地方,百姓们的日子都好过。

  这一点,历史上西汉初期的无为之治,反倒国力强盛,就可见一斑了。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历史上,只要社会安定,官府放权,都会形成一个盛世时期。

  这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盛世成因。

  那么,照此类推,明朝安定了两百多年,税收又不高。(明末加战争三饷这一特殊时期除外。)

  大明百姓的生活会怎样呢?

  是不是,就是谷城老农给我讲的那句俗话——看门的大黄狗,也能娶一个大小婆?

  富饶的明人,怎么会相信异端学说?

  自从明朝中期以来,西洋人就开始的传教事业,却始终没有成果!

  就在西洋人传教困难时机,一个人出现了——利玛窦。

  利玛窦仔细研究了华夏的信仰,然后给基督学说披了一张皮。

  他告诉手下,以后再传教要这么说——

  华夏人不是信奉“昊天上帝”么,那就告诉他们,西方的耶稣就叫“天主”,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没有分别,耶稣只是中国上帝在西方的另一个名字。

  只要华夏人愿意信仰西方教,就算他们祭祖、拜神,也没关系!

  并且给西洋传教士定下了规矩——必须穿大明衣服!

  这就是西方传教史上的“利玛窦规矩!”

  在利玛窦的主持下,西方基督,改头换面之后,在开放并容的大明,终于成功的打开了局面。

  也就是在利玛窦的这一套操作下,他结识了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

  并且成功忽悠三人入教。

  然后,利玛窦大开忽悠之嘴,封这三人为西方圣教“三柱石。”

  有了这三人的牵头,西方传教事业,终于得到了生机。

  ……

  柱石是什么?

  西汉官名,太仆牧橐令的副贰官。

  按照《后汉书》、《三国志》的解释:

  内行笃,有威重,位歷将相,国家柱石。

  体履至实,直内方外,有托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这是华夏古典文化中,对柱石的定义。

  这个定义,不说作为作为明朝官场大佬的徐光启等人了,就连一个立志于科举的秀才,都知道!

  而徐光启是谁?

  大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也就是俗称的次辅。

  明朝后期的阁臣,通常加官至于一品,乃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文渊阁通常还会加上这几个名头——总裁国史玉牒、同知制诰起居经筵日讲、通家侍生!

  可能有人要说,次辅次辅,只要带了个副,放屁都不带响的!

  文渊阁大学士还有另外一个重任——《永乐大典》的保管工作!

  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存放在文渊阁东阁中!看書喇

  (全书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两万两千九百三十七卷,约3.7亿字,收录图书八千余种。)

  换句话说,徐光启这个次辅,是唯一能够不请圣命,不惊动朝臣,就接触到《永乐大典》的人!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