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30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第30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只可惜这句话,现在的历史网文作者,有几个知道的?

  甚至还有可笑的——“大明不许百姓议论朝政”都出来了……

  真不知道这是在给士人洗白,还是彼等自己宛若三岁稚子信口开河?

  ……

  宋应星看着身侧皇帝那消瘦的脸颊,心中莫名的就是一痛:

  国家如此不幸,上有奸臣,下有党羽。

  皇帝这些年是如何渡过的啊!

  ……

  朱由检站立了许久,直到月落星稀,满城烟火逐渐熄灭,唯有码头边的灯火,还在辉煌。

  朱由检才叹息了一声:

  “宋卿家,皇家科学院的选址,朕意定在淅川、邓州与均州之间的那一片高岗纵横处。”

  “朕将都城定在山区,正是白手起家需要砖瓦甚多的时候。

  朕意招募流民,取土烧砖制瓦。

  京师需求砖瓦甚多,这样一来,单单取出了泥土的地方,就会奠定了护城河的基础。

  届时,只消连通了丹江和汉江,便能做了城外的护城河。”

  宋应星大赞:

  “陛下所言甚是,先做好了规划,再来修建各色建筑,这才是最省力的法子。”

  朱由检笑了笑:

  “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的这片山区,位置尤为险要,朕的新都,便在这片山区。

  在这片山区山脚下,朝着中原的方向,全是纵横的高岗。

  皇都最外侧的城墙,会依据高岗地形而建,全部建立在高岗的顶部。”

  宋应星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么做的好处,他大笑道:

  “陛下此举,最利于防守。

  一旦新城建起,敌军若来,则需要仰面上了山坡,生生承受了城墙上守军的攻击。

  况且,攻城器械笨重,若要推上山坡,经受的伤亡,必然很大!

  这是兵家致胜之地啊!”

  朱由检转过身来,看着宋应星笑道:

  “朕一直以为,少年才是国家的未来,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

  朕意将科学院放在护城河的外面,濒临丹江,地处淅川与都城城墙之间。

  宋卿家当于紧邻护城河外,修建科学院。

  科学院的围墙,则要以城墙的标准来修建。”

  宋应星奇道:

  “陛下的意思,是以科学院做为都城的卫星城?”

  “是的!”

  朱由检点头:

  “朕希望卿家教导出来的士子,能够谨守一句话!”

  宋应星抱拳弯腰:

  “请陛下吩咐。”

  朱由检满脸的严肃:

  “祖宗河山,得之不易,咱们脚下的每一处,都是祖宗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

  朕希望这些青年士子,能够铭记——祖宗家国岂可忘,十万青年十万兵!”

  宋应星浑身一震。

  只觉得一股肃杀扑面而来。

  他终于明白皇帝为什么特意将他喊来此处,直到深更半夜,夜深人静时,才说出他的打算了!

  陛下这是——准备培养一只由高等知识分子组成的军队啊!

  宋应星心脏剧烈的跳动着。

  陛下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自己……

  皇恩浩荡!

  皇恩浩荡啊!

  宋应星泪流满面……

  ……

  翌日。

  朝阳还没有升起,宋应星就已经带着行人,准备出发了。

  宋应升以及宋家的第三代们,都赫然在列。

  身后,是皇帝特意派来保护他们的两百羽林军卒。

  朱由检拉着宋应星的手,将一个锦盒交给了他:

  “这是朕琢磨的取土路线,也即是护城河路线。

  卿家实地考察一番,看看哪里需要优化。”

  “朕的意思是从丹江,经淅川边界处,经邓州的彭家镇,至孟楼以东的林扒,直光化境内的都司、薛集,然后连通汉江。

  此即为护城河的路线。

  沿途皆为平原、岗低,几乎全是黄土地,这样一来,所需的人工也不多,翻出来的泥土,又都能制成了砖瓦。”

  这条路线,是一条后世开挖的人工河的路线。

  叫做“西排子河”。

  乃是后世60年前后,纯粹依靠人力开挖的一条河流。

  这条河分为东西两个排子河,从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处,一直延伸到襄阳境内,汇入汉江。

  ……

  宋应星有些懵。

  陛下说的实在是太详细了,他没有实地考察过,无法给出意见。

  但是,皇帝想要沟通丹江和汉江……

  这样的构思,从防御上来讲,的确是堪称固若金汤的。

  ……

  朱由检笑着拍了拍宋应星的手背:

  “卿家是一个实在人,自然不会阿谀奉承。

  况且,朕又没有详细的测量过,因此路线必然会有错漏之处。

  一切都靠卿家的火眼金睛了!”

  宋应星弯腰拜下:

  “臣必然为陛下找出一条最优的护城河所在!”

  朱由检笑着应了,又走到宋应升身边。

  (特注:宋应升的升字,是昇,升是昇字简化的写法。)

  宋应升急忙弯腰作揖。

  朱由检伸手将他扶起:

  “若是朕记得不错的话,朕曾赐你文林郎?”

  宋应升急忙称是:

  “那是微臣做广州知府的时候,陛下厚赐微臣的。”

  朱由检点头:“你祖上乃是弘治年间的进士,尚书宋景?”

  “陛下博闻强记,微臣曾祖正是庄靖公。”

  宋景是弘治年间的进士,历任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乃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更是一个能办实事的能臣。

  庄靖是宋景死后,朝廷给的谥号。

  这是一个上等美谥,单单这一个谥号,就可以看出宋景的能力了。

  朱由检笑着拍了拍宋应升的肩膀:

  “宋景多有贤名,军事手段亦也不差!”

  “微臣替先祖谢过陛下的赞扬!”

  宋应升见到皇帝如此夸奖自己的太爷,高兴的就像是吃了蜜一样。

  朱由检正色道:看書喇

  “宋景其人,朕甚为欣赏。

  汝为宋景之后,切莫要坠了先祖之名!”

  “陛下放心,微臣纵然是死,也不敢让祖宗羞愧!”

  宋应升急忙连连做了保证。

  朱由检点头。

  历史上的宋应升,最后感慨国家灭亡,自尽而死……

  而宋家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们,本来已经得到了崇祯的恩佑,让他们在当地做了县学的教习。

  然而,明亡之后,宋应星两兄弟立下了祖训——宋家后人不得仕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