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69章 丁家有女初长成

第269章 丁家有女初长成

  军卒大吼一声,顺手一丢,将绳索朝着作为动力的船只上抛去。

  因为前端加上了一两斤重的小沙袋,又经过了一番宛若离心机一样的绕圈,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沙袋带着绳索,朝着对面的船只甲板上飞去。

  “咻咻咻!”

  地上放着的一圈圈麻绳,飞快的减少着。

  “砰砰!”

  沙袋带着麻绳,飞到了对面的甲板上。

  有人急忙上前一脚踩住了麻绳,以免掉落海中。

  “兄弟们,准备拉缆绳了!”

  四个军卒排成了一条线,等待着为首的军卒将麻绳拉直。

  军卒双手交替,不一会,就盘了一大把麻绳,牵引着缆绳的麻绳,被拉直了。

  “对面的兄弟,放缆绳了!”

  有人扯着嗓子大吼起来。

  试验船上的军卒抓起沉重的缆绳,一点一点的朝着海里丢去。

  而动力船上的军卒,则不停地收着麻绳,将缆绳牵引过来,不一会,缆绳就到了动力船下。

  “来,拉缆绳咯!”

  打头的军卒扯着腔调,喊起了号子。

  拉缆绳是船上最苦的活。

  大腿粗的缆绳入了水,浸湿了之后,很是沉重,纵然四个军卒,也拉得很是吃力。

  “一二、拉!”

  “一二、拉!”

  军卒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将缆绳拖上了甲板,有人手脚麻利的抓住缆绳,盘在了缆绳桩上。

  (拉缆绳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作者以前在码头上干过,冬天冻得双手生疼,浑身却全是汗,被冰冷的海风一吹,很容易就感冒了。

  而拉缆绳又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干的动,经常都是带着病去,哪怕是大半夜的,头疼欲裂,也要爬起来上码头。

  若是遇上天气特别冷,刚刚离水的缆绳,立马就会挂上一层冰,又冷又滑……

  特意在这里加上这一部分,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挣钱真的很难……)

  军卒们绑紧了缆绳,又将小船挂在船外,军卒顺着放下来的软梯,爬上了大船的甲板。

  “出发!”

  巩永固一声大吼,让人吹响了号角。

  呜呜的号角声中,硬木船帆徐徐升起,海风吹动船帆,带着大船缓缓朝着外海而去。

  甲申年的逆行者,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等待他们的是未卜的前路。

  也许是功成名就,铸就一曲历史奇迹。

  也许等待他们的,是敌人射来的无情箭矢……

  ……

  邓州。

  柏林是彭家镇和高集街之间的一个小集市,这里是只有寥寥几十户人家的小街道。

  因为地处彭家镇和高集之间,又距离邓州不过二十多里的距离,使得周边的百姓,要么是前往彭家镇、高集购买东西,要么就是去了邓州。

  这时代的百姓,当真是除了一些必需品之外,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

  这柏林集市上,只有一家卖杂货的店铺,和丁家这一处油坊。

  原本这里是没有油坊的,皇帝打下了南阳后,地方逐渐安定下来。

  有一在邓州城内榨油的油匠丁姓家族,见此地没有油坊,遂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安置在了这里。

  油坊的主人姓丁,叫做丁铁牛。

  有人说华夏古代是老人不死,子孙不分家,数代人,齐聚一堂。

  实际上这话也对,也不对。

  对于世家大户和种地的小百姓来说,这话自然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经商家族来讲,这就不正确了。

  商人逐利,会给子孙寻找了合适的地方,然后将除了长子外的其他子嗣,散开安置。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子孙之间不会恶性竞争,又扩散了族群。

  当然,有些地主,一样是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他们在外地购置了土地之后,都会将一部分族人迁过去,开枝散叶。

  实际上,后世能够搜集到的族谱,分支的第一代人,都是这么搬迁的。

  ……

  世间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这榨油啊,也是很苦的,甚至,比起三大苦,也不相上下。

  榨油比三大苦唯一的好处就是,榨油不用风吹日晒,烟熏火燎。

  要比那三种,稍微好了一点点。

  丁铁牛刚刚炒好了花生,准备等它稍微凉一会,就开始榨油了。

  花生还是一个洋玩意。

  南阳这个地方,虽然土地平坦,然而,因为人烟密集,是以,粮食之外的作物,当地种植的很少。

  甚至,就连那很是赚钱的烟叶,当地也只有寥寥两三户人家种植。

  这些花生,是不远处王家庄子的王员外送来的。

  南阳已经被乱兵肆虐了十几年,百姓流失严重,土地多有抛荒者。

  皇帝陛下打回南阳之后,王老爷率先回来,很是抢了一些无主的土地。

  这些花生,据说是王老爷在山间避难的时候,种植出来的。看書溂

  要不是丁家油坊虽然开的时间短,然而,世代从事榨油行业的丁家,技术却很好。

  丁家榨的油,总是要比别处多了一分。

  正是靠着这多出油的技术,丁家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周围人家,但有榨油的,都会送来了此地。

  甚至,就连彭家镇和高集那边,也有人专门跑过来榨油。

  老百姓总是朴实中带着独有的农民式的狡诈的。

  他们为了多得到一分一毫,甚至愿意挑着油料,走了几十里远。

  ……

  丁铁牛抽了一袋烟,他那十六岁的女儿,正拿着一根细棍,正戳着熟花生玩。

  时不时的,还抓起一把花生,咯嘣咯嘣的嚼着。

  “你这丫头片子,要是被王老爷看到,老子又免不得挨一顿臭骂!”

  丁姑娘嘿嘿一笑,扭过头来:

  “阿大看着点,他来了你提前说一声不就好了。

  这花生,实在是太好吃了!

  又香又脆,俺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零食……

  再说了,皇帝陛下清查田亩,很快就会清查到了咱们这里来,王老爷到时候还是不是老爷,可就不好说了哟!”

  少女长得很是明艳动人,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长长弯弯的睫毛,颤颤悠悠的,笔挺的瑶鼻,配上那修长的脖颈,竟然是乡间难得一见的大美人。

  “我就不该送你去族中上女学,越来越伶牙俐齿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