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异姓王

  临川见过楚国公。

  临川公主面容羞涩,欠身向赵牧行礼。

  早先传闻父皇给她与赵牧订婚,最终不幸搁浅。

  后来传言赵牧数次提及,父皇没有同意,也没有否决。

  赵牧早在长安声名鹊起,乃百官之首,士子之首,美名传遍长安。

  今日赵牧求雨成功,肯定名扬天下。

  赵牧望了眼临川公主,微微抱拳作揖回礼。

  临川公主远没到古代适婚的年,他嘴上说说而已。

  何况李世民计划把临川公主当做他求雨的奖励品,这绝非他所愿,赵牧侧身道:陛下,即使把临川公主许配给我,也求不出雨了。

  这场求雨,他消耗的声望值不少。

  未来福祸难测,任他再古道心肠,也不能不顾自己安危。

  怎么说?

  李世民面容疑惑的询问。

  适才轻松求雨,怎么又不能求雨了?

  关中求得,其他地方求不得吗?韦贵妃好奇的说,随之向临川公主点头。

  闻声,李世民赞同韦贵妃的说法,为何突然别的地方求不出雨了:若化解各地旱情,朕重赏,封你做王爷。

  嚯。

  百官闻之哗然。

  大唐立国以来尚未出现异姓王,陛下计划为赵牧破例吗?

  一时百官齐刷刷的望向赵牧。

  求雨,对赵牧而言粘手即来,封王指日可待。

  呵...

  终于大方了次。

  赵牧心里暗笑,面色不改的说:陛下,天意不可违。逆天改命,定然招来祸端,对你,对我,对朝廷均不好。

  这...

  李世民信奉道教,不敢违背天意,担心逆势而为遭遇报复。

  百官也诧异,封王,赵牧竟然不为所动。

  陛下,楚国公求雨保住关中,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至于其他地方,朝廷陆续救济,兴许能挺过难关。房玄龄建议。

  陛下,袁天罡坚持说半月后各地普降甘露,理当顺势而为。杜如晦虚弱的说。

  是啊,强行改变天意,若天帝惩罚,造成赤地千里,则得不偿失。萧禹郑重的说。

  再者说依赵牧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的性格,若能连续祈福求雨,肯定绝不含糊。

  是朕着急了。

  李世民思索片刻惭愧的说,这场夏雨足以缓解关中旱情,加之赵牧帮他巩固皇权,已是双喜临门,怎能得寸进尺,不知满足呢,捋着胡须说:今日祈福求雨,赵牧功不可没,封为国师。

  不等赵牧吱声,李世民好似突然想起什么,来回度步打量着赵牧询问:驸马,你属于那个教派,朝廷为你修建庙宇或道观,享受天下百姓香火朝拜。

  又来?

  李世民把他视作宗门弟子,过分了哈。

  赵牧理了理官服,他大好青年怎能与鬼神为伍,尴尬的说:陛下,我俗人一枚,不属于任何门派,至于教派什么的,更谈不上。

  陛下,楚国公举止飘逸,颇有几分道骨仙风,肯定与道门有缘。李孝恭说。

  太子走上来,附和说:陛下,肯定是李氏始祖保佑大唐,庇护父皇。

  得。

  赵牧听明白了,李世民与百官非把他与道门扯上关系。

  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

  赵牧顿了顿,顺水推舟说:我的确是俗人,但细说起来祖上也有道门宗师,几代先祖受教颇深,陛下修建道观也无妨。

  好。

  李世民慢摇的说说。

  这时,韦贵妃打量着赵牧,再望向李世民,轻声说:楚国公求来甘露,泽被苍生,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是否把临川也许配给楚国公?

  李世民内心在滴血。

  把长乐,豫章许配给赵牧,他已经肉疼不已,非要再搭上临川吗?

  临川公主垂首不语,余光偷偷瞥向赵牧。

  长乐,豫章唇角勾笑,侧首望向赵牧,暗暗嘀咕把临川许配给赵牧,他还不欺负自家三姐妹,也太便宜他。

  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等羡慕不已,若自家小子有这样的福分,他们睡觉都能偷笑醒来。

  赵牧闻之连声否决:娘娘,使不得,使不得。赵牧连声否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高原流必湍之。

  即将迎娶长乐,豫章,已让他出尽风头,再与临川定下婚约,必然引来非议。

  关键临川公主尚未到古代适婚年龄,他下不去手啊。

  闻声,韦贵妃面色失望,临川公主尴尬,李世民暗暗松口气,长乐,豫章面孔似鲜花绽放,洋溢着浓浓的笑容,而百官再度惊诧,竟然又拒绝了。

  李世民借坡下驴,朗声说:临川,多与驸马走动,将来你们情投意合,再谈婚嫁之事也不迟。

  谢父皇。

  临川公主秀眸望了眼赵牧,柔声答谢李世民。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

  李世民怒斥一众异人,令命妇,百姓,与多数官吏回府,带着三省六部官吏前往议政殿。

  一走进宫殿,李世民龙颜大悦的说:天降甘露,关中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当前该着手处理河东道,河北道的灾情,诸卿有何良策。

  百官面面相觑,虞世南出列说:臣建议,再度号召百姓捐钱捐物,加大施粥力度。朝廷多调配物资,发放物资,医药。

  陛下,为避免饿殍遍地,造成疫情,理当安葬死者,受灾各道的官吏慰问死难者家属,与此,该做好灾后重建,为百姓发放耕地,种子,农具,减轻赋税。

  若有可能,进行适当规模的移民。萧禹进言。

  李世民一一赞同,安排官吏负责,最终,目光落在房玄龄,赵牧身上询问:玄龄,赵牧,你们有何良策?赵牧,你来说?

  这方面,赵牧没有多少经验。

  但萧禹的话让他茅塞顿开。

  迁移百姓。

  百姓迁移百姓。

  河东道山多地少,河北道靠近边疆,是该迁移百姓。

  咳咳...

  赵牧抱拳轻咳两声,朗声说:陛下,至今河北道旱情最为严重,萧阁老的提议不错,该加大力度迁徙百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岭南道地广人稀,理当迁移百姓开垦,既能缓解旱情,也能加快粮食产粮。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