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346章 王徵到来

第346章 王徵到来

  看着面前的白糖,朱由检的嘴怎么也合不上。

  别看这是糖,这可都是钱啊!

  这是白花花的糖吗?

  不!看書溂

  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市面上一斤糖,价值两钱银子!

  就算批发价要低一些,每斤最少也能卖一钱银子。

  一亩地的玉米杆,就算只能做出来三十斤白糖,那就是三两银子的收入!

  再将这些银子做成了银元,那可是五枚有余啊!

  扣除了等于是购买百姓玉米杆的赏银,以及匠人们的赏赐、月银,朱由检每亩玉米地,最少能净赚两枚银元!

  也就是说,每亩地玉米,只要能产三十斤白糖,朱由检就能大赚。

  而实际情况却极为惊人。

  后世的玉米杆,每亩产量在一万斤左右,大约能压榨出四千斤汁液。

  玉米汁液的含糖量,达到了20%以上。

  也就是说,每亩地玉米杆,能产八百斤白糖!

  就算朱由检没有肥料,一亩地产一百斤糖,还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那就是十两银子,熔铸了银元,添加了三成杂质……

  那就是十八枚银元!

  这可是十七倍的毛利率!

  还有比这更暴利的吗?

  若是算上银元与白银之间那可怕的汇兑比例,足足相当于三十多倍的毛利润!

  我尼玛!

  李自成抢钱都没这么快!

  至于白糖产量激增,会不会造成售价的降低……

  没问题,这个时空里,全世界都缺糖。

  西夷从全球抢了那么多金银珠宝,帮他们分担一下压力……

  这没问题吧?

  完全是正当合理的互利互助啊!

  身为人类,身为文明世界的一员,身为欧罗巴人嘴里的“白种人”,咱解决他们的库存压力,这是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为!

  (清乾隆时期马嘎尔尼访华之前,西方人将华夏划分为白种人,一鸦后,变成了黄种人。)

  没毛病啊,老铁!

  更何况,这玩意添加在火药里,那可是大杀器!

  别的不说,加了糖的手榴弹,威力提高一倍不成问题!

  这个威力,可足够恐怖了!

  若是添加在没良心里……

  那是不是要改名叫黑心烂肝没良心……

  白糖——这是吃得吗?

  这特么是战略资源啊!

  ……

  “陛下,京师送来急报,王徵到了。”

  秦知恩骑着快马,连夜赶到均县,送来了消息。

  “王徵来了?”

  朱由检大喜。

  明末时期,科技大牛很多,宋应星、孙元化、赵士桢、毕懋康……这些就不说了。

  他们排不到顶尖。

  明末顶尖的科技大拿,公认的有两人——南徐北王。

  也就是徐光启和王徵。

  徐光启么……

  因为南方文人多,徐光启的牛逼,是个人都知道。

  别的不说,初中时期就开始学习的几何,就是徐光启的功劳。

  基本上初级几何、物理的概念、定义,都是他翻译、总结的。

  若说徐光启侧重于文科,而王徵则是一个怪人。

  自从宋朝开始,儒家思想已经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习性了。

  在信奉君子动手不动口的晚明风气里,王徵是一个亲力亲为的科技达人。

  风力、水力的自行磨、风车行远、风轮转重、自行车、轮壶、代耕、天球自转,地堑自收,水轮自汲、水漏自升……

  这都不算啥!

  蒸汽机这东西,惯于为科技发展找一个具体人的华夏,后世给安在了瓦特的头上。

  实则不然!

  这世上的机械,仅有绝少的一部分,是某个人忽然灵光一现的产物。

  大部分机械,都是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前人的经验上,让它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蒸汽机这个东西,在瓦特改进之前,早就出现了。

  后世西方公认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于公元1世纪,发明的汽转球。

  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

  同时代的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

  而早在这两人之前,王徵已经将蒸汽机做了出来。

  甚至,还已经做出了利用蒸汽机的模型机械。

  王徵早些年编撰的书里,记述了这些科技:

  火船自去、火雷自轰、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神威惊敌……

  这些机械,运用的就是蒸汽动力。

  他发明这些蒸汽机械,并整理成册的时间,最晚不低于1616年。

  王徵是1571年出生的,出生书香门第的王徵,父亲王应选也是一个机械大拿,王家是富贵人家。

  24岁时,(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王徵就考中了举人。

  可以说,那时候的王徵,正是人生得意时。

  此时,正值大明巅峰时期,内外部的环境都可以。

  王徵年纪轻轻,又拿到了举人的功名。

  不愁吃喝,又有银子的王徵,就开始潜心研究机械。

  在他决心考取进士做官之前,王徵编撰了《新制诸器图说》,其中,就包含了上面的这些机械的制造方法。

  万历四十二年(1594年),王徵进京赶考前,第一次见到西方人庞廸我,见识了宣传天主教的册子。

  这是西方事务,第一次走进了王徵的眼帘。

  王徵旅居北京赶考期间,认识了西方传教士金尼阁、汤若望、龙华尼、邓玉函。

  因为有了之前天主教宣传册的影响,王徵成了天主教徒。

  并向传教士们学习拉丁文和西方科学知识。

  根据对西方传教士口授知识的整理,王徵于1627年写成了《远西奇器图说录》。

  很多人说王徵的蒸汽机,是在西方人的指导下研究的。

  实际上稍微研究一番时间线,就知道并不是这样。

  王徵认识西方人,是在万历四十四年之后,这个时期,正是王徵发奋定要考中进士期间,更是常住京师二十年之久。

  他出版《新制诸器图说》,是在考中举人之后,万历四十四年决心赶考之前,也就是1616年以前。

  试问,直到1679年,西方才有了蒸汽机的模型和理念。

  又是如何才能提前近七十年时间,将后来的知识,教导给王徵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