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95章 宋应星到来

第295章 宋应星到来

  吴甘来做了个计算,一亩地红薯的产量,不说一万斤,打个对折,按照五千斤来计算。

  而每人每天,按照五斤红薯的食用量,也就是维持最低消耗水平。

  按照现在流民的涌入速度,三千七百万亩,勉强够撑到明年夏收。

  这还不算水分蒸发减少的重量,以及因为窖藏不当,腐烂的红薯。

  也就是说,今年种植的红薯,只是勉强能够满足百姓最低需求……

  一旦发生了战争,或者某地突变,涌入朱由检治下的百姓人数激增——粮食就不够吃了!

  朱由检合上奏疏,使劲揉了揉眉心。

  粮食……

  愁啊!

  ……

  一个小太监,在门口探出头来,对王承恩招了招手。

  王承恩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不多时,一脸欣喜的又走了回来:

  “陛下,方公公回来了!”

  “哦!”

  朱由检大喜:“可是带回来了宋应星?”

  王承恩一脸的笑意:

  “是的呢,宋长庚(宋应星字)正在外面候着了。”

  “快请!”

  “不,你亲自去!”

  朱由检满脸的喜色。

  王承恩应了一声,一路小跑,朝着衙门门口跑去。

  不多时,一个约莫五六十岁的清瘦老人,在王承恩、方正化两人的带领下,满脸风霜的走了进来。

  他五体投地,声音哽咽道:

  “罪臣亳州知州宋应星,参见陛下,敢问吾皇安?”

  “朕安,朕安。”

  朱由检喜上眉梢,连连应声,他招呼王承恩道:

  “大伴,赶紧给宋老搬凳子!”

  王承恩脸上挂着笑,亲手将一方锦凳,放在了宋应星身后,低声道:

  “宋府台请坐。”

  宋应星低声道了谢,再次谢过了皇帝,在一边坐下。

  朱由检搓搓手,满脸苦笑道:

  “宋卿你让朕一通好找啊!”

  宋应星有些谄谄。

  来的路上,方正化同他讲了自己身负皇命,数次苦寻他不得的事情。

  宋应星只得请罪道:

  “都怨老臣,臣辞官后,退居家食,抒生平学力,掞摛文藻。

  我用脚丈量了一遍江南大地,半年时间,在家还不到十天。

  以至于,老臣错过了陛下的屡次相召!”

  朱由检感慨道:

  “若是天下父母官,皆如宋卿家这般战战兢兢,天下何愁不靖啊!”

  “陛下谬赞了,臣所做的不过是本份而已。”

  宋应星急忙起身,再三谢过了皇帝的抬爱。

  朱由检道:

  “朕召你回来所为何事,想必老方已经同你说了,朕就不在赘述。

  二位毕老官年岁已高,体力不济,朕纵然有百般构思,也不敢让二位毕老官再行操劳。

  宋卿家你可要将担子挑起来!”

  宋应星也不推辞,他皱眉道:

  “陛下,微臣有一个非臣之问,不知……”

  宋应星很是忐忑。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他愿意为大明做任何事情,哪怕是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

  身处官场几十年,他宋应星以一介举人之身,在官场沉浮这么久,早已知道官场众人是什么习性。

  若是为皇帝、为大明,哪怕是死,宋应星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但是,就怕自己所作,全是被贪官污吏给祸害了啊!

  徐光启、孙元化师徒做了那么多!

  直接将红夷大炮实现了产业化!

  到头呢?

  全便宜了鞑子!

  宋应星皱紧了眉头:

  “不知陛下欲要将臣,置于何处?”

  若是在内监麾下,无非也就是太监们贪点银子罢了,还坏不了事。

  因为太监无后,没有一大家子需要安排……

  若是一旦放在了工部麾下,那前来打秋风的大臣,将会踏碎了门槛啊!

  这些人……

  他一个五品小官,又是举人吏选出身,哪里得罪的起啊!

  皇帝若是让他在工部之下研制武器,那研制出来的新武器越多,大明死的越快……

  大明的武器制造,一直分属三方。

  内廷,归属皇帝内府管辖的兵杖局;

  外朝:1,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辖的军器局;

  2,各地卫所、营伍的武器制造局。(这一处原本归属五军都督府,土木堡之后,勋贵失权,实际上已经归属兵部。)

  工部与内监兵仗局、边军,三方代表的是不同的势力,这三方一直都在争权。

  宋应星眉头紧皱。

  这三处,以内廷兵仗局制造出来的武器最为精良!(现今能够见到的实物,大都是太监监督的这个兵仗局制造出来的。)

  卫所制造的——因为都是自家用,倒也还说的过去……

  至于工部辖下的军器局……

  他们造出来的——那叫武器吗?

  丐帮的打狗棒都不如!

  最起码,打狗棒还不会出现诸如“打狗一棍子,狗没打死,棍子反倒是断了,”这样的堪称荒谬的笑谈来。

  而工部制造……

  将领领了军需,试射时十柄火枪,当场炸膛三柄——这已经算是工部用了好料,是良心之作了!

  为啥要领这些粗制滥造的武器呢?

  文官定制出来的配套采购,才是决定因素。

  将领也可以不接受指定购买——只要你不想要饷银,就可以……

  宋应星记得一件事,先皇天启帝在位的时候,内廷魏忠贤与外廷东林党之间的争夺,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此前,工部制造出来的武器,被徐光启大肆质疑。(杜松、刘綎被箭矢射穿头盔而死,就是出自徐光启的奏章。)

  就在这时,魏忠贤逮捕了“东林七君子”,没几天,天启大爆炸就发生了……

  (不说内监,单单工部麾下的军器局,日造火药两吨。)

  至此,毁尸灭迹。

  朝中再也没有了对工部制造武器的质疑……

  证物都没了……

  (有关明朝武器制造情况,国内首批文科博士,历史学博士,明清史顶级专家,——李伯重先生,有专门的研究著作,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

  宋应星皱紧了眉头。

  就怕皇帝将他放在军器局啊!

  ……

  朱由检哈哈一笑,当即道:

  “宋卿家放心,不管是毕老官那边,还是你这边,都是直属內帑,都只有朕才有权指挥!

  你们的一应开销,皆有內帑承担。

  你不拿户部的钱,朝臣也管不到你的头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