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59章 清查田亩,朕绝不退缩

第259章 清查田亩,朕绝不退缩

  他自然明白,就算是给了闯军武器,他们也翻不起风浪!

  但是,能少了一些麻烦,还是少一点的好。

  麦子即将割完,正是农忙的季节,南阳大地若是再起了兵祸,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这个人员、武器,分别运送,是他自作主张,特意添加在谈判条件里面的。

  收走了武器,也会熄灭了袁宗第的某些心思。

  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袁宗第的铤而走险!

  更何况,陛下的战略里,要尽量扶持李自成,只要他多与鞑子缠斗一天,大明就会多了一分实力!

  哪怕是半年之后,以王府洲三岛的恐怖产能,彼时的大明,也将战力大增……

  到那时,鞑子算个屁哟!

  ……

  一只只沙船,聚集在襄阳城外。

  一行行空着双手的红衣红帽士卒,默默地登上船只,沿着唐白河逆流而上,朝方城方向行去。

  赊店之前的白水,还能行了大船。

  沙船在这里停靠,然后有明军士卒,押送着一队队闯军士卒东进。

  他们将会经过裕州的垭口,离开南阳大地。

  ……

  方岳贡说话算数,真的奏请皇帝,调派来大军和民夫,赶着车辆,将一车车的闯军武器,送到了叶县之外。

  ……

  十天之后。

  “唉!”

  袁宗第骑着马,扭头看了看叶县城头那一门门火炮,以及戒备森严的明军士卒,叹息了一声。

  “这一走,便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啊!”

  兴许,是再也回不来了……

  他双腿微微踢了踢马腹,驱动战马缓缓行进,嘴里大喝了一声:

  “儿郎们,我们走!”

  ……

  夕阳下。

  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闯军,离开了南阳大地。

  ……

  光化城外,搭建起了一座高台。

  朱由检站在高台上,看着面前一队队军卒,以及身边站立的一百多位罪宗朱家子弟。

  笑容布满了皇帝的脸颊。

  朝阳下,朱由检鬓角的白发,是那么的显眼:

  “两百七十六年前,太祖皇帝立下《谕中原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太祖他老人家,严格的遵守了自己对百姓对天下,做出的承诺。

  他派遣大军,清查田亩,清点人口,分配土地,给了百姓近三百年的安稳!”

  宗室弟子们原本对皇帝让他们挡枪的做法,还有些不满。

  当听到皇帝喊出了太祖皇帝的口号,诉说了太祖的丰功伟绩后,一个个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脊梁!

  咱太祖皇帝,就是百姓们的再生父母啊!

  士绅都说太祖残暴,哪有人会说说,正是在太祖皇帝的手上,大明完成了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壮举——

  5987万人!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详细统计到“口”(人数)的统计。

  三万万六千六百七十七亩地!

  这是有史以来,最为详尽的田亩数量。

  元朝不过九十多年,自从元朝建立后,汉人就无时无刻不在反抗,元末更是天下混战几十年。

  这个人口数量,是建立在天下残破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这是人口的低谷时期。

  这个土地数量,是建立在大量土地被抛荒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这本该是耕作土地的最低数值。

  ……

  正是太祖皇帝有了清查田亩、人口的决心,才给华夏打造了两百余年的盛世。

  (明初这种低谷时期,都有六千万人,可笑世人竟然说明朝人口总数也才六七千万……

  朱元璋之后,再无如此详细的统计了,哪怕是明朝近三百年,也不过是官员坐在县衙里,在黄册上修修改改罢了。

  更可笑的是,这个“统计”,竟然伴随着大明盛世,两项数据却越来越少……

  根据历朝历代人口规律,开国最低谷和盛世巅峰,相差最少在四五倍以上。

  动动脑子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看书啊,不要人云亦云,带上脑子啊!

  毒jiao材横行,咱们做不了多的,去伪存真行不?

  饿死、穷死、病死,也不拿黑钱,才是文人本该有的风骨啊!)

  宗室子弟们,人人挺直了脊梁,眼睛噙着泪花。

  那是他们朱家的荣耀啊!

  高台下的士兵,也人人咬紧了牙关。

  那该是何等盛世啊!

  人人有田种,户户有果腹的口粮……

  灾荒有官府的救济(明朝官府有收养无依靠的老人、儿童的“养济院”)……

  ……

  “但是!”

  朱由检脸色阴沉的可怕,他清冷的声音,在面前几个大铁皮喇叭的扩散下,传遍了全场。

  “太祖他老人家,想要恢复繁盛,想要让那些当官的,好好的为百姓办事,做一个视百姓如子女的‘父母官’,才定下奖励士子的规矩,给了他们免税的田亩……”

  “然而,却变成了那些畜生巧取豪夺的工具!”

  宗室子弟们眼泪止不住落了下来。

  这些时日的清查田亩,他们谁没有被威胁?

  领头的唐王,甚至一度要被人家弄死!

  他们这些宗室,被打倒在地的,足足有几十人!

  为了陛下的政策,为了给百姓争取活下去的田地,我们不容易啊!

  宗室子弟们泪流满面。

  ……

  朱由检举起了右手,声音猛然提高到了最大,他几乎是嘶吼着,喊出了话语:

  “大明,是每一个明人的大明!

  田地,是所有明人的田地!

  国家是所有明人的国家!”

  “朕,绝不退缩!”

  宗室子弟们浑身一震,难以置信的看着高台上,这个鬓角发白,腰肢微微弯曲的皇帝。

  他才34岁啊,竟然这般苍老?

  国家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脊梁。

  士绅的尔虞我诈,愁白了他的青丝。

  皇帝太难了啊!

  高台下站的笔直的军卒,满脸都的泪水。

  这些天来,每每训练完毕之后,晚上都有说书先生,去军营里讲故事。

  一个个国破家亡时,宁死不屈的将军、大臣,牢记在了士卒的心间。

  甚至,这些说书人里,还有人专门诉说皇帝的艰难!

  陛下也不容易啊!

  士卒们泪流满面。

  ……

  “士绅巧取豪夺,百姓流离失所,便是丰年,能够有杂粮糊口,已经是万幸;

  但为灾年,便是卖儿鬻女,出卖田地,也换不来一家安然!”

  “这不应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2.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3.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4.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5.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6.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7.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8.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9.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0.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1.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2.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3.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4.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5.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6.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7.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9.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0.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1.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2.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4.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