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352章 狗皇帝的苟

第352章 狗皇帝的苟

  只是一眼,这个理工男就看穿了皇帝的用意。

  “陛下所办的这纺织作坊,成本必然更加低廉。

  若此,江南劣绅的根基断矣!”

  朱由检失笑。

  他本以为王徵只是一个理工男,却不想这眼光,也同样毒辣。

  仔细一想也是,自从南宋偏安江南以来,南方的繁荣就已经超过了北方。

  宋辽、宋金、宋蒙……

  长达几百年的对立,使得大明自从开国以来,南北方就始终对立。看書溂

  甚至,太祖刚刚统一全国,就闹出了南北榜案。

  主持科举的南方籍官员,竟然录取士子全是南方人。

  朱元璋大怒,这才有了南北榜。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没人知道的是,就在南北榜案发生几个月后,明太祖朱元璋直接迁徙江南富户一万四千多户,迁入南京。

  这就是汉朝陵邑制度的翻版啊!

  为的就是减少江南富户对国家的影响力。

  其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是对江南豪绅的一次重大打击。

  这些资本家就不想想,若是他们稍微做的大度一点,以朱家人出身南方的地利优势,又岂能少了好处!

  皇帝需要的是全国的稳定!

  这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啊!

  王徵这个北人,岂能看不透江南的根基究竟是什么了!

  朱由检看向了王徵,却见这个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浑浊的眼神中,闪过智慧的光芒。

  对于王徵的猜测,朱由检也不认同,也不反驳,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朕与张书堂合计过了,作坊产出的棉布,成本当为松江棉的十分之一。

  作坊产出的麻布,成本当为江南的五分之二。”

  王徵眼睛一亮。

  妙!

  陛下的手段,他已经能够想到了。

  这是断根啊!

  朱由检淡淡的指着更北方,那里有一片烟雾缭绕之地。

  “朕在那边设置了一处造糖作坊,生产的白砂糖,成本虽然与别处无异,但是胜在产量庞大。

  今岁的产量,当为整个大明的三分之一,若是待明岁秋天,当能占据一半以上的产量。”

  王徵已经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手中掌握着如此多吸金利器的陛下,哪怕是收不到赋税,也足以养活二十万大军了!

  江南大族对朝政的影响力,将会是开国以来最低之时啊!

  看着王徵震惊的样子,朱由检心中大定。

  若想让人真心实意的为他效力,莫过于让人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么优秀,跟着自己的好处有多大!

  人非圣贤,谁还没个七情六欲呢!

  在创业初期,那是要靠一张嘴,画大饼,去忽悠……

  呃!

  呸!

  说漏嘴了。

  创业初期,那是要靠着为华夏献身,为共同的理想奉献,靠着志同道合的理念,才能得到起步之资。

  但是,等有了地盘,有了资本,还是这一套,那就完蛋了!

  必须要让跟着自己的人,能够得到实惠才行啊!

  老话说得好,不为青史留名,就为金银珠玉。

  看人下菜,看盘下筷!

  名和利,总要得一样不是!

  老祖宗的人生哲理啊!

  朱由检想起了方正化传来的消息……

  有人说自己是腹黑的狗皇帝,净会忽悠人!

  我呸!

  虽然朝廷不满编——我这不是给人前进的欲望,给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么!

  再说了,皇城外右边那一片石头山,全是雕刻匠!

  那可是大明忠臣台!

  那里——是要立下一个个大明忠臣的石像的!

  这可是青史留名,万古流芳的好事啊!

  这可是对文臣武将最大的奖励!

  再说了——

  不就是没有给朝臣发俸禄么,咱包吃包住的,年底还会给了廉政奖励。

  朱由检可是早就让人扩散出去了——咱大明今年拿出来分发的银元,都足足一千多万枚呢!

  按照目前的趋势,谁不能分个万儿八千的银元!

  这都是价值三万多两银子了呢!

  反正——当兵的银子,早就给了……

  再苦再累,不能苦了拿枪的啊,他们是真要拼命的!

  ……

  (he~tui!狗皇帝。)

  朱由检伸手拍了拍王徵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定心丸:

  “王卿怕是还不知道,朕在王府洲那边设立了皇家制造局。

  现今虽然铁矿不足,但是,也能日造燧发枪六百余杆,火炮的产量已经暂停了……”

  朱由检满脸的愁云:

  “铁矿不足,是真的愁人啊!”

  “朕的库房内,才只存下了两千来门新式火炮……”

  狗……

  王徵深吸了一口气。

  将来的路上,听到的那些关于皇帝不好的言论,压入脑海深处。

  皇帝陛下也不容易……

  ……

  大明皇帝朱由检昭告天下:

  定于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之际,大开恩科,为国取士。

  恩科非是科举取士,而是对天下博学士子的恩赐。

  届时,只要有秀才功名,不论所学,皆可前往大明新都科考。

  ……

  伴随着刘芳亮、李岩井陉关大捷,清军灭顺先锋阿济格狼狈逃回京师,这个石破天惊的大消息之后,朱由检放出了王炸。

  一时间,朱由检的这个圣旨,在方正化锦衣卫暗探的散布下,瞬间传遍了天下。

  甚至,盖住了江南小朝廷的连寇灭顺之议。

  无数怀才不遇的杂学世子,无不背起行囊,朝着中州大地赶去。

  ……

  开封境内。

  一处山间道观里,一个高盘云鬓的绝美妇人,手牵十来岁的孩童,望着西南方,嘴角带上了笑容。

  “阿母,父皇能打败东虏吗?”

  “我儿,你该相信陛下!”

  这是张皇后。

  江南。

  一微微丰腻样貌秀丽的女道士,同样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眼神里露出了思念。

  “三母,我们要去阿大那里吗?”

  孩童清澈的眼睛,看向了女道士。

  女道士摇摇头:“相公步履维艰,更有严令,若非他召唤你我,你我只能在这里隐居。”

  孩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眼神里带着对亲人的渴望,还是懂事的没有再问。

  这是袁贵妃。

  镇江。

  镇海将军府。

  郑鸿逵弯腰长拜。

  对面的主位上,坐着一个相貌俊秀,小巧玲珑的女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2.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3.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4.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5.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6.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7.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8.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9.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0.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2.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3.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4.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5.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6.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7.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8.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0.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1.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2.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3.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