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一念之情

  良将?

  侯君集分明是个坑货。

  李世民龙颜愤怒,不由得瞪了眼赵牧。

  但他觉得赵牧言之有理,水满则溢,月圆则亏,是不能纵容侯君集。厉声叫道:来人,把侯君集带进皇宫。

  他对于侯君集寄予厚望,希望东征时带走对方呢,结果侯君集好生让他失望。

  李君羡领命,快步折身出宫。

  这时,李世民瞥向赵牧询问:高桓权上书借兵遭驳斥,是否继续上书求援?

  有,依然计划借兵。赵牧说:尚书省不满意,直接驳斥下去,后续则没有继续上书。

  没点眼色。

  李世民嘟囔着骂了句。

  闻声,赵牧内心不由得暗笑。

  李道宗进言说:陛下,是否找人去警告高桓权。

  对,高桓权的求救书关乎唐军东征是否名正言顺。魏征附和。

  李世民微微点头,视线转向赵牧,等待他的回答。

  赵牧目光闪烁不定,有意躲避李世民视线,怎料李世民目不转睛,魏征,李道宗见状也纷纷望向他,不得已,赵牧进言说:陛下,东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高桓权选择借兵,却非建议唐军东征,分明担心唐军占领高句丽。

  不过么,事到如今高桓权怎么想,怎么做,已经无关重要了。

  既然陛下执意东征,有条件东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东征。

  创造东征的理由还不容易,但凡陛下东征,即打着清剿叛贼的幌子,照样能让盖苏文陷于不利之地。

  你说的没错。

  李世民赞同赵牧的建议,然而,唐军捏造幌子带来的效果,远不及高桓权请求唐军出兵:作为兵部尚书,派人与高桓权谈谈吧。

  陛下,与外使商谈乃礼部的事儿。赵牧公然拒绝,他担任兵部尚书,李世民分明把他当做骡子使唤。

  兵部管的他管。

  兵部不管的,也让他管。

  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却得罪好些将领。

  哼。

  朕说你行你就行。

  李世民哼了声,不给赵牧半点拒绝的机会。

  书房外,李君羡带着侯君集进宫,然而,李君羡汇报后,李世民没有召集侯君集,还命侯君集跪于书房外。

  侯君集得知皇帝处于气头上,心不甘,情不愿跪于书房外。

  近日处于牢房内,他越想越憋屈,越想越不爽。

  同为将领李靖两度遭将领告密,皇帝皆轻描淡写处理,把告密者发配边境。他作为皇帝嫡系,死忠将领,纵兵抢劫,霸占财物,类似的罪行,他惨遭下狱。

  对于李世民的处置,他颇有怨言,非常不满意。

  书房。

  李世民得知侯君集前来,与赵牧,魏征,李道宗议事结束,约莫小半时辰后才召见侯君集进书房,爆喝说:混账东西,还不滚进来。

  侯君集徐徐起身,恭恭敬敬走进书房内,噗通跪地道:罪臣参见陛下。

  哼。

  李世民抓起龙案上的折子,猛然砸向侯君集,喝道:不争取东西,朝廷给你的赏赐还少吗?你命管家倒卖琉璃器赚的还少吗,竟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霸占鞠文泰的财富,朕的颜面让你丢尽了。

  臣有罪。

  侯君集气势低沉,弯身伏地说。

  哼。

  李世民怒哼着起身喝道:若非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为你求情,朕早把你发配到南越去。

  谢陛下隆恩。侯君集俯首说。

  李世民面孔怒气未消,喝道:此战功过相抵,不予赏赐,滚去好好反省。

  喏。

  侯君集躬身领命,徐徐退出书房。

  这时,一名小太监快步抵达书房,向李君羡嘀咕几句,李君羡走进书房,躬身向李世民道:陛下,大安宫太监汇报,太上皇龙体抱恙,病情严重。

  闻声,李世民徐徐走到龙椅坐下,淡定的说:知道了,派御医前去诊断吧。

  喏。

  李君羡折身而去。

  观之,赵牧抱拳说:陛下,若无要事,我先告辞了。

  李渊,李世民,父子关系形同水火,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作为外人不好掺和,也不想掺和。

  未等李世民同意,魏征高声说:陛下,太上皇龙体抱恙,您理当去探望。

  作为臣子。

  特别是隐太子一脉的臣子,魏征清楚皇帝与太上皇的关系,从把裴寂逐出朝堂,年初长安,太上皇在朝廷根基彻底被铲除,移居于太安宫后,皇帝既不去请安,也不去探望。

  前往九宫山避暑,更不带太上皇同行。

  纵然文治武功天下无双,却少了几分孝道。

  李世民龙颜淡漠,瞥了眼魏征没有吱声,见状,魏征说:陛下,百善孝为先,您作为皇帝理当为百姓做表率。

  朕不是已派人修建大明宫吗?

  也许是让魏征说到痛处,李世民气恼的回了句。

  前年太上皇龙体抱恙,是魏征为首的几名官吏于朝堂之上公然抨击他,他命工部建大明宫,今魏征依然旧事重提。

  陛下,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意,父子恩情绝非修建宫殿能弥补的。魏征据理力争,向赵牧,李道宗使眼色希望劝说皇帝。

  啪。

  话刚落音,李世民拍案而起,喝道:够了。看書喇

  不管以前他们父子关系怎样,玄武门之变后,他们父子关系彻底回不去了,任由魏征说的再多,也没法弥补他和太上皇的关系。

  魏征临危不惧,扯着脖子欲上前争辩,赵牧拽着魏征上前一步,抱拳说:陛下,我不劝你去探望太上皇,不过,武德年间,隐太子地位稳固时,太上皇曾打算废黜隐太子,立陛下为太子,却因封德彝力谏而止。

  为这一念之情,陛下理当去探望太上皇。

  ?

  你...

  李世民平静的面孔升起几分异色。

  此事异常保密,封德彝死后多年他才得知,朝堂内,仅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知晓,连萧瑀,李孝恭,李道宗等都不知情,赵牧怎么知晓的?

  难道为这一念之情去探望太上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