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62章 二毕病倒,水力纺织机

第262章 二毕病倒,水力纺织机

  “诸位都是士绅,素来眼界要比升斗小民看得远。”

  朱由检嘴角噙着笑:

  “江南为什么富足,想来以诸位的眼界,自然是看得到的。”

  江南为什么富足?

  说白了,这地方还真是一言难尽。

  按照明朝定下的国策,张士诚、方国珍基本盘的江南一带,大明是定下了很高的赋税的。

  但是啊,架不住人家官多啊!

  比如喊了几百年赋税重冤的苏州。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郭桓案,详细梳理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朱元璋定下的粮赋基础,江南一代完成最好的府,也才只有一半不到。

  比如苏州,苏州人交税44.4%为纸钞,42.3%拖欠,只有13.3%为可见的粮食实物。

  稀奇不?

  大明那操蛋的纸币制度,国家使用宝钞容易,想要将它当做银子,交给国家,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若不然,宝钞也不会迅速沦为擦屁股纸了!

  然而,还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呢!

  人家苏州人就可以用宝钞上缴半数的赋税了!

  牛逼不?

  都说朱元璋是一个暴君,杀得人头滚滚,一次性能杀了几万官吏。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单江南一地,都能让国家少了两千多万石税收。

  为了防止天下百姓不相信,也为了百姓对新生大明的信任,连朱元璋都不敢公布实际被贪污的数量,只得含糊其辞的写成七百万石。

  这可是明初啊!

  这可是朱“砍头”在位时期啊!

  那时候人家都敢这么干——明朝276年,历代积攒下来,江南不富,哪里富呢?

  正如开局说的那样,只要政治不动乱,祖上三辈的起早贪黑,就能让下一代混吃等死了!

  人家这都十几代人了,如此“重税”之下,能不富么!

  ……

  这样的情况,李舒晟自然知道。

  毕竟都是士绅圈子的,谁不知道谁屁股干净不干净呢!

  也许这就是皇帝无意间吐出的新词——“资本的原始积累,总是带着血肉的。”

  ……

  李舒晟的眼珠转了转:

  皇帝显然指的不是官员与豪绅之间的龌龊。

  早上皇帝割下自己的头发明志,要惩治士绅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早已得到皇帝通气的李舒晟,抢在其他士绅开口之前,先行道:

  “陛下,江南一带重商,这才是江南富庶的原因。”

  李舒晟隐去了内因,只说表象。

  朱由检赞许的看了李舒晟一眼。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默契。

  他指着滔滔江水,笑道:

  “是啊,黄道婆改进了纺织机后,江南一带依靠棉纺和丝绸,可是赚的钵满盆满。”

  朱由检嘴角噙笑:

  “朕有一个新机器,能将江南棉布全部打败,诸位可愿参上一股?”

  什么?

  能将久负盛名的江南棉布打败?

  士绅们愣住了。

  李舒晟一见众人傻眼,急忙捧哏道:看書溂

  “陛下,小民愿意拿出三百万白银,只求能够入股,还请陛下恩准啊!”

  三百万白银,已经是李家一半的家产。

  他当初回到家中后,苦口婆心说服了族中的长老,将土地无偿献给了皇帝。

  代价就是李舒晟自己家的私有银钱,拿出去了整整八成,补偿族中。

  李舒晟隐隐有了错觉,跟着皇帝,必然能让自己成就一番泼天大功。

  因此,他押上了豪赌!

  “甚好,朕给你一股!”

  朱由检点头。

  众人本来想要跟上,但是听到皇帝说三百万白银,竟然只能得到一股,顿时迟疑了。

  李舒晟不断地给众人使眼色,然而,十几个士绅,就装作没看到。

  代价太大,股比太低,这事咱还是不掺和了!

  就在冷场的时候,张家的一个小官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唐王府属吏张书堂,也就是那位给朱聿键送饭十几年的小吏。

  “陛下,白水张氏,愿意出资五百万,恳求陛下能够准许张家也参上一股。”

  朱聿键哈哈大笑:

  “你张书堂对宗人令唐王有活命之恩,朕免你一百万,给你两股!”

  这些人愿不愿意参股,都无所谓,反正就是个由头。

  人都来了这里,赚不赚钱,还不是他说了算。

  大不了……

  军卒堵口,拿着他们的名头招摇撞骗就是。

  呃,不对!

  那叫“公布账目。”

  ……

  张书堂一开口,众人顿时心中一动。

  张家虽然早已分成了很多门支,然而,整个南阳、襄阳一带,张家还是第一大族的。

  张书堂纵然不是南阳张氏的族长,因为世代都是王府官吏,因此,名声倒也不小。

  这人基本上能号召大半个宛襄张氏族人。

  当年,这人投资囚笼之中的朱聿键,一举赚的钵满盆满的事情,早已传遍了南阳大地。

  眼见张书堂都直接拿出了五百万的巨款入股,当即又有人动了心。

  “陛下,庞家愿意入股一百万……”

  “陛下,我王家愿意拿出四百万入股……”

  “陛下,高家存银不多,愿意以八十万现银,并粮食一百二十万石,请求入股。”

  ……

  张书堂这一开口,彻底成了士绅们的定心符。

  十数个士绅,人人或多或少,都参了股。

  片刻之间,朱由检就得到了折合两千三百多万白银的入股钱物。

  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有了这么多银子,陛下的大计,再进一步啊!

  内监们拿出了一张张股权书,一式三份填写完毕之后,让众人签字画押。

  ……

  毕懋康年事已高,忙碌了几天,累的病倒了。

  毕懋康一倒,毕懋良也有些伤风感冒。

  朱由检心中大惊,生怕这个在历史上就在这时间前后挂了的老臣,一命呜呼。

  于是强行下令让毕懋康毕懋良两人休息。

  他给了两个老臣皇家武器制造局院正的头衔,让两人安心养病,等身体好了之后,再带带徒弟,教书育人。

  此时,接替两位老官事务的,是两人的徒弟和子侄们。

  其中,以张继孟、毕登辅、毕登翰最为出色。

  (前者是两人最出色的徒弟。后两人是两人的子嗣,至于是否是直系后人,找不到记载。这三人,都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

  朱由检对王廉道:

  “将纺织机的图纸拿来,交给张继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2.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3.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4.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5.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6.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7.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8.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9.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0.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2.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3.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4.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5.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6.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7.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8.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0.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1.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2.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3.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