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31章 谋划新城

第31章 谋划新城

  不单单王承恩想到了这个问题,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也想到了。

  他眼光一寒,紧绷着脸环顾四周,嘴唇蠕动几下,似乎在数着什么。

  片刻之后,王家彦脸色才舒缓下来。

  他凑近了崇祯,低声道:“陛下,此物干系重大,臣请与一内臣断后,以防止有人……”

  这可是战争利器啊!

  若是被敌人得去了,可就不得了了……

  朱由检轻笑一声,点头许了。

  这个傻子,他难道没看到小太监秦知恩,一直都抱着三眼铳,走在最后面么!

  不过,这厮的心是好的。

  地面上,简易地图中三城林立。

  皇帝的手伸了出去……

  两指轻轻夹起了代表新城的石子,朱由检嘴角勾起:

  “拿下新城!”

  ……

  新城是一个小县,巅峰时期全县人口也不过只有十余万而已。

  甚至,就连县衙的人手,都没有配齐过……

  别看新城名字很新,实则,它却是一座两千年古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城就是一个集镇了。

  从唐代设县开始计算,也有近千年历史……

  新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正好与西南第一城成都重名——龟城。

  新城南北,有奎星、真武二庙,城墙外,四角各有一座石桥架在护城河上,像极了乌龟。

  ……

  城北二里外的荒坡上,朱由检带着八十人,俯视着不远处城门洞开的新城。

  城墙上有衙役和轮值的百姓在看守着,城门口也有带刀的衙役,甚至还有两排据马。

  看样子,新城县令管理很严啊!

  城头飘荡着一面红色大旗,上书“大顺”二字,昭示着新城的政治立场……

  只是,在这易鼎之时,城墙上却毫无战斗痕迹——很显然,全城毫无抵抗便投降了闯军。

  甚至……

  看着没有一个红衣士兵驻扎的城头,就能猜到——这县令,怕是早早就投降李自成了!

  若不然,李自成必然要留下士兵,以防新城反叛的。

  这些……同样也代表了新城境内官绅的立场。

  ……

  既然你们投降了李自成,就别怪朕出手毫无顾虑了!

  朱由检嘴角带起了一抹冷笑。

  “陛下,此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城门关闭之前,冲入城内。”

  孟兆祥皱紧了眉头,正在努力思考破城的方法:“以我们这点人手,怕是不好办啊!”

  最关键的是,地方再小,也必然有一些号召力强的领军人物的。看書溂

  若是不能第一时间干掉这些人,他们就会陷入拉锯战中……

  时局,对大明不利啊!

  孟兆祥越想,越觉得无解……

  想他堂堂兵部右侍郎,执掌大明兵部的第三号人物,此时却为了一个仅有衙役看守的小县城而发愁。

  这一幕,委实搞笑,细思又格外凄凉……

  孟兆祥的身边,大明皇帝朱由检更加不堪。

  这厮嘴里叼着一根枯黄的狗尾巴草,眯着的眼睛时不时闪过猥琐之光。

  而皇帝的右侧,大明次辅,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则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若是新县县令有知,只消派遣一班衙役,怕是就能将大明中枢一网打尽了……

  ……

  众人一时想不到什么好法子。

  实在是陛下的要求太高了——不能折损一人!

  朱由检抬起眼帘,高深莫测的笑道:“诸位,你们说若是有人以朕的名义,前往索粮,会发生什么?”

  “当官的吃进肚子的东西,还会吐出来?若是派人前往,必然会被那群贼子赶出来!”王承恩瞪着眼睛。

  群臣纷纷看向他处……

  该死的王承恩,打人别打脸……

  凭本事贪的钱粮,凭啥白白捐出去……

  别看他们忠于皇帝,忠于大明,那是他们个人大义问题,这不妨碍他们贪污。

  ——生命可以丢,钱财不能丢啊!

  朱由检点头。

  群臣是什么德行,早就不用说了。

  那群京官,哪一家身家少了?不说故乡的资产了,就算是他们在京师的家,都不低于十万现银。

  然而,国家危急时,皇帝亲自向群臣借钱,那群狗日的,仅仅拿出几百两……

  这钱,还不够他们买一个扬州瘦马的呢!

  至于国丈周奎,更加可恶,皇后将织布攒的五千两,给了他,想让亲爹周奎凑一凑,捐献两万两,带动一下朝臣。

  谁知道呢——

  周奎之前暗地里答应的一万两也不捐了,还贪污周皇后两千两,只捐献了三千……

  朝臣没有不堪,只有更加不堪,京官们纷纷用黑漆刷旧了大门,推倒围墙,写上“此房急卖”……

  ……

  朱由检自然知道官是什么玩意,他冷笑一声,继续道:

  “若是朕遣一宦官,与吏部小官同行,宣读恩赐圣旨呢?”

  群臣眉头齐齐一跳,这……

  怕是那县官要召齐了新县吏员、豪绅,一起出城迎接了吧!

  ……

  王家桥边,站着两个身着官服的明人,身后有侍从跟随。

  看官袍样式,分明是七品的鸂鶒(xi,chi)和九品的鹌鹑。

  这两人,正是太监王廉,和吏部考功清吏司经历张应选。

  明明领头的太监,也不过只身着绣着紫鸳鸯鸭的低等文官服,陪同的那个九品文官,更是连个寻常吏员都不如的末流小官。

  这阵势,莫说攻城了,怕是一小窝土匪,都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衙役们却如临大敌。

  面对眼前的区区七八人,几十号衙役们,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甚至,一扇城门都被虚掩起来,看架势,但有风吹草动,立刻就会紧闭四门。

  为首的壮班班头眉头紧锁。

  该死!

  城头上闯王的大旗刚挂上去不到五天,老主人明皇就派人来了。

  他们不知道已经派人去请的大老爷们,会如何对待眼前众人,却明白,若是有了差池,自己绝对会被人当作替罪羊!

  新城县衙。

  县令刘俢如皱紧了眉头:“贾主薄,你说明皇的这封圣旨,是接还是不接?”

  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

  不管各级衙门,官员都是中央直派,而循吏,却是地方推举。

  自古以来,县衙权力都在地方豪强手中,县令若是强势,还倒有些权力,若是昏庸一点,早被地方架空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