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383章 作死啊

第383章 作死啊

  对于这个多才多金的好兄弟,郝摇旗是真舍不得啊!

  这些日子,他都送了自己多少好东西了!

  郝摇旗依依不舍,郑森眼睛也是有些发红。

  他抓着郝摇旗的手不愿放开:

  “大哥只管放心,今后只要有小弟的一碗米饭,就有大哥你的半碗吃食!”

  “咱们亲兄弟不说两家话,今后大哥但有所需,只管给小弟来封信就是,小弟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为大哥排忧解难!”

  郝摇旗看着这个被自己忽悠瘸了的傻兄弟,真情流露:

  “贤弟,陛下相召,大哥不敢耽误你的前程,待你回来,大哥再与你不醉不休!”

  “哈哈,那是自该!”

  郑森上了船头,抱拳行礼:

  “大哥,小弟这就去了!”

  言毕,郑森一挥手,下令士卒扬起船帆,借着大陆地区夏秋季节常有的东南风,扬帆起航,朝着新都而去。

  郝摇旗站在码头上,久久不语。

  郑森这个兄弟,交的是真值啊!

  ……

  有的人,哪怕明知必死,为了国家,却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的冲锋陷阵。

  有的人,享尽了下里巴人提供的安稳,做的都是男盗女娼之事,遇上了危险,却直接卖了祖宗。

  就在郑森带着“偷”来的船队,进入大明新都京师地界的时候,一行人却乘着船,即将离开。

  这行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朱由检下令“数部联查”的张大隆刀具铺上下众人。

  徽州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群山环绕之地。

  有民谚:十世不修,生在徽州。

  说的就是徽人生存环境的恶劣。

  因为耕地稀少,徽人男丁生下来之后,丢在私塾里学几年,若是不能考文,就会被家长塞了一个被窝卷,丢出门外,任其自生自灭。

  这样的氛围下,徽人最出名的就只有两件事——读书做官,经商赚钱。

  自宋朝开始,大量的人口因为躲避战祸,迁往徽州地界。

  徽人人口爆炸的同时,这种生存习性更进一步的被放大了。

  明清两朝,徽州是出了名的文教之乡,也是出了名的商贾之乡。

  任何一个地方的风俗形成,都是有着客观环境的。

  徽州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得徽人养成了团结而排外的习性。

  官场上,徽人彼此内斗,争权夺利的同时,又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为徽人提供着便利。

  商场上,徽人更是彼此吞并,尽力将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同时,又会扶持同乡商人。

  巨量新商贾的涌入,又使得徽商遍布天下。

  有一个不太准确的数据,明中叶以后,徽商数量,占据了天下三成之多,在典当、木材等类,更是一度超过了半数!

  有钱、有权,又有无尽生力军。

  官商相互,官商扶持的徽人,在明中之后,成为了最特殊的一个群体。

  ……

  朱由检确立新都之后,嗅觉敏锐的徽商,就看到了机遇。

  张小泉商号,更是最早一批进入新都的徽商之一。

  然而,当朱由检密令下达之后,被刁难的无法生存的张大隆掌柜,当即就将这一情况汇报到了本号内。

  按照徽商故往的经验,张小泉当即开动钞能力,很是笼络了一批徽人士绅,想要为自家店铺保驾护航。

  谁知道……

  徽人官吏见机不妙,撤出朱由检身边的墙头草举动,使得此时的大明朝堂,竟然没有一个徽籍官吏。

  赵小泉傻眼了。

  他懵逼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幕,完全想不明白:

  为什么无往不利的“字画”先行,裹挟官吏为自己谋福利的徽人经商妙招,竟然不行了!

  别说是找人在朝堂上为自己“喊冤”了,就算是想要找个为自己“出声”的人,都找不到!

  张小泉银子使了不少,却搭不上朱由检朝堂的车。

  ……

  若是一些人惯以不正当行为,为自己谋取利益,并且形成了风俗和规则以后,一旦这种无往不利的妙招失去了作用,面对新规则,他们就只有败退一途了。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比如,四五十年前的某个时期,以黑暗手段,疯狂资本生长的那些人,遇上了变革,无不销声匿迹。

  规则的转变,导致了某些以“规则”发展壮大之人的失败。

  ……

  张小泉也不例外。

  面对无法打入朱由检朝堂的困局,张小泉只得做出了撤店的举动。

  这位从老父亲手里,接过“张大隆堂号”改为“张小泉堂号”的数百年商铺,在这个变局的时空中,刚刚改了名字,就开始退缩了。

  ……

  朝堂内。

  方正化藏身黑暗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皇帝。

  朱由检捏着毛笔的手,顿了一顿。

  他原本是不打算将张大隆店铺整死的。

  只要换了个名号,朱由检总不能断了数百年传承的“前根”吧?

  只要改个名字,只要不再卖菜刀,哪怕是卖火钳、卖铡刀,卖剪刀……

  朱由检自然就睁只眼闭只眼,让他过去了……

  谁知道——

  这人竟然撤资了?

  “邦邦邦!”

  皇帝的手指,在案几上敲动着。

  沉思少许之后,朱由检道:

  “让人注意周边,看看那些徽籍商铺的反应。”

  汉水是南北货物贸易的最大两条道路之一。

  在陆路运输不发达的时期,沿着水路贩运货物,才是最省力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云贵、川蜀、汉中、陕西、山西、京师这条商道纵然早已出现,货物贩运数量却始终排不上号的原因。

  “陛下,您的意思是?”

  方正化有些摸不着头脑。

  汉水一线,可是商贸重地啊!

  以水路转陆路为转折点的南阳,就凭着这个便利,成为了天下五大城市之一。

  那汉水入江口的武昌三镇,更是在本朝,一跃成为了能争一争八大都城的存在。

  更别提陛下还将新都设在了此地。

  这样一个商贸重地,徽人难道还能舍弃了不成?

  朱由检将毛笔架在笔山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秦知恩急忙弯腰接过,走到一边为皇帝续了茶。

  朱由检开口道:

  “老方你可不要忘了开中法是怎么被玩坏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