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34章 今后请多多指教

第234章 今后请多多指教

  群臣应了是,朱由检挥手让他们退下。

  只留下了毕懋康兄弟。

  他低声对王廉吩咐了一句,后者急忙找来一沓图纸,摆在了朱由检面前的案几上。

  朱由检这才询问道:

  “二位老卿家,朕读书时,曾闻宋朝有以水力为动力的机械,二位卿家对这个可曾了解?”

  毕懋良不答反问:

  “陛下可曾听过父母官这个说法?”

  “是地方对知县等亲民官的叫法,朕知道这个。”

  毕懋良笑道:“东汉初年,杜诗在南阳为官,当时南阳是冶铁重地,杜诗制造水排,用作冶炼铁器。”

  “哦?”

  朱由检大奇,虽然他是研究历史的出身,水排始自汉朝,他自然知道。

  早在1600多年前,大汉就已经开始使用水力了。

  甚至不单单是冶铁,还有水磨、水锥等。

  然而,人力终有尽时,水排始自杜诗这个人,这是他不知道的。

  毕懋良给他寻根问底了啊。

  “如此说来,朕该给杜诗立庙祭祀啊!”

  毕懋康指了指南阳方向:“陛下,南阳之前的确有杜诗牌坊、杜诗庙。”

  “可惜毁于战火。”

  朱由检记下,当场吩咐一边的小太监,提醒自己在南阳重建杜诗庙、都市牌坊。

  二毕急忙弯腰,称赞皇帝圣明。

  朱由检笑着摆手让两人起来,道:“这与父母官又有什么牵连不成?”

  毕懋良道:“西汉年间,有召信臣在南阳修建水利,泽民无数。东汉初年又有杜诗在南阳大修水排,改善民生。

  杜诗病死在了南阳任上,身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

  南阳百姓凑钱安葬杜诗,又感慨两位长官清廉。

  因而,当地人遂以‘召父杜母’来代指二人,也用来代指后来清廉的主政官。

  时间久了,说法慢慢传播到了全国,于是一地主政官,就有了父母官的说法。”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

  果然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毕懋良不说,他还真的不知道究竟是谁研究出了水排,也不知道父母官竟然有这么一番故事。

  ……

  脑筋一转,朱由检笑了。

  杜诗庙不但要修,更要大修特修!

  还要大张旗鼓,亲自赶往祭拜。

  这是安稳民心的利器啊!

  政治无小事,当皇帝表现出某种倾向的时候,在官场上就是一场地震……

  ……

  朱由检定下了心思,望向了毕懋良两人。

  既然两人对水力如此了解,这倒省了他解释了。

  他翻了翻图纸,抽出其中的一张,递给了王廉:

  “两位老卿家,且看看这水力构图若何?”

  朱由检给两人的,是一张水力冲压机的设计图。

  这东西也是万能机,换上不同的冲压部分,就是各种实用机械。

  比如水排、水磨、水锥、水车,无不都是利用水力,不同的做功器械罢了。

  都是代替人力、畜力的机械,本质上与蒸汽机、内燃机,甚至电动机……也就是效率的不同罢了。

  水力机械的大兴,会牵引出另一件事——水力纺纱机。

  此物一旦面世,代表的就是纺纱业的革命。

  而此者,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

  毕懋康戴上眼镜,仔细看了一阵,击掌赞叹道:

  “妙!”

  “陛下这是将水力变作了打铁的利器啊!

  他摘下眼镜,将图纸、眼镜一块递给兄长,对着皇帝笑道:

  “陛下此构思甚妙,历来打铁无不需要人力,而今只消大造水车,便可减轻了无数人力!”

  现在皇帝身边什么最缺?

  无非就是壮年劳动人口。

  麾下仅有不到两百万人的皇帝,最不缺的是人口,最缺的还是人口!

  这看起来很矛盾,实则只是全局和片面之间的不同理解罢了。

  因为南阳周边,都是一片废墟,正是需要大量人口的时候啊!

  两百人口,若是只做耕作,那足够了。

  然而,想要大兴作坊……

  难难难!

  要知道,江南的那些作坊,数千人规模的,比比皆是!

  朱由检追问:“若是二位卿家负责,朕准许你们所需的一并人手,皆可优先挑选,需要多久方能准备妥当?”

  毕懋良也看完了图纸,闻言抬头道:

  “若是陛下一切支持,仅需十日。

  作坊好建,最简单的那种——只需要砍伐树木,建造木头工棚便可!

  现在难的是——老臣手下仅有十来个徒弟,纵然全力制造武器,也不过杯水车薪啊!”

  朱由检哈哈一笑:

  “朕带来的百万流民,早已分门别类,单单是铁匠,就有一千七百余人。

  工匠——朕早就准备好了!”

  身为穿越者,又处在华夏最巅峰的时代,岂能不亲手开启工业革命?

  他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啊!

  他扭头看向王廉:

  “你跟着二位毕老官,务必要配合二人,调动一切资源,全力完成此事!

  王廉,朕只给你一句话——不论何人胆敢阻挡,皆可先斩后奏!”

  王廉浑身一震。

  陛下这是开始重用自己了啊!

  他急忙弯腰及地,连连表示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完成陛下的重托。

  朱由检看向二毕:“毕懋良、毕懋康听令!”

  二毕站起,齐声道:

  “臣在。”

  “朕命毕懋良,为皇家制造局提督,衔正三品。

  毕懋康为皇家制造局提辖,衔从三品。

  你二人,全权负责一应武器制造事宜。”

  两人愣住了。

  啥意思?

  这提督和提辖,宋朝时候就有了,两人倒也能够理解,不就是制造局的一二把手么!

  但是,陛下为何让他们全权负责?

  按照大明惯例,不是要么放在内廷,要么放在外廷吗?

  而且还给他俩这么高的级别……

  这么一来,工部主事,可就管辖不到他们了啊!

  皇帝这是打算将武器制造独立出来吗?

  朱由检看出了两人的疑惑,却并未解释,只是挥手让两人离去,却吩咐王廉,武器制造的事,一切都从优安排。

  两人只得出了行在。

  王廉被皇帝面授了一番机宜后,快步追了出来。看書溂

  他朝毕懋良二人拱手行礼:

  “二位上官,今后就请多多指教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