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00章 方正化忽悠隆武帝

第200章 方正化忽悠隆武帝

  多好的避税手段啊!

  除非倒霉到了——他们刚将土地挂在藩王田册下,转身藩王就被除名了……

  这是最高档的玩法之一,需要贿赂当地父母官,将地方官府的那份田册改一改,然后顶着藩王埋头冲锋,就能大口吃肉了!

  有了官员的遮掩,有了藩田的名头……

  急死他个狗皇帝,这事都没法查!

  这是第三种办法。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但是能够做到的,无一不是一方大佬!

  明太祖建立大明的时候,曾经清查天下,有了《大明户帖》与《大明赋役黄册》。

  这两样就是明初的人口普查、田地普查。

  有明近三百年,甚至包括后来的满清,都是在朱元璋清查田地、人口的基础上,来征收赋税的。

  这两样黄册,原物在京师,地方各府分别抄录了本府的那一部分,保存在了当地府库里。

  每年收税的时候,府衙里将辖下各县应收款项,下发到县衙,然后再由县衙门的胥吏,分别征收。

  也就是说,最后收税的人,是县衙役们!

  这事好办啊!

  能当衙役的,谁不是士绅的狗腿子?

  也就是说,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府衙的那一份黄册誊抄件!

  只要改了它,那就再也不用担心土地的问题了……

  明末有多少田地挂靠在士绅名下,又有多少田地挂靠在藩王名下?

  又有多少田地“凭空消失”了呢?

  这是一个糊涂账……

  反正国家能收税的土地还是那么大,田地还是那么多,交给朝廷的税赋却是越来越少,泥腿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从洪武26年(1393年),黄册测量完毕,到弘治15年(1502年),各府在册田地总数,从850万6723顷,只剩下422万8058顷。

  短短一百零九年时间,爆减整整一多半!

  离谱不?

  反正这在册的田地啊,就是没了……

  很稀奇,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至于现在各府田册上,还有多少土地……

  嘿嘿!

  这事——刘芳亮这个老刘,应该很有话语权!

  当初在武强,老刘整整诈出来400万两白银……

  嗯,也不算多,就相当于明末一年的田税收入罢了。

  可是,那特么只是一个县!

  (业内对明亡的总结是什么?从来就没有皇帝昏庸、军事落后的说法,而是——

  天灾、人祸!

  你品,你细品!

  天灾么,也就是后世的厄尔尼诺现象。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气候变得诡异,某些地方连续灾祸,某些地方连续丰收……看書喇

  明末当时受灾的地区,主要在江北。

  南方数次大丰收,米价甚至跌到了五分银子以下!

  虽然江浙一带,大量田地都不再种粮,改成了经济作物,但是,南方可不单单是江南一地啊!

  甚至,很多地方稻米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可以说,南方整体是不缺粮的,若不然,米价也不会那么低。

  而受灾的江北大地呢?

  稻谷一度高达12两银子一石,甚至以上!

  就算整体产粮有缺口,但是,从宋朝开始,华夏就学会去“丢了谷子就成田”的越南一带,回购粮食,用世界粮食贸易,来解决国内灾荒。

  占城稻么,多出名啊!

  到了明末,百姓反倒因为无粮可食,而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大起义!

  真真是天灾不算啥,人祸才可怕!)

  ……

  朱由检动用大军,将袁宗第朝襄阳赶,这事泛善可陈,一笔带过……

  ……

  江南。

  方正化已经找了几处院落,让随从潜伏了下来。

  他自己,则去了凤阳府皇族监狱。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是大明的中都。

  为了削藩,明朝自永乐时期开始,便在凤阳修建了五座监狱,称为五高墙。

  只要宗藩犯了错,历代皇帝都会将宗室关进凤阳监狱里面。

  这是削爵的一种手段。

  至崇祯上吊的时候,凤阳监狱里,还关押了265人!

  这些人,都是朱家子孙。

  方正化去找的,不是别人,而是在南明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隆武帝——朱聿键。

  这是一个可怜人。

  朱聿键的父亲叫朱器墭,爷爷叫朱硕熿。

  朱聿键小时候,老唐王朱硕熿,偏爱小妾生的儿子们,不喜欢身为世子的朱器墭。

  于是,将儿子朱器墭,和当时年仅12岁的孙子朱聿键,秘密关押在王府内。

  准备要活活饿死他们父子。

  此时,白水张氏南阳分支中,有一个在唐王府做小官的人,名叫张书堂。

  张书堂可怜朱器墭父子,于是偷偷带食物给他们吃。

  为了不让唐王世孙愚昧无知,更是携带书籍,送给朱聿键阅读。

  这一关,就是整整16年!

  张书堂也送了16年的饭,送了16年的书!

  (从这一点上来讲,隆武帝能有那么大的名声,真该感谢人家张书堂。

  张书堂我曾经以他为主角,写过一本书,当时特意跑去南阳做了考证:

  隆武帝被释放南下时,张书堂带领手下给他断后,最后不知是战死,还是隐居了,其后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崇祯二年,老唐王重病垂死,唐王的其他儿子,眼见饿不死朱器墭,急于上位,于是下毒给他毒死了!

  嫡孙朱聿键,没了父亲不说,还继续被关押着。

  唐王世子死了,这可是一件大事。

  作为河南分守道之一的陈奇瑜,上门吊唁朱器墭。(分守道,相当于副省。)

  在张书堂的告密下,陈奇瑜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再次上门警告唐王。

  老唐王害怕被崇祯皇帝怪罪,只得将朱聿键立为唐王世孙。

  自幼就被秘密关押,朱聿键刚刚被放出来时,连猪羊都分不清楚……

  未几,朱硕熿病死,朱聿键继唐王位。

  崇祯九年,朱聿键恼怒两位叔父毒死了自己父亲,于是借着两人犯错,下令将两人杖毙(一死一伤。)

  此时,正好东虏入侵,朱聿键不顾朝廷禁令,私自招募了几千丁壮,要北上勤王。

  走了几十里,到达裕州的时候,东虏已经退去了。

  朱聿键没有遇到鞑子,反倒是回来的时候,遇上了农民军(应该是革左五营的小股人马),双方交手几次,互有胜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