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98章 往后余生,唯以华夏后世为己任

第298章 往后余生,唯以华夏后世为己任

  哪有人愿意来学了这些市井百生哟!

  皇帝想要开设这些科目,怕是没有人来学的。

  但是……

  宋应星可是连什么菜籽能榨多少油,都亲自求证后,才记录在了书中。

  这人可不是一个夸夸其谈、不知其然的书生,而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砥志研思的牛角尖啊!

  这人的钻研精神,不说当代,就算是后世,又有几个?

  听到皇帝立下了如此宏大的愿望,宋应星一颗心炙热起来。

  他猛然上前,不顾皇帝刚刚才说了大明禁绝跪礼的旨意。

  “噗通!”

  宋应星双膝及地,眼眶里已经全是泪水;

  "陛下放心,只要臣不死,定当实现陛下的宏愿!

  哪怕臣呕心沥血,也百死无憾!"

  “朕相信你!”

  朱由检走上前,亲手拉起宋应星,又后退两步,鞠躬还礼:

  “宋卿家,大明的明天,朕就拜托给卿家了!”

  宋应星微微侧身,生生受了皇帝的这一礼。

  他已经立下了死志……

  往后余生,唯以华夏后世为己任!

  皇帝的还礼,他受得起!

  君臣再次落了座,朱由检开口道:

  “你为院正,你兄宋应升则为主事,你宋家第三代七子,若有精于百业者,还请卿家举贤不避亲,万万推举与朕!

  朕立下先言——彼等都可为教授!

  还有,若是朝野有乡贤精于此道者,卿家也可一并推举,朕必然重用!”

  朱由检是谁?

  这可是腹黑到了极致的人。

  他早已将宋家调查了一个底朝天。

  宋应星三兄弟中,宋应鼎死的早,剩下的两个,都是名动一方的大拿!

  宋应星的名气大,但是,他哥哥宋应升也不差!

  就算是宋家三兄弟的后代,宋家七子,也都继承了父伯辈的手艺……

  在这个时代,虽然门户之见没有清朝那么严重,但是,家学渊源还是适应这个时期的。

  宋家三代的七个子弟们,有了宋应星这样的父伯,岂能是普通人?

  以狗皇帝的腹黑,会放过他们?

  这正所谓——捡块石头也要榨出油,逮着蛤蟆攥出尿!

  雁过拔毛?

  不存在的!

  全都拿下,才是狗皇帝的基本操作。

  ……

  眼见皇帝这么说,宋应星当即就将全家都卖了……

  反正人都已经被方正化带着几百人,给“请”来了,难道还能有了别的出路?

  再说了,那毕懋康两兄弟的前车在鉴,不但二毕来了,人家的子孙徒弟也都来了!

  难道他二宋全家,还能逃得开?

  对于皇帝的话,宋应星默认了。

  他抬起头来:

  “陛下这么说,臣还真的有人要推荐!”

  朱由检大喜,急忙道:“卿家速速报上名来,朕这便让人去请!”

  宋应星神色里有了几分的追忆:

  “昔日,我大明以南徐北王,徐光启、王徵二人为最,两人的门生故旧,无不是‘技艺’高超之辈。

  臣以为,陛下当召二人后人前来!”

  朱由检点头,认真的对方正化道:

  “老方,速速安排人手,前往迎接!”

  方正化应了是。

  宋应星再次道:

  “陛下让臣为大明皇家科学院院正,臣自该竭力做事,臣唯有一惑——

  敢问陛下,这学子从何而来?”

  朱由检笑了。

  “朕意欲加开恩科,定于今岁七月开考,所得士子,皆入科学院由卿家教导,如何?”

  宋应星大喜。

  这可是一个好办法啊!

  宋应星脸上的欣喜只流露了一瞬间,就被担忧取代,他拧紧了眉头:

  “只是,臣所学乃是杂科,再则若是恩科士子还要再行进入皇家科学院求学,这不是与国子监重叠了?

  况且,那些士子好不容易遇到了恩科,本以为是天大的恩赐,陛下又让彼等重新进学,就怕他们会心中不满啊!”

  “这也好办!”

  朱由检笑了,正所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宋应星说的这个情况,的确会存在的,若是处理不好,的确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但是,他早已做好了腹稿,又岂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

  只听皇帝娓娓道来:

  “在昭告天下时,当加上这样一句——恩科即考六经,又侧重杂学。

  不管举人、秀才,但有杂学突出者,只要过了童子试,皆可前来应考。

  卿家以为这样何如?”

  宋应星瞪大了眼睛:

  “陛下的意思是……”看書溂

  宋应星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皇帝这个操作,必然是要减少六经取士的人数,然后侧重就在于杂学。

  然而,这些人大都是经学不甚突出,以至于秀才功名也难考之人。

  如此一来,到时候录取了他们,只消一句——功名不够,需要继续在皇家科学院研读,才能为官,就足以堵住了他们的嘴的!

  况且……

  宋应星自信有自己主持的皇家科学院,必然能够吸引了那些真正喜爱杂学的人!

  就算这些人心中还有不岔,只消三五天的时间,他就能扭转了士子们的心思!

  ……

  夜风袭人。

  宋应星亲自陪在朱由检身侧,两人行走在老河口集镇上。看書喇

  有道是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朱由检想要将大明皇家科学院定在新京师的外城之外。

  但是,具体的布局,还是要宋应星来规划的。

  ……

  朱由检在后世时,对于华夏一个现象很是厌恶。

  后世的城市圈,无不修建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

  而所谓的农田,则……

  当钢筋混泥土建筑与农田争地,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资本的得寸进尺。

  这些本该种庄稼的地方,全部种上了高大巍峨的建筑。

  ……

  同样占地面积的房子,华夏古典建筑室内温度,必然要比钢筋混泥土建筑室内温度低得多!

  而房屋外面的温度,也是华夏建筑外温度低!

  甚至,同样的维度,必然是农村的温度,要比城市内的温度低!

  高温,是后世城市的通病。

  虽然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有关。

  按照华夏的古典说法,这叫黄道!

  何为黄道?

  黄道者,天文现象也!

  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尔。

  黄道这个先秦时期就被研究透彻的东西,在后世,则又变成了封建迷信……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围攻寺庙抢王妃?世子爷他疯了?
  2.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3.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4.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5.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6.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7.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8.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9.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10.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1.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3.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4.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5.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6.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7.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8.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9.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1.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2.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3.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4.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