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143章 朱由检的另一双手套

第143章 朱由检的另一双手套

  “然。”

  孙徵兰叹息一声:

  “陛下可知陈奇瑜陈德州是如何败的?”

  朱由检眉头一皱:

  陈奇瑜将流贼全部赶入车厢峡,本该是一举荡平的巨功,为何最后却……

  至于明史说陈奇瑜受贿,私放农民军一条生路——也就小白相信,他们圈内都是一笑置之。

  因为明史记载中言辞凿凿给陈奇瑜送贿的那个人,要十年后才加入农民军!

  受贿的陈奇瑜,最后面对清廷官场的敲诈,连一万两都拿不出来,惨被清廷杀害。

  ~

  他们圈内有一个说法——陈奇瑜极有可能是犯了文人的通病,自大了,才致使功亏一篑。

  然而,若是果真这样,又有一个矛盾点——陈奇瑜能力很强,受到教训后,早该改正了缺陷,能力也就更强了。

  但是……

  他被罢官后,直到崇祯自尽,期间整整十年时间!

  为何陈奇瑜一直都没被朝廷起复呢?

  能够在崇祯前期主持剿匪事务的,都是一方大佬!

  门生故旧极多!

  这不应该啊!

  朱由检心思顿转,看向孙徵兰:“莫非孙卿知道个中曲直?”

  孙徵兰苦笑,不答反问道:

  “陛下可还记得前兵部尚书张凤翼?”

  崇祯点头。

  这人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激烈反对孙承宗的辽东筑群城之策。

  张凤翼认为:应该紧守山海关等长城一线,同时以宁远为前进基地,以广宁为哨探……

  以他的策略,朝廷一年当节省五百万军费。

  如此一来,朝廷就能训练精兵,用以作战。

  可惜,因为朝臣激烈反对,最有效的办法,反倒是被“众臣否决”了。

  (张凤翼是被明史污蔑的最狠的一个,也是最有可能改变明朝结局的一个。

  张凤翼临终时病情很重,不得不依靠大量的大黄药维持,就这还“犹治军书不断”。他们竟然诬陷张凤翼服用大量泻药而死!你家都要自杀了,还特么治军?哀叹!)

  孙徵兰叹道:“当年阁老孙承宗欲要在辽东筑城,好步步紧逼东虏,张尚书不看好,激烈反对他。

  张尚书言;‘辽东筑群城,费糜太甚,朝廷难支,必将愈发虚弱。

  因为辽东筑城之事,只会拖垮朝廷。

  便是弃了关外,朝廷也不会如此虚弱!’

  东林诸人借此攻击,妄改张尚书话语,说张尚书要放弃关外,全然不顾张尚书前后话语为何!

  致使张尚书……”

  “唉!”

  孙徵兰重重的叹息。

  明末对辽东策论中,最正确的就是袁可立和张凤翼,然而两人的著作,都被清廷焚毁……

  一时间,君臣相顾两惘然。

  这是人家的常规操作啊!

  少倾,朱由检眉头微皱:

  “陈奇瑜当年的失败,与张凤翼有关吗?”

  孙徵兰苦笑道:“陛下想来不知,陈德州与张代州是儿女亲家。”

  朱由检恍然大悟:

  “怪不得!”

  两人都是山西人,本就是乡党,又是亲戚,这两人一人在朝外,一人在朝内。

  人家要想挤掉张凤翼,先打压陈奇瑜,自然是最有效的办法!

  孙徵兰说起了一件趣事:

  “彼时,给事中桐城孙晋眼见贼势大,逼近家乡,长吁短叹。

  张尚书挖苦南人不顾国家,只为自家,对他说;‘公南人,何忧贼?贼起西北,不食稻米,贼马不饲江南草。’

  张尚书本是挤兑南人不关心国家,只顾自己家乡的话,却不想被人说成张尚书不通俗务……”

  哈哈!

  朱由检闻言大笑。

  “张凤翼做的漂亮!

  这群自私自利的豪绅,就该这么狠怼!”

  朱由检看了看孙徵兰,孙徵兰对他说这些,绝不是闲聊的。

  他的用意——必然是让自己起复陈奇瑜。

  “此地距离陈卿家乡保德州,有多远?”

  朱由检开口询问道。

  陈奇瑜是个牛人,又不曾像水太凉他们那样,投降了清朝,这人可以用。

  孙徵兰笑道:“若是快马加鞭,半月可回。”

  朱由检开口道:

  “孙卿可愿替朕走一趟贼巢?”

  孙徵兰拱手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朱由检冲侍卫在寨门处的方正化招招手。

  老方碎步跑了过来。

  “点出两百纹银,交于孙卿。”

  事不宜迟,孙徵兰弯腰行礼:“陛下,此事尽早不宜晚,臣这便去了。”

  朱由检道:“你寻到陈奇瑜后,不要返回这里了,朕会带上卿家的家眷,一并赶往南阳安置,卿家只管去往南阳就是。”

  “对了,记得多带护卫,毕竟山西可是李自成的天下。”

  眼见皇帝如此关怀,孙徵兰的心,暖洋洋的。

  ……

  顺着淇县南下,不远就进入开封府境内,过了黄河,距离南阳就不远了。

  范景文带着的大部,还在后世成了河南省会的郑州附近(此时只是一个个小村庄),朱由检一行,已经进入了襄城境内。

  前方三十里,就是九塞垭口的出口叶县。

  河南残破,兵灾、干旱、蝗灾、瘟疫横行,此时,跟随在明军身后的百姓,已经破了三十万之多。

  无数百姓,扶老携幼,步履蹒跚的跟随着大军,缓缓朝着南方移动着。

  期间,大半都是饿的皮包骨头,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的濒死之人。

  朱由检于心不忍,他们只需要一碗米汤就能救活了啊!

  朱由检毅然下令施粥赈济。

  却不想灾民竟然更多了……

  前些时日逼城迫饷所得的粮食,已经消耗了百分之一了。

  “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朱由检叹息一声。

  崇祯这个年号,不管是原主还是他,都是一个操劳命。

  他本以为经过毫无脸皮的逼城迫饷,自己终于能够“阔”起来了。

  却不想,粮食竟然又成了摆在眼前的大难题!

  “老方!”

  朱由检唤来方正化,开口道:

  “即将进入南阳,朕已经安稳了,你去替朕做几件事。”

  方正化微微弯着腰:“臣听陛下的。”

  朱由检道:“你带上五百骑兵,挑选精锐之士,去凤阳中都大牢,将犯了罪的皇族,都给朕带到南阳来!

  特别是唐王!”

  凤阳宗族大牢里面,可是有一个牛人啊!

  以后的隆武帝,现在的废唐王朱聿键,可在牢里待着呢!

  这人,必须要捞出来,为他所用!

  方正化默默记下。

  朱由检又道:“此外,完成后,你化妆去江南,将宋应星、孙云球、吴有性,还有徐光启的徒弟和子嗣们,一股脑给朕带来。”

  他阴仄仄道:“朕不管你是说服也好,还是绑架也好,我要江南境内所有的大拿,不管是什么方面的牛人,都聚集在朕面前!”

  “可能完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
  2. [历史军事] 围攻寺庙抢王妃?世子爷他疯了?
  3.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4.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5.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6.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7.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8.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9.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10.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11.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2.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4.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5.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6.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7.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8.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9.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20.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2.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3.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4.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